淨從穢生,明從暗出

烘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彩於夏月。因 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晦生也。

【譯文】 糞士里所生的蟲是最髒的蟲,可是一但蛻化成蟬,卻只喝秋天潔淨的露水;腐敗的野草本來毫無光華,可是一但孕育成螢火蟲,卻能在夏天的夜空 中閃閃發光。由此可知,潔淨的東西常常是從污穢中得到,光明常常在黑暗 中產生。

【註解】 穢;凡是髒臭的東西都叫穢。糞蟲:烘指烘土或塵土,烘蟲是塵芥中所生的蛆蟲,此處指的是螬(金 龜子的幼蟲),而蟬就是從蠐螬蛻化而成的。蟬:又名知了,幼蟲在土中及樹根汁,蛻變成腎後而登樹,再蛻皮成蟬。 飲露於秋風:蟬不吃普通的食物,只以喝露水為主,古以此為高潔這象 征。據《淮南子附形訓》篇:“蟬飲而不食。”又陸土龍《寒蟬化賦》說“蟬含氣而飲露是清。” 化為螢:腐草能化為螢火蟲是傳統說法,據《禮論月令》篇:“季夏三月,??腐草為螢。”又《格物論》說:“螢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其實瑩火蟲是產卵在水邊的草根,多半潛伏在土中,次年草蛹化為成蟲,這 就是螢火蟲。

【評語】對一個有所作為的人來講,應具備這樣一種認識:出身 微淺不是有作為的決定條件,不能因此自艾自怨而自卑,而要想方設法去改變命運的安排。生活在惡劣的環境裡,如果是自然環境,需要自己能於克服困難,戰勝環境的艱險;加果是生活環境,不能因此而同流合污而墮落。 有的時候,先天的環境可能難以改變,但自我形象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而 變化。古語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可見一個人不必為了環境不 好而苦惱,關鍵是要自強、自尊、自愛、自律才有可能實現自我。不但如此, 有時往往物極必反,生活環境越好越使人容易腐化墮落。人性也跟物性相同, 越是溫暖或暑熱的地方,東西越容易腐臭,寒冷的地方卻能使東西保持常久 新鮮。人在清苦的環境中,最容易發鬥志,古今中外很多偉人,都是從他們 青少年時代的艱苦環境中奮鬥成功的。由此觀之,環境的清潔與污穢是相對 的,清潔中未必沒有腐物,污穢中未必不出有益的東西。所處環境對人的成 長的吊約也是相對的。

淨從穢生,明從暗出_菜根譚原文_國學 子部0
淨從穢生,明從暗出_菜根譚原文_國學 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