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第十
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也。人倫並處,同求而異道,同欲而
異知,生也。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異也,知愚分。埶同而知異,行私而無禍,
縱慾而不窮,ze6*民心奮而不可說也。如是,則知者未得治也,知者未得治則功名
未成也,功名未成則民眾未縣也,民眾未縣則君臣未立也。無君以制臣,無上以
制下,天下害生縱慾。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必爭矣。故百技所成,所以
養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離居不相待則窮,群而無分則爭;窮者
患也,爭者禍也,救患除禍,則莫若明分使群矣。強脅弱也,知懼愚也,民下違
上,少陵長,不以德為政。如是,則老弱有失養之憂,而壯者有分爭之禍矣。事
業所惡也,功利所好也,職業無分,如是,則人有樹事之患,而有爭功之禍矣。
男女之合,夫婦之分,婚姻娉內送逆無禮。如是,則人有失合之憂,而有爭色之
禍矣。故知者為之分也。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餘。
裕民ze6*民富,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以禮節用
之,餘若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臧之。夫君子奚患乎無餘?故知節用裕民,則必
有仁義聖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積矣。此無它故焉,生於節用裕民也。不知
節用裕民ze6*民貧,民貧則田瘠以穢,田瘠以穢則出實不半,上雖好取侵奪,猶將
寡獲也。而或以無禮節用之,則必有貪利糾譑之名,而且有空虛窮乏之實矣。
此無它故焉,不知節用裕民也。康誥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謂也。
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
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稱位,位必稱祿,祿必稱用。由士以上
則必以禮樂節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制之。量地而立國,計利而畜民,度人力
而授事,使民必勝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時
臧餘,謂之稱數。故自天子通於庶人,事無大小多少,由是推之。故曰:朝無幸
位,民無幸生。此之謂也。經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
無奪農時,如是,則國富矣。夫是之謂以政裕民。
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
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也。故美之者,是美
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貴之者,是貴天下之本也。古者先王分
割而等異之也,故使或美或惡,或厚或薄,或佚或樂,或劬或勞,非特以為淫泰
誇麗之聲,將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順也。故為之雕琢、刻鏤、黼黻、文章,使足
以辨貴賤而已,不求其觀;為之鍾鼓、管磬、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歡
定和而已,不求其餘;為之宮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濕,養德辨輕重而已,不求其
外。《詩》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綱紀四方。”此之謂也。
若夫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財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非特以為淫
泰也,固以為王天下,治萬變,材萬物,養萬民,兼制天下者,為莫若仁人之善
也夫!故其知慮足以治之,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德音足以化之,得之則治,失之
則亂。百姓誠賴其知也,故相率而為之勞苦以務佚之,以養其知也;誠美其厚也,
故為之出死斷亡以覆救之,以養其厚也;誠美其德也,故為之雕琢、刻鏤、黼黻、
文章以藩飾之,以養其德也。故仁人在上,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
死斷亡而愉者,無它故焉,其所是焉誠美,其所得焉誠大,其所利焉誠多。《詩》
曰:“我任我輦,我車我牛,我行既集,蓋雲歸哉!”此之謂也。故曰:君子以
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後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後
和;百姓之財,待之而後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後安;百姓之壽,待之而後長。
父子不得不親,兄弟不得不順,男女不得不歡。少者以長,老者以養。故曰:
“天地生之,聖人成之。”此之謂也。今之世而不然:厚刀布之斂以奪之財,重
田野之賦以奪之食;苛關市之徵以難其事。不然而已矣,有掎挈伺詐,權謀傾覆,
以相顛倒,以靡敝之,百姓曉然皆知其污漫bao6*亂而將大危亡也。是以臣或弒其君,
下或殺其上,粥其城,倍其節,而不死其事者,無它故焉,人主自取之。《詩》
曰:“無言不讎,無德不報。”此之謂也。
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表畝,剌屮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
守時力民,進事長功,和齊百姓,使人不偷,是將率之事也,高者不旱,下者不
水,寒暑和節而五穀以時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
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餒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墨子之言,昭昭然為
天下憂不足。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憂過計也。今是土之生五穀
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然後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然後葷菜
百疏以澤量,然後六畜禽獸一而剸車;黿鼉、魚鱉、鱔以時別,一而成群,
然後飛鳥鳧雁若煙海,然後昆蟲萬物生其間,可以相食養者不可勝數也。夫天地
之生萬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麻葛、繭絲、鳥獸之羽毛齒革也,固有餘足以
衣人矣。夫有餘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私憂過計也。
天下之公患,亂傷之也。胡不嘗試相與求亂之者誰也?我以墨子之“非樂”
也則使天下亂,墨子之“節用”也則使天下貧,非將墮之也,說不免焉。墨子大
有天下,小有一國,將蹙然衣粗食惡,憂戚而非樂,若是則瘠,瘠則不足欲,不
足欲則賞不行。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將少人徒,省官職,上功勞苦,與百
姓均事業,齊功勞,若是則不威,不威則罰不行。賞不行,則賢者不可得而進也;
罰不行,則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賢者不可得而進也,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則
能不能不可得而官也。若是則萬物失宜,事變失應,上失天時,下失地利,中失
人和,天下敖然,若燒若焦,墨子雖為之衣褐帶索,嚽菽飲水,惡能足之乎?
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
故先王聖人為之不然。知夫為人主上者不美不飾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
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強之不足以禁暴勝悍也。故必將撞大鐘、擊鳴鼓、吹笙
竽、彈琴瑟,以塞其耳,必將錭琢、刻鏤、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必將芻豢稻
粱、五味芬芳以塞其口。然後眾人徒、備官職、漸慶賞、嚴刑罰以戒其心。使天
下生民之屬皆知己之所願欲之舉在是於也,故其賞行;皆知己之所畏恐之舉在是
於也,故其罰威。賞行罰威,則賢者可得而進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不能可
得而官也。若是,則萬物得宜,事變得應,上得天時,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則
財貨渾渾如泉源,汸々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臧之,夫天下何
患乎不足也?故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使而功,撞鐘擊鼓而和。《詩》曰:
“鐘鼓喤々,管磬瑲瑲,降福穰穰,降福簡簡,威儀反反。既醉既飽,福祿來
反。”此之謂也。故墨術誠行則天下尚儉而彌貧,非斗而日爭,勞苦頓萃而愈無
功,愀然憂戚非樂而日不和。《詩》曰:“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憯
莫懲嗟。”此之謂也。
垂事養民,拊循之,唲嘔之,冬日則為之饘粥,夏日則與之瓜麮,
以偷取少頃之譽焉,是偷道也,可以少頃得奸民之譽,然而非長久之道也。事必
不就,功必不立,是奸治者也。傮然要時務民,進事長功,輕非譽而恬失民,
事進矣而百姓疾之,是又不可偷偏者也。徙壞墮落,必反無功。故垂事養譽不可;
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故古人為之不然,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凍寒,
急不傷力,緩不後時,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而百姓皆愛其上,人歸之如流水,
親之歡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無它故焉,忠信調和均辨之至也。故君國
長民者欲趨時遂功,則和調累解,速乎急疾;忠信均辨,說乎賞慶矣;必先修正
其在我者,然後徐責其在人者,威乎刑罰。三德者誠乎上,則下應之如景向,雖
欲無明達,得乎哉!《書》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而有疾。”此之謂
也。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誅而不賞,則勤厲
之民不勸;誅賞而不類,則下疑俗險而百姓不一。故先王明禮義以壹之,致忠信
以愛之,尚賢使能以次之,爵服慶賞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潢然
兼覆之,養長之,如保赤子。若是,故奸邪不作,盜賊不起,而化善者勸勉矣。
是何邪?則其道易,其塞固,其政令一,其防表明。故曰:上一則下一矣,上二
則下二矣。辟之若屮木,枝葉必類本。此之謂也。
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也;不愛而用之,不如愛而後用之之功也。
利而後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愛而後用之,不如愛而不用者之功也。利
而不利也,愛而不用也者,取天下矣。利而後利之,愛而後用之者,保社稷也。
不利而利之,不愛而用之者,危國家也。
觀國之治亂臧否,至於疆易而端已見矣。其候徼支繚,其竟關之政盡察,是
亂國已。入其境,其田疇穢,都邑露,是貪主已。觀其朝廷則其貴者不賢,觀其
官職則其治者不能,觀其便嬖則其信者不愨,是暗主已。凡主相臣下百吏之俗,
其於貨財取與計數也,順孰盡察,其禮義節奏也,芒軔僈楛,是辱國已。其
耕者樂田,其戰士安難,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議是治國已。觀其
朝廷則其貴者賢,觀其官職則其治者能,觀其便嬖則其信者愨,是明主已。凡主
相臣下百吏之屬,其於貨財取與計數也,寬饒簡易,其於禮義節奏也,陵謹盡察,
是榮國已。賢齊則其親者先貴,能齊則其故者先官,其臣下百吏,汙者皆化而修,
悍者皆化而願,躁者皆化而愨,是明主之功已。
觀國之強弱貧富有徵驗:上不隆禮則兵弱,上不愛民則兵弱,已諾不信則兵
弱,慶賞不漸則兵弱,將率不能則兵弱。上好功則國貧,上好利則國貧,士大夫
眾則國貧,工商眾則國貧,無制數度量則國貧。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田
野縣鄙者,財之本也;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百姓時和、事業得敘者,貨之源
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
也。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十年之後,年穀復熟而陳積有餘。
是無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謂也。故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
謂國蹶。伐其本,竭其源,而並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惡也,則其傾覆滅亡可立
而待也。以國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謂至貧,是愚主之極也。將以求富而
喪其國,將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是無它故焉,其所以失之
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覺矣。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凡攻人者,非以為名,則案以為利也,不然,則忿之也。仁人之用國,將修
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布衣紃屨之士誠是,則雖在窮閻漏
屋,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以國載之,則天下莫之能隱匿也。若是,則為名者不
攻也。將闢田野,實倉廩,便備用,上下一心,三軍同力,與之遠舉極戰則不可。
境內之聚也,保固視可,午其軍,取其將,若撥麷。彼得之不足以藥傷補敗。
彼愛其爪牙,畏其仇敵,若是則為利者不攻也。將修小大強弱之義以持慎之,禮
節將甚文,珪璧將甚碩,貨賂將甚厚,所以說之者,必將雅文辯慧之君子也。彼
苟有人意焉,夫誰能忿之?若是,則忿之者不攻也。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
者否,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人皆亂,我獨治;人皆危,我獨安;人皆失喪
之,我按起而治之。故仁人之用國,非特將持其有而已也,又將兼人。詩曰:
“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
持國之難易:事qiang6*暴之國難,使qiang6*暴之國事我易。事之以貨寶,則貨寶單而
交不結;約信盟誓,則約定而畔無日;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事
之彌煩,其侵人愈甚,必至於資單國舉然後已。雖左堯而右舜,未有能以此道得
免焉者也。譬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雖為之
逢蒙視,詘要橈膕,君盧屋妾,由將不足以免也。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
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必將修禮以齊朝,zheng6*法以齊
官,平政以齊民;然後節奏齊於朝,百事齊於官,眾庶齊於下。如是,則近者競
親,遠方致願,上下一心,三軍同力,名聲足以暴炙之,威強足以捶笞之,拱揖
指揮,而qiang6*暴之國莫不趨使,譬之是猶烏獲與焦僥搏也。故曰:事qiang6*暴之國難,
使qiang6*暴之國事我易。此之謂也。
異知,生也。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異也,知愚分。埶同而知異,行私而無禍,
縱慾而不窮,ze6*民心奮而不可說也。如是,則知者未得治也,知者未得治則功名
未成也,功名未成則民眾未縣也,民眾未縣則君臣未立也。無君以制臣,無上以
制下,天下害生縱慾。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必爭矣。故百技所成,所以
養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離居不相待則窮,群而無分則爭;窮者
患也,爭者禍也,救患除禍,則莫若明分使群矣。強脅弱也,知懼愚也,民下違
上,少陵長,不以德為政。如是,則老弱有失養之憂,而壯者有分爭之禍矣。事
業所惡也,功利所好也,職業無分,如是,則人有樹事之患,而有爭功之禍矣。
男女之合,夫婦之分,婚姻娉內送逆無禮。如是,則人有失合之憂,而有爭色之
禍矣。故知者為之分也。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餘。
裕民ze6*民富,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以禮節用
之,餘若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臧之。夫君子奚患乎無餘?故知節用裕民,則必
有仁義聖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積矣。此無它故焉,生於節用裕民也。不知
節用裕民ze6*民貧,民貧則田瘠以穢,田瘠以穢則出實不半,上雖好取侵奪,猶將
寡獲也。而或以無禮節用之,則必有貪利糾譑之名,而且有空虛窮乏之實矣。
此無它故焉,不知節用裕民也。康誥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謂也。
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
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稱位,位必稱祿,祿必稱用。由士以上
則必以禮樂節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制之。量地而立國,計利而畜民,度人力
而授事,使民必勝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時
臧餘,謂之稱數。故自天子通於庶人,事無大小多少,由是推之。故曰:朝無幸
位,民無幸生。此之謂也。經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
無奪農時,如是,則國富矣。夫是之謂以政裕民。
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
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也。故美之者,是美
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貴之者,是貴天下之本也。古者先王分
割而等異之也,故使或美或惡,或厚或薄,或佚或樂,或劬或勞,非特以為淫泰
誇麗之聲,將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順也。故為之雕琢、刻鏤、黼黻、文章,使足
以辨貴賤而已,不求其觀;為之鍾鼓、管磬、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歡
定和而已,不求其餘;為之宮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濕,養德辨輕重而已,不求其
外。《詩》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綱紀四方。”此之謂也。
若夫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財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非特以為淫
泰也,固以為王天下,治萬變,材萬物,養萬民,兼制天下者,為莫若仁人之善
也夫!故其知慮足以治之,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德音足以化之,得之則治,失之
則亂。百姓誠賴其知也,故相率而為之勞苦以務佚之,以養其知也;誠美其厚也,
故為之出死斷亡以覆救之,以養其厚也;誠美其德也,故為之雕琢、刻鏤、黼黻、
文章以藩飾之,以養其德也。故仁人在上,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
死斷亡而愉者,無它故焉,其所是焉誠美,其所得焉誠大,其所利焉誠多。《詩》
曰:“我任我輦,我車我牛,我行既集,蓋雲歸哉!”此之謂也。故曰:君子以
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後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後
和;百姓之財,待之而後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後安;百姓之壽,待之而後長。
父子不得不親,兄弟不得不順,男女不得不歡。少者以長,老者以養。故曰:
“天地生之,聖人成之。”此之謂也。今之世而不然:厚刀布之斂以奪之財,重
田野之賦以奪之食;苛關市之徵以難其事。不然而已矣,有掎挈伺詐,權謀傾覆,
以相顛倒,以靡敝之,百姓曉然皆知其污漫bao6*亂而將大危亡也。是以臣或弒其君,
下或殺其上,粥其城,倍其節,而不死其事者,無它故焉,人主自取之。《詩》
曰:“無言不讎,無德不報。”此之謂也。
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表畝,剌屮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
守時力民,進事長功,和齊百姓,使人不偷,是將率之事也,高者不旱,下者不
水,寒暑和節而五穀以時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
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餒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墨子之言,昭昭然為
天下憂不足。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憂過計也。今是土之生五穀
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然後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然後葷菜
百疏以澤量,然後六畜禽獸一而剸車;黿鼉、魚鱉、鱔以時別,一而成群,
然後飛鳥鳧雁若煙海,然後昆蟲萬物生其間,可以相食養者不可勝數也。夫天地
之生萬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麻葛、繭絲、鳥獸之羽毛齒革也,固有餘足以
衣人矣。夫有餘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私憂過計也。
天下之公患,亂傷之也。胡不嘗試相與求亂之者誰也?我以墨子之“非樂”
也則使天下亂,墨子之“節用”也則使天下貧,非將墮之也,說不免焉。墨子大
有天下,小有一國,將蹙然衣粗食惡,憂戚而非樂,若是則瘠,瘠則不足欲,不
足欲則賞不行。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將少人徒,省官職,上功勞苦,與百
姓均事業,齊功勞,若是則不威,不威則罰不行。賞不行,則賢者不可得而進也;
罰不行,則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賢者不可得而進也,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則
能不能不可得而官也。若是則萬物失宜,事變失應,上失天時,下失地利,中失
人和,天下敖然,若燒若焦,墨子雖為之衣褐帶索,嚽菽飲水,惡能足之乎?
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
故先王聖人為之不然。知夫為人主上者不美不飾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
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強之不足以禁暴勝悍也。故必將撞大鐘、擊鳴鼓、吹笙
竽、彈琴瑟,以塞其耳,必將錭琢、刻鏤、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必將芻豢稻
粱、五味芬芳以塞其口。然後眾人徒、備官職、漸慶賞、嚴刑罰以戒其心。使天
下生民之屬皆知己之所願欲之舉在是於也,故其賞行;皆知己之所畏恐之舉在是
於也,故其罰威。賞行罰威,則賢者可得而進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不能可
得而官也。若是,則萬物得宜,事變得應,上得天時,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則
財貨渾渾如泉源,汸々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臧之,夫天下何
患乎不足也?故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使而功,撞鐘擊鼓而和。《詩》曰:
“鐘鼓喤々,管磬瑲瑲,降福穰穰,降福簡簡,威儀反反。既醉既飽,福祿來
反。”此之謂也。故墨術誠行則天下尚儉而彌貧,非斗而日爭,勞苦頓萃而愈無
功,愀然憂戚非樂而日不和。《詩》曰:“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憯
莫懲嗟。”此之謂也。
垂事養民,拊循之,唲嘔之,冬日則為之饘粥,夏日則與之瓜麮,
以偷取少頃之譽焉,是偷道也,可以少頃得奸民之譽,然而非長久之道也。事必
不就,功必不立,是奸治者也。傮然要時務民,進事長功,輕非譽而恬失民,
事進矣而百姓疾之,是又不可偷偏者也。徙壞墮落,必反無功。故垂事養譽不可;
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故古人為之不然,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凍寒,
急不傷力,緩不後時,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而百姓皆愛其上,人歸之如流水,
親之歡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無它故焉,忠信調和均辨之至也。故君國
長民者欲趨時遂功,則和調累解,速乎急疾;忠信均辨,說乎賞慶矣;必先修正
其在我者,然後徐責其在人者,威乎刑罰。三德者誠乎上,則下應之如景向,雖
欲無明達,得乎哉!《書》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而有疾。”此之謂
也。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誅而不賞,則勤厲
之民不勸;誅賞而不類,則下疑俗險而百姓不一。故先王明禮義以壹之,致忠信
以愛之,尚賢使能以次之,爵服慶賞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潢然
兼覆之,養長之,如保赤子。若是,故奸邪不作,盜賊不起,而化善者勸勉矣。
是何邪?則其道易,其塞固,其政令一,其防表明。故曰:上一則下一矣,上二
則下二矣。辟之若屮木,枝葉必類本。此之謂也。
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也;不愛而用之,不如愛而後用之之功也。
利而後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愛而後用之,不如愛而不用者之功也。利
而不利也,愛而不用也者,取天下矣。利而後利之,愛而後用之者,保社稷也。
不利而利之,不愛而用之者,危國家也。
觀國之治亂臧否,至於疆易而端已見矣。其候徼支繚,其竟關之政盡察,是
亂國已。入其境,其田疇穢,都邑露,是貪主已。觀其朝廷則其貴者不賢,觀其
官職則其治者不能,觀其便嬖則其信者不愨,是暗主已。凡主相臣下百吏之俗,
其於貨財取與計數也,順孰盡察,其禮義節奏也,芒軔僈楛,是辱國已。其
耕者樂田,其戰士安難,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議是治國已。觀其
朝廷則其貴者賢,觀其官職則其治者能,觀其便嬖則其信者愨,是明主已。凡主
相臣下百吏之屬,其於貨財取與計數也,寬饒簡易,其於禮義節奏也,陵謹盡察,
是榮國已。賢齊則其親者先貴,能齊則其故者先官,其臣下百吏,汙者皆化而修,
悍者皆化而願,躁者皆化而愨,是明主之功已。
觀國之強弱貧富有徵驗:上不隆禮則兵弱,上不愛民則兵弱,已諾不信則兵
弱,慶賞不漸則兵弱,將率不能則兵弱。上好功則國貧,上好利則國貧,士大夫
眾則國貧,工商眾則國貧,無制數度量則國貧。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田
野縣鄙者,財之本也;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百姓時和、事業得敘者,貨之源
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
也。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十年之後,年穀復熟而陳積有餘。
是無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謂也。故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
謂國蹶。伐其本,竭其源,而並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惡也,則其傾覆滅亡可立
而待也。以國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謂至貧,是愚主之極也。將以求富而
喪其國,將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是無它故焉,其所以失之
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覺矣。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凡攻人者,非以為名,則案以為利也,不然,則忿之也。仁人之用國,將修
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布衣紃屨之士誠是,則雖在窮閻漏
屋,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以國載之,則天下莫之能隱匿也。若是,則為名者不
攻也。將闢田野,實倉廩,便備用,上下一心,三軍同力,與之遠舉極戰則不可。
境內之聚也,保固視可,午其軍,取其將,若撥麷。彼得之不足以藥傷補敗。
彼愛其爪牙,畏其仇敵,若是則為利者不攻也。將修小大強弱之義以持慎之,禮
節將甚文,珪璧將甚碩,貨賂將甚厚,所以說之者,必將雅文辯慧之君子也。彼
苟有人意焉,夫誰能忿之?若是,則忿之者不攻也。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
者否,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人皆亂,我獨治;人皆危,我獨安;人皆失喪
之,我按起而治之。故仁人之用國,非特將持其有而已也,又將兼人。詩曰:
“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
持國之難易:事qiang6*暴之國難,使qiang6*暴之國事我易。事之以貨寶,則貨寶單而
交不結;約信盟誓,則約定而畔無日;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事
之彌煩,其侵人愈甚,必至於資單國舉然後已。雖左堯而右舜,未有能以此道得
免焉者也。譬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雖為之
逢蒙視,詘要橈膕,君盧屋妾,由將不足以免也。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
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必將修禮以齊朝,zheng6*法以齊
官,平政以齊民;然後節奏齊於朝,百事齊於官,眾庶齊於下。如是,則近者競
親,遠方致願,上下一心,三軍同力,名聲足以暴炙之,威強足以捶笞之,拱揖
指揮,而qiang6*暴之國莫不趨使,譬之是猶烏獲與焦僥搏也。故曰:事qiang6*暴之國難,
使qiang6*暴之國事我易。此之謂也。
0
猜你喜歡
卷一百三十八 志一百十三
《清史稿》 ◎兵九 △海防 國初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7部-25
《安娜·卡列尼娜》 感卷七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舊唐書》 ○虞世南 李百藥(子安期)好兵帥克歷險記(四)-第4卷-光榮敗北續篇-02-刑前祝禱
《好兵帥克歷險記》 準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金史》 ◎太祖諸子 宗雋(本名訛魯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2部-12
《安娜·卡列尼娜》 從卷一百二十一 載記第二十一
《晉書》 ◎李雄 李班 李期 李壽卷七十九 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漢書》 馮奉世字子明,上黨潞人也,徙杜陵邦斯舅舅(下)-第21章-弗萊齊埃漢諾瓦街
《邦斯舅舅》 滿卷三百三十八 列傳一百二十五
《清史稿》 ○塞楞額(周學健) 鄂昌(鄂樂卷一五一 書簡卷八
《歐陽修集》 【與丁學士〈寶臣,字元珍〉五通】紅與黑(中)-卷下-05
《紅與黑》 人卷三 高后紀第三
《漢書》 高皇后呂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卷七十二 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漢書》 昔武王伐紂,遷九鼎於雒邑,伯夷、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宋書》 ◎王華 王曇首 殷景仁 沈卷五百二十八 列傳三百十五
《清史稿》 ◎屬國三 ○緬甸 暹羅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四十八
《清史稿》 ○楊捷(石調聲) 萬正色 吳卷第四 虎韜
《六韜》虎韜·軍用武王問太公曰:“王者舉具,三軍卷八十六 內制集卷五
《歐陽修集》 【賜樞密使山南東道節度使同中書門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舊唐書》 ◎代宗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