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
○戚同文 陳摶 种放 萬適 李瀆 魏野 邢敦 林逋 高懌 徐復 孔
旼 何群
中古聖人之作《易》也,於《遁》之上九曰“肥遁,無不利”,《蠱》之上
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二爻以陽德處高地,而皆以隱逸當之。然則隱德
之高於當世,其來也遠矣。巢、由雖不見於經,其可誣哉。五季之亂,避世宜多。
宋興,岩穴弓旌之招,疊見於史,然而高蹈遠引若陳摶者,終莫得而致之,豈非
二卦之上九者乎?种放之徒,召對大廷,亹亹獻替,使其人出處,果有合於《艮》
之君子時止時行,人何譏焉。作《隱逸傳》。
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為儒。幼孤,祖母攜育於外氏,奉養以孝
聞。祖母卒,晝夜哀號,不食數日,鄉里為之感動。
始,聞邑人楊愨教授生徒,日過其學舍,因授《禮記》,隨即成誦,日諷一
卷,愨異而留之。不終歲畢誦《五經》,愨即妻以女弟。自是彌益勤勵讀書,累
年不解帶。時晉末喪亂,絕意祿仕,且思見混一,遂以“同文”為名字。愨嘗勉
之仕,同文曰:“長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愨依將軍趙直家,遇疾不起,以家
事托同文,即為葬三世數喪。直復厚加禮待,為築室聚徒,請益之人不遠千里而
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范、王礪、滕涉皆踐
台閣。
同文純質尚信義,人有喪者力拯濟之,宗族閭里貧乏者周給之。冬月,多解
衣裘與寒者。不積財,不營居室,或勉之,輒曰:“人生以行義為貴,焉用此為!”
由是深為鄉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諭以善道。頗有知人鑒,所與游皆一
時名士。樂聞人善,未嘗言人短。與宗翼、張昉、滕知白為友。生平不至京師。
長子維任隨州書記,迎同文就養,卒於漢東,年七十三。好為詩,有《孟諸集》
二十卷。楊徽之嘗因使至郡,一見相善,多與酬唱。徽之嘗雲陶隱居號堅白先生,
先生純粹質直,以道義自富,遂與其門人追號堅素先生。
二子維、綸。維,建隆二年,以屯田員外郎為曹王府翊善,累官職方郎中,
致仕,卒,年八十一。綸自有傳。
大中祥符二年,府民曹城即同文舊居旁造舍百餘區,聚書數千卷,延生徒講
習甚盛。詔賜額為本府書院,命綸子奉禮郎舜賓主之,署誠府助教,委本府幕官
提舉之。
楊愨者,虞城人。力學勤志,不求聞達。
宗翼者,蔡州上蔡人。父為虞城主簿,因家焉。篤孝恭謹,負米養母。好學
強記,經籍一見即能默寫。歐陽、虞、柳書皆得其楷法。能屬文。隱而不仕,家
無斗粟,怡怡如也,未嘗以貧窶乾人。市物不評價,市人知而不欺。嘗言“晝夜
者,昏曉之辨也”,故既暝未曙,皆不出戶。見鄰里小兒,待之如成人,未嘗欺
紿。同文嘗謂翼曰:“子勞謙有古人風,真吾友也。”卒,年八十餘。子度,舉
進士,至侍御史,歷京西轉運使,預修《太祖實錄》。
張昉有史材,歷知雜御史、省郎,至殿中少監致仕。子信,自有傳。
滕知白善為詩,至刑部員外郎、河北轉運使。子涉,為給事中。
高象先父凝祐,刑部郎中,以強幹稱。象先,淳化中三司戶部副使,卒於光
祿少卿。
郭成范最有文,為倉部員外郎,掌安定公書記。辭疾,以司封員外郎致仕,
卒。
王礪事母甚謹,太平興國五年進士,至屯田郎中。子渙、瀆、淵、沖、泳。
渙子稷臣,瀆子堯臣,並進士及第。渙子夢臣,進士出身。
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歲,戲渦水岸側,有青衣媼乳之,自是
聰悟日益。及長,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以詩名。後唐長興
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自言嘗遇孫君仿、獐皮處士二人者,
高尚之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室岩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穀歷二
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台觀,又止少華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
起。
周世宗好黃白術,有以摶名聞者,顯德三年,命華州送至闕下。留止禁中月
余,從容問其術,摶對曰:“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致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
事乎?”世宗不之責,命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既知其無他術,放還所止,詔
本州長吏歲時存問。五年,成州刺史朱憲陛辭赴任,世宗令齎帛五十匹、茶三十
斤賜摶。
太平興國中來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復來朝,上益加禮重,謂宰相宋琪等
曰:“摶獨善其身,不乾勢利,所謂方外之士也。摶居華山已四十餘年,度其年
近百歲。自言經承五代離亂,幸天下太平,故來朝覲。與之語,甚可聽。”因遣
中使送至中書,琪等從容問曰:“先生得玄默修養之道,可以教人乎?”對曰:
“摶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方術可傳。
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於世?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
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協心同德、興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於此。”
琪等稱善,以其語白上。上益重之,下詔賜號希夷先生,仍賜紫衣一襲,留摶闕
下,令有司增葺所止雲台觀。上屢與之屬和詩賦,數月放還山。
端拱初,忽謂弟子賈德升曰:“汝可於張超谷鑿石為室,吾將憩焉。”二年
秋七月,石室成,摶手書數百言為表,其略曰:“臣摶大數有終,聖朝難戀,已
於今月二十二日化形於蓮花峰下張超谷中。”如期而卒,經七日支體猶溫。有五
色雲蔽塞洞口,彌月不散。
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導養
及還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箋其指。摶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陽集》、
《釣潭集》,詩六百餘首。
能逆知人意,齋中有大瓢掛壁上,道士賈休復心欲之,摶已知其意,謂休復
曰:“子來非有他,蓋欲吾瓢爾。”呼侍者取以與之,休復大驚,以為神。有郭
沆者,少居華陰,夜宿雲台觀。摶中夜呼令趣歸,沆未決;有頃,復日曰:“可
勿歸矣。”明日,沆還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幾死,食頃而愈。
華陰隱士李琪,自言唐開元中郎官,已數百歲,人罕見者;關西逸人呂洞賓
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皆數來摶齋中,
人鹹異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華陰,至雲台觀,閱摶畫像,除其觀田租。
又有許瓊者,開封鄢陵人。開寶五年,子永罷盧縣尉,詣匭上言:“臣年七
十五,父瓊年九十九,長兄年八十一,次兄年七十九,欲乞近地一官,以就榮養。”
上覽奏,召永訊之,即命迎其父赴闕。瓊得對於講武殿,上顧問久之,悉能奏對,
而詞氣不衰,言唐末以來事,歷歷可聽。上悅其父子俱享遐壽,賜襲衣、犀帶、
銀鞍勒馬、帛三十匹、茶二十斤,授永鄢城令。是時,澶密齊沂、萊江吉萬州、
江陰梁山軍,各奏八十已上呂繼美等二十九人,並賜爵公士。真宗時,凡老人年
百歲已上者,州縣以名聞,皆詔賜衣帛、米麥,長吏存撫之。
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陽人也。父詡,吏部令史,調補長安主簿。放沉默好
學,七歲能屬文,不與群兒戲。父嘗令舉進士,放辭以業未成,不可妄動。每往
來嵩、華間,慨然有山林意。未幾父卒,數兄皆乾進,獨放與母俱隱終南豹林谷
之東明峰,結草為廬,僅庇風雨。以請習為業,從學者眾,得束脩以養母,母亦
樂道,薄滋味。
放得辟穀術,別為堂於峰頂,盡日望雲危坐。每山水暴漲,道路阻隔,糧糗
乏絕,止食芋栗。性嗜酒,嘗種秫自釀,每曰空山清寂,聊以養和,因號雲溪醉
侯。幅巾短褐,負琴攜壺,溯長溪,坐磐石,采山藥以助飲,往往終日。值月夕
或至宵分,自豹林抵州郭七十里,徒步與樵人往返。性不喜浮圖氏,嘗裂佛經以
制帷帳。所著《蒙書》十卷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錄》,
人頗稱之。多為歌詩,自稱“退士”,嘗作傳以述其志。
淳化三年,陝西轉運宋惟乾言其才行,詔使召之。其母恚曰:“常勸汝勿聚
徒講學。身既隱矣,何用文為?果為人知而不得安處,我將棄汝深入窮山矣。”
放稱疾不起。其母盡取其筆硯焚之,與放轉居窮僻,人跡罕至。太宗嘉其節,詔
京兆賜以緡錢使養母,不奪其志,有司歲時存問。鹹平元年母卒,水漿不入口三
日,廬於墓側。翰林學士宋湜、集賢院學士錢若水、知制誥王禹偁言其貧不克葬,
詔賜錢三萬、帛三十匹、米三十斛以助其喪。
四年,兵部尚書張齊賢言放隱居三十年,不游城市十五載,孝行純至,可勵
風俗,簡樸退靜,無謝古人。復詔本府遣官詣山,以禮發遣赴闕,齎裝錢五萬,
放辭不起。明年,齊賢出守京兆,復條陳放操行,請加旌賁。即賜詔曰:“汝隱
居丘園,博通今古,孝悌之行,鄉里所推,慕古人之遺榮,挹君子之常道。屢覽
守藩之奏,彌彰遁世之風,載渴來儀,副予延佇。今遣供奉官周旺齎詔,召汝赴
闕,賜帛百匹、錢十萬。”九月,放至,對崇政殿,以幅巾見,命坐與語,詢以
民政邊事。放曰:“明王之治,愛民而已,惟徐而化之。”余皆謙讓不對。即日
授左司諫、直昭文館,賜巾服簡帶,館於都亭驛,大官供膳。翌日,表辭恩命。
上知放舊與陳堯叟游,令堯叟諭意;又謂宰相曰:“朕求茂異,以廣視聽,資治
道。如放終未樂仁,亦可遂其請也。”中書傳詔,放曰:“病居山林,天恩累加
禮聘,岩猿溪鳥之性,固不敢以祿仕為意。然主上虛懷待士,旰食憂人之心,亦
不敢以羈束為念。”遂詔不聽其讓。數日,復召見,賜緋衣、象簡、犀帶、銀魚,
御製五言詩寵之,賜昭慶坊第一區,加帷帳什物,銀器五百兩,錢三十萬。中謝
日,賜食學士院,自是屢得召對。六年春,再表謝暫歸故山,詔許其請。將行,
又遷起居舍人,命館閣官宴餞於瓊林苑,上賜七言詩三章,在席皆賦。十月,遣
使就山撫問,圖其林泉居處以獻,優詔趣其入覲,放以疾未平為請。
景德元年十月,來朝,言歸山之久,請計月不受奉,詔特給之。嘗因觀書賦
詩,上曰:“放體格高古。聞其歸,私居終日,默坐一室。山水之樂,亦天性也。
每所詢問,皆據經以對,頗多裨益。朕優待之,蓋以激浮競也。”放每至京師,
秦雍生徒多就而受業。二年,擢為右諫議大夫。表乞嵩少養疾,許之,令河南府
檢校。召對資政殿,曲宴學士院,王欽若洎當直學士、舍人、待制悉預。既罷,
又賜宴於欽若直廬。表乞免都門置餞之禮。屢遣中使勞問,賜以茶藥。是冬,復
來朝。三年,以兄喪請告歸終南營葬,復召宴賜詩。
放山居草舍五六區,啖野蔬蕎麥。表求太宗御書及經史音疏,悉給焉。十月,
復至,上謂宰相曰:“放比來高尚其事,每所詢問,頗有可采。朝廷雖加爵秩,
而未能大用,即物議未厭,所慮放卷而懷之。”即遣內侍任文慶齎詔諭之曰:
“朕臨御寰區,憂勤旰昃,詳延茂異,物色隱淪,思訪話言,用熙庶績。以卿棲
心岩竇,屏跡囂塵,躡綺皓之遐蹤,有曾、顏之至行,特舉賁園之典,果符前席
之心。每所諮詢,備詳理道,載觀敷納,蔚有材謀,深簡朕懷,頗思大用。然以
群情未悉,成命是稽。今四隩來同,萬區思乂,方崇政本,庶厚時風。卿必能
酌斟化源,丹青王度,恢富國強兵之術,陳制禮作樂之規。返樸還淳,措刑息訟,
輔予不逮,馴至太平,登用機衡,弼成寡昧。卿宜體茲眷遇,罄乃誠明,敘經國
之大猷,述致君之遠略,盡形奏牘,以沃朕心。副涼德之倚毗,褰外朝之觀聽,
乃司樞務,式洽至公。”
放上言曰:“臣讀書業文,實自父師之誨,學古嗜退,本求山水之樂。思率
天性以奉至道,豈有意於麋鹿,蓋無心於紱冕。其所幸者,邦家化成,疆場兵偃,
群黎鼓舞,庶匯胥悅。蒲帛之聘,寵渙岩谷,君命薦及,肅聽祗受。既朝象魏之
下,但愧岩林之賤。奉聖顏於咫尺,聆德音之教論。列跡侍從,峨冠諫諍。雖愚
者之慮,竭忠規而屢陳;而大君之明,懼瞽言之無補。今又訪以禮樂之制,詢其
刑政之方,且小器微材,欲加大用。蓋念沿革之攸宜,歷三五而既異,弛張之體,
豈一二而可述。國家謀建皇極,躋納富壽,惟二聖之光宅,總百王之闕漏,豈伊
葑菲,敢預論述。方今德義宣明,鸞驥戾止,如臣之才,儼爾駢列。伏望洞知臣
之鑑,憐守節之志,俾泛駕無覆壓之害,使為器免溢盪之咎,寢此過聽,遂其夙
心。況臣首獻納之行,不為無位;預清閒之對,不為疏隔。又安敢碌碌而依違,
嘿嘿而曠素?願且齒於諫署,庶少觀於朝制,斯亦否能有適,名器無假。唯茲保
全之惠,仰醫仁聖之賜。”
時先俾陳堯叟諭旨,堯叟手筆審其意,放云:“自被聘召,及遷諫垣,無所
補報,為幸多矣。今主上聖明,朝無闕政,處之顯位,則是重增其過。”及覽表,
上曰:“放能守分懇讓,益可嘉也。”大中祥符元年,命判集賢院,從封泰山,
拜給事中。二年四月,求歸山,宴餞於龍圖閣,命學士即席賦詩,制序。上作詩,
卒章云:“我心虛佇日,無復醉山中。”初,放作詩嘗有“溪上醉眠都不知”之
句,故及之。三年正月,復召赴闕,表乞賜告,手詔優答之。作歌賜之,乃齎衣
服、器幣,令京兆府每季遣幕職就山存問。四年正月,復來朝,從祠汾陰,拜工
部侍郎。
放屢至闕下,俄復還山,人有詒書嘲其出處之跡,且勸以棄位居岩谷,放不
答。放終身不娶,尤惡囂雜,故京城賜第為擇僻處。然祿賜既優,晚節頗飾輿服。
於長安廣置良田,歲利甚博,亦有強市者,遂致爭訟,門人族屬依倚恣橫。王嗣
宗守京兆,放嘗乘醉慢罵之。嗣宗屢遣人責放不法,仍條上其事。詔工部郎中施
護推究,會赦恩而止。四月,求歸山,又賜宴遣之。所居山林,細民多縱樵採,
特詔禁止。放遂表徙居嵩山天封觀側,遣內侍就興唐觀基起第賜之。假逾百日,
續給其奉。然猶往來終南,按視田畝。每行必給驛乘,在道或親詬驛吏,規算糧
具之直。時議浸薄之。
嘗曲宴令群臣賦詩,杜鎬以素不屬辭,誦《北山移文》以譏之。上嘗語近臣
曰:“放為朕言事甚眾,但外廷無知者。”因出所上《時議》十三篇,其目曰:
《議道》、《議德》、《議刑》、《議器》、《議文武》、《議制度》、《議教
化》、《議賞罰》、《議官司》、《議軍政》、《議獄訟》、《議征賦》、《議
邪正》。
八年十一月乙丑,晨興,忽取前後章疏稿悉焚之,服道士衣,召諸生會飲於
次,酒數行而卒。訃聞,上甚嗟悼,親制文遣內侍朱允中致祭。歸葬終南,贈工
部尚書,錄其侄世雍同學究出身。
萬適,字縱之,陳州宛丘人,自號遣玄子。六七歲即為詩。及長,喜學問,
精於《道德經》。與高錫族子冕及韓伾交遊,酬唱多有警句。不求仕進,專以
著述為務,有《狂簡集》百卷、《雅書》三卷、《志苑》三卷、《雍熙詩》二百
首,《經籍擿科討論》計四十卷。
淳化中,伾任翰林學士,因召對,上問曰:“卿早在嵩陽,當時輩流頗有
遺逸否?”伾以適及楊璞、田誥為對,上悉令召至闕下。詔書下而誥卒。璞既
至,對於便殿,不願仕進,上賜以束帛,與一子出身,遣還故郡。適最後至,特
授慎縣主簿。適素康強無疾,詔下日已病,猶勉強赴朝謝,舉止山野,人皆笑之,
後數日卒。
田誥者,歷城人。好著述,聚學徒數百人,舉進士至顯達者接踵,以故聞名
於朝,宋惟翰、許袞皆其弟子也。誥著作百餘篇傳於世,大率迂闊。每構思必匿
深草中,絕不聞人聲,俄自草中躍出,即一篇成矣。
楊璞字契玄,鄭州新鄭人。善歌詩,士大夫多傳誦。與畢士安尤相善,每乘
牛往來郭店,自稱東里遺民。嘗杖策入嵩山窮絕處,構思為歌詩,凡數年得百餘
篇。璞既被召,還,作《歸耕賦》以見志。真宗朝諸陵,道出鄭州,遣使以茶帛
賜之。卒,年七十八。
李瀆,河南洛陽人也。六世祖坦,馮翊令。坦生仲芳,大理司直。仲芳生玄
初,福建觀察推官。玄初生鄑,即瀆之曾祖也,字堯封,仕梁,歷滑、魏、宋
三鎮留後,拜崇政使、禮部尚書。後唐天成中,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保。
祖延昭,殿中丞。父瑩字正白,善詞賦,廣順進士,蒲帥張鐸闢為記室,因家河
中。乾德初,右補闕蘇德祥薦為殿中侍御史、度支判官。使江南,坐受李從善賂
遺,責授右贊善大夫,卒。
初,瑩禱河祠而生瀆,故名瀆字河神,後改字長源。淳澹好古,博覽經史。
十六丁外艱,服闕,杜門不復仕進。家世多聚書畫,頗有奇妙。王祐典河中,深
加禮待,自是多聞於時。往來中條山中,不親產業,所居木石幽勝。談唐室已來
衣冠人物,歷歷可聽。罕著文。前後州將皆厚遇之。王旦、李宗諤與之世舊,每
勸其仕,瀆皆不答。所乘馬,嘗為宗人借,憩於廛間。人有見者以語瀆,瀆即鬻
之,其惡囂如此。州閭化其儉德。
真宗祀汾陰,直史館孫冕言其隱操,請加搜采,陳堯叟復薦之。命使召見,
辭足疾不起。遣內侍勞問,令長吏歲時存撫。明年,又遣使存問,瀆自陳世本儒
墨習靜避世之意。素嗜酒,人或勉之,答曰:“扶羸養疾,舍此莫可。從吾所好,
以盡餘年,不亦樂乎!”嘗語諸子曰:“山水足以娛情,苟遇醉而卒,吾之願也。
吾將與爾永訣,爾輩當常在左右。”即設外寢,與諸子同處。一日,忽曰:“適
有人至床下,誦詩云:‘行到水窮處,未知天盡時。’言訖不見,吾當逝矣。”
亟取瑩集七十編洎書畫付諸子,促家人置酒。頃之,卒。時天禧三十年十二月三
日也,年六十三。
四年春,詔曰:“故河中府處士李瀆,簪纓傳緒,儒雅踐方,曠逸自居,恬
智交養。迨茲晚節,彌邵清猷,奄及淪亡,良深軫惻。特行賁典,式慰營魂。惟
蓬閣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仍示歸生之賻,兼推給復之恩。申飭守臣,優恤其
後。豈獨旌於泉壤,亦足厚於民風。可特贈秘書省著作佐郎,賜其家帛二十匹,
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恤,二稅外蠲其差役。”
魏野,字仲先,陝州陝人也。世為農。母嘗夢引袂於月中承兔得之,因有娠,
遂生野。及長,嗜吟詠,不求聞達。居州之東郊,手植竹樹,清泉環繞,旁對雲
山,景趣幽絕。鑿土袤丈,曰樂天洞,前為草堂,彈琴其中,好事者多載酒肴從
之游,嘯詠終日。前後郡守,雖武臣舊相,皆所禮遇,或親造謁。趙昌言性尤倨
傲,特署賓次,戒閽吏野至即報。野不喜巾幘,無貴賤,皆紗帽白衣以見,出則
跨白驢。過客居士往來留題命話,累宿而去。野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
句。所有《草堂集》十卷,大中祥符初契丹使至,嘗言本國得其上帙,願求全部,
詔與之。
祀汾陰歲,與李瀆並被薦,遣陝令王希招之,野上言曰:“陛下告成天地,
延聘岩藪,臣實愚戇,資性慵拙,幸逢聖世,獲安故里,早樂吟詠,實匪風騷,
豈意天慈,曲垂搜引。但以嘗嬰心疾,尤疏禮節,麋鹿之性,頓纓則狂,豈可瞻
對殿墀,仰奉清燕。望回過聽,許令愚守,則畎畝之間,永荷帝力。”詔州縣長
吏常加存撫,又遣使圖其所居觀之。五年四月,復遣內侍存問。天禧三年十二月,
無疾而卒,年六十。州上其狀。
四年正月,詔曰:“國家舉旌賞之命,以輝丘園,申恤贈之恩,用慰泉壤,
所以褒逸民而厚風俗也。故陝州處士魏野,服膺儒素,刻意篇章,顧詞格之清新,
為士流之推許,而能篤淳古之行,慕肥遁之風。頃屬時巡,嘗加聘召,懇陳誠志,
願遂《考槃》。及此淪亡,載深嗟悼!蘭台清秩,追飾幽扃,厚其賻助之資,寬
以復除之命。諒惟優禮,式顯令名。魂而有知,歆此殊渥。可特贈秘書省著作郎,
賻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恤,二稅外免其差徭。”
瀆即野中表兄也。瀆卒訃至,野哭之慟,謂其子曰:“吾不可去,去必不至。”
第遣其子赴之,裁六日而野亦卒,時甚異焉。
邢敦,字君雅,不知何許人。家於雍丘,與宋準、趙昌言交遊甚厚。太平興
國初,嘗舉進士不第,慨然有隱遁意。性介僻,不妄交友。耽玩經史,精於術數,
工繪畫,頗嗜酒。或游市廛,過客詢以休咎者,多不之語。里中號邢夫子。大中
祥符七年,真宗幸亳回,邑人列上其事,王曾為考制度使,以名聞。詔曰:“敦
早預詞場,勤修天爵,超然處退,亦既累年。屬覽公車之言,俾參郡學之職,用
精儒業,以寵耆年。可許州助教。”敦讓而不受。乾興元年,無疾而卒,年七十
四。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少孤,力學,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趨榮
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湖之孤山,
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薛映、李及在杭州,
每造其廬,清談終日而去。嘗自為墓於其廬側。臨終為詩,有“茂陵他日求遺稿,
猶喜曾無《封禪書》”之句。既卒,州為上聞,仁宗嗟悼,賜謚和靖先生,賻粟
帛。
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
“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
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逋嘗客臨江,時李諮方舉進士,未有知者,逋謂人曰:“此公輔器也。”及
逋卒,諮適罷三司使為州守,為素服,與其門人臨七日,葬之,刻遺句內壙中。
逋不娶,無子,教兄子宥,登進士甲科。宥子大年,頗介潔自喜,英宗時,
為侍御史,連被台移出治獄,拒不肯行,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蘄州,卒於官。
高懌,字文悅,荊南高季興四世孫。幼孤,養於外家。十三歲能屬文,通經
史百家之書。聞种放隱終南山,乃築室豹林谷,從放受業。放奇之,不敢處以弟
子行。與同時張蕘、許勃號“南山三友”。
會詔舉沈淪草澤,知長安寇準聞其名薦之,辭不起。景祐中,錄國初侯王后,
懌推其弟忻得官。及范雍建京兆府學,召懌講授諸生,席間常數十百人。杜衍嘗
請賜處士號,乃命為大理評事,懌固辭。仁宗嘉其守,號安素處士。詔州縣歲時
禮遇之,給良田五百畝。文彥博表其經術該通,有高世之行,可以勵風俗,詔賜
第一區。嘉祐中,就除光祿寺丞,復固辭。夢道士持素書聘為白鹿洞主,卒。
有韓退者,稷山人。亦師事种放。母死,負土成墳,徒跣終喪,去隱嵩山。
吳遵路,石延年論其高節。詔賜粟帛,號安逸處士,以壽終。
徐復,字復之,建州人。初游京師,舉進士不中。退而學《易》,通流衍卦
氣法,自筮知無祿,遂亡進取意。遊學淮、浙間數年,益通陰陽、天文、地理、
遁甲、占射諸家之說。他日聽其鄉人林鴻範說《詩》,且言《詩》之所以用於樂
者,忽若有得。因以聲器求之,遂悟大樂,於七音、十二律清濁次序及鐘磬侈弇、
匏竹高下制度皆洞達。方仁宗留意于樂,詔天下求知樂者,大臣薦胡瑗,瑗作鍾
磬,大變古法。復笑曰:“聖人寓器以聲,今不先求其聲而更其器,其可用乎!”
後瑗製作皆不效。
范仲淹過潤州,見復問曰:“今以衍卦占之,四夷無變異乎?”復克西方當
用兵,推其月日,後無少差。慶曆初,與布衣郭京俱召見,帝問天時人事,復對
曰:“以京房《易》卦推之,今年所配年月日時,當小過也。剛失位而不中,其
在強君德乎?”帝又問:“明年主何卦?”復曰:“《乾》卦用事。”說至九五
盡而止。帝又問:“前年京師黑風,何所應?”復曰:“其兆在內,豫王喪其應
也。”明日,命為大理評事,固以疾辭,乃賜號沖晦處士,補其子發試秘書省校
書郎。復性高潔,而處世未嘗自異,後居杭州十數年卒。
郭京者,少任俠,不事家產,平居好言兵。范仲淹、滕宗諒數薦之。
孔旼,字寧極,孔子四十六代孫。隱居汝州龍興縣龍山之蚩陽城。性孤潔,
喜讀書。有田數百畝,賦稅常為鄉里先。遇歲飢,分所余賙不足者,未嘗計有無。
聞人之善若出於己,動止必依禮法。環所居百餘里,人皆愛慕之,見旼於路,
輒斂衽以避。葬其父,廬墓三年,臥破棺中,日食米一溢。壁間生紫芝數十本。
州以行義聞,賜粟帛,又給復其家。近臣列薦,授秘書省校書郎致仕。居數年,
召為國子監直講,辭不赴,即遷光祿寺丞。頃之,起知龍興縣,復辭。卒,贈太
常丞。
盜嘗入旼家,發其廩粟,旼避之,縱其所取。嘗逢羸弱者為盜掠奪其貲,
旼追盜與語,責之以義,解金畀之,使歸所掠。居山未嘗逢毒蛇虎豹,或謂之
曰:“子毋夜行,此亦可畏。”旼曰:“無心則無所畏。”晚年惟玩《周易》、
《老子》,他書亦不復讀。為《太玄圖》張壁上,外列方州部家,而規其中心,
空之無所書。曰:“《易》所謂寂然不動者,與此無異也。”
何群,字通夫,果州西充人。嗜古學,喜激揚論議,雖業進士,非其好也。
慶曆中,石介在太學,四方諸生來學者數千人,群亦自蜀至。方講官會諸生講,
介曰:“生等知何群乎?群日思為仁義而已,不知饑寒之切己也。”眾皆注仰之。
介因館群於其家,使弟子推以為學長。群愈自克厲,著書數十篇,與人言未嘗下
意曲從,同舍目群為“白衣御史”。
群嘗言:“今之士,語言說易,舉止惰肆者,其衣冠不如古之嚴也。”因請
復古衣冠。又上書言:“三代取士,皆舉於鄉里而先行義。後世專以文辭就,文
辭中害道者莫甚於賦,請罷去。”介讚美其說。會諫官御史亦言以賦取士無益治
道,下兩制議,皆以為進士科始隋歷唐數百年,將相多出此,不為不得人,且祖
宗行之已久,不可廢也。群聞其說不行,乃慟哭,取平生所為賦八百餘篇焚之。
講官視群賦既多且工,以為不情,絀出太學。群徑歸,遂不復舉進士。
嘉祐中,龍圖閣直學士何剡表其行義,賜號安逸處士。群既死,趙抃守益州,
奏群遺稿有益時政,願詔果州錄上之,云:“非若茂陵書起天子侈心也。”寢不
下。
○戚同文 陳摶 种放 萬適 李瀆 魏野 邢敦 林逋 高懌 徐復 孔
旼 何群
中古聖人之作《易》也,於《遁》之上九曰“肥遁,無不利”,《蠱》之上
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二爻以陽德處高地,而皆以隱逸當之。然則隱德
之高於當世,其來也遠矣。巢、由雖不見於經,其可誣哉。五季之亂,避世宜多。
宋興,岩穴弓旌之招,疊見於史,然而高蹈遠引若陳摶者,終莫得而致之,豈非
二卦之上九者乎?种放之徒,召對大廷,亹亹獻替,使其人出處,果有合於《艮》
之君子時止時行,人何譏焉。作《隱逸傳》。
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為儒。幼孤,祖母攜育於外氏,奉養以孝
聞。祖母卒,晝夜哀號,不食數日,鄉里為之感動。
始,聞邑人楊愨教授生徒,日過其學舍,因授《禮記》,隨即成誦,日諷一
卷,愨異而留之。不終歲畢誦《五經》,愨即妻以女弟。自是彌益勤勵讀書,累
年不解帶。時晉末喪亂,絕意祿仕,且思見混一,遂以“同文”為名字。愨嘗勉
之仕,同文曰:“長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愨依將軍趙直家,遇疾不起,以家
事托同文,即為葬三世數喪。直復厚加禮待,為築室聚徒,請益之人不遠千里而
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范、王礪、滕涉皆踐
台閣。
同文純質尚信義,人有喪者力拯濟之,宗族閭里貧乏者周給之。冬月,多解
衣裘與寒者。不積財,不營居室,或勉之,輒曰:“人生以行義為貴,焉用此為!”
由是深為鄉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諭以善道。頗有知人鑒,所與游皆一
時名士。樂聞人善,未嘗言人短。與宗翼、張昉、滕知白為友。生平不至京師。
長子維任隨州書記,迎同文就養,卒於漢東,年七十三。好為詩,有《孟諸集》
二十卷。楊徽之嘗因使至郡,一見相善,多與酬唱。徽之嘗雲陶隱居號堅白先生,
先生純粹質直,以道義自富,遂與其門人追號堅素先生。
二子維、綸。維,建隆二年,以屯田員外郎為曹王府翊善,累官職方郎中,
致仕,卒,年八十一。綸自有傳。
大中祥符二年,府民曹城即同文舊居旁造舍百餘區,聚書數千卷,延生徒講
習甚盛。詔賜額為本府書院,命綸子奉禮郎舜賓主之,署誠府助教,委本府幕官
提舉之。
楊愨者,虞城人。力學勤志,不求聞達。
宗翼者,蔡州上蔡人。父為虞城主簿,因家焉。篤孝恭謹,負米養母。好學
強記,經籍一見即能默寫。歐陽、虞、柳書皆得其楷法。能屬文。隱而不仕,家
無斗粟,怡怡如也,未嘗以貧窶乾人。市物不評價,市人知而不欺。嘗言“晝夜
者,昏曉之辨也”,故既暝未曙,皆不出戶。見鄰里小兒,待之如成人,未嘗欺
紿。同文嘗謂翼曰:“子勞謙有古人風,真吾友也。”卒,年八十餘。子度,舉
進士,至侍御史,歷京西轉運使,預修《太祖實錄》。
張昉有史材,歷知雜御史、省郎,至殿中少監致仕。子信,自有傳。
滕知白善為詩,至刑部員外郎、河北轉運使。子涉,為給事中。
高象先父凝祐,刑部郎中,以強幹稱。象先,淳化中三司戶部副使,卒於光
祿少卿。
郭成范最有文,為倉部員外郎,掌安定公書記。辭疾,以司封員外郎致仕,
卒。
王礪事母甚謹,太平興國五年進士,至屯田郎中。子渙、瀆、淵、沖、泳。
渙子稷臣,瀆子堯臣,並進士及第。渙子夢臣,進士出身。
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歲,戲渦水岸側,有青衣媼乳之,自是
聰悟日益。及長,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以詩名。後唐長興
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自言嘗遇孫君仿、獐皮處士二人者,
高尚之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室岩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穀歷二
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台觀,又止少華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
起。
周世宗好黃白術,有以摶名聞者,顯德三年,命華州送至闕下。留止禁中月
余,從容問其術,摶對曰:“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致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
事乎?”世宗不之責,命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既知其無他術,放還所止,詔
本州長吏歲時存問。五年,成州刺史朱憲陛辭赴任,世宗令齎帛五十匹、茶三十
斤賜摶。
太平興國中來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復來朝,上益加禮重,謂宰相宋琪等
曰:“摶獨善其身,不乾勢利,所謂方外之士也。摶居華山已四十餘年,度其年
近百歲。自言經承五代離亂,幸天下太平,故來朝覲。與之語,甚可聽。”因遣
中使送至中書,琪等從容問曰:“先生得玄默修養之道,可以教人乎?”對曰:
“摶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方術可傳。
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於世?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
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協心同德、興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於此。”
琪等稱善,以其語白上。上益重之,下詔賜號希夷先生,仍賜紫衣一襲,留摶闕
下,令有司增葺所止雲台觀。上屢與之屬和詩賦,數月放還山。
端拱初,忽謂弟子賈德升曰:“汝可於張超谷鑿石為室,吾將憩焉。”二年
秋七月,石室成,摶手書數百言為表,其略曰:“臣摶大數有終,聖朝難戀,已
於今月二十二日化形於蓮花峰下張超谷中。”如期而卒,經七日支體猶溫。有五
色雲蔽塞洞口,彌月不散。
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導養
及還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箋其指。摶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陽集》、
《釣潭集》,詩六百餘首。
能逆知人意,齋中有大瓢掛壁上,道士賈休復心欲之,摶已知其意,謂休復
曰:“子來非有他,蓋欲吾瓢爾。”呼侍者取以與之,休復大驚,以為神。有郭
沆者,少居華陰,夜宿雲台觀。摶中夜呼令趣歸,沆未決;有頃,復日曰:“可
勿歸矣。”明日,沆還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幾死,食頃而愈。
華陰隱士李琪,自言唐開元中郎官,已數百歲,人罕見者;關西逸人呂洞賓
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皆數來摶齋中,
人鹹異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華陰,至雲台觀,閱摶畫像,除其觀田租。
又有許瓊者,開封鄢陵人。開寶五年,子永罷盧縣尉,詣匭上言:“臣年七
十五,父瓊年九十九,長兄年八十一,次兄年七十九,欲乞近地一官,以就榮養。”
上覽奏,召永訊之,即命迎其父赴闕。瓊得對於講武殿,上顧問久之,悉能奏對,
而詞氣不衰,言唐末以來事,歷歷可聽。上悅其父子俱享遐壽,賜襲衣、犀帶、
銀鞍勒馬、帛三十匹、茶二十斤,授永鄢城令。是時,澶密齊沂、萊江吉萬州、
江陰梁山軍,各奏八十已上呂繼美等二十九人,並賜爵公士。真宗時,凡老人年
百歲已上者,州縣以名聞,皆詔賜衣帛、米麥,長吏存撫之。
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陽人也。父詡,吏部令史,調補長安主簿。放沉默好
學,七歲能屬文,不與群兒戲。父嘗令舉進士,放辭以業未成,不可妄動。每往
來嵩、華間,慨然有山林意。未幾父卒,數兄皆乾進,獨放與母俱隱終南豹林谷
之東明峰,結草為廬,僅庇風雨。以請習為業,從學者眾,得束脩以養母,母亦
樂道,薄滋味。
放得辟穀術,別為堂於峰頂,盡日望雲危坐。每山水暴漲,道路阻隔,糧糗
乏絕,止食芋栗。性嗜酒,嘗種秫自釀,每曰空山清寂,聊以養和,因號雲溪醉
侯。幅巾短褐,負琴攜壺,溯長溪,坐磐石,采山藥以助飲,往往終日。值月夕
或至宵分,自豹林抵州郭七十里,徒步與樵人往返。性不喜浮圖氏,嘗裂佛經以
制帷帳。所著《蒙書》十卷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錄》,
人頗稱之。多為歌詩,自稱“退士”,嘗作傳以述其志。
淳化三年,陝西轉運宋惟乾言其才行,詔使召之。其母恚曰:“常勸汝勿聚
徒講學。身既隱矣,何用文為?果為人知而不得安處,我將棄汝深入窮山矣。”
放稱疾不起。其母盡取其筆硯焚之,與放轉居窮僻,人跡罕至。太宗嘉其節,詔
京兆賜以緡錢使養母,不奪其志,有司歲時存問。鹹平元年母卒,水漿不入口三
日,廬於墓側。翰林學士宋湜、集賢院學士錢若水、知制誥王禹偁言其貧不克葬,
詔賜錢三萬、帛三十匹、米三十斛以助其喪。
四年,兵部尚書張齊賢言放隱居三十年,不游城市十五載,孝行純至,可勵
風俗,簡樸退靜,無謝古人。復詔本府遣官詣山,以禮發遣赴闕,齎裝錢五萬,
放辭不起。明年,齊賢出守京兆,復條陳放操行,請加旌賁。即賜詔曰:“汝隱
居丘園,博通今古,孝悌之行,鄉里所推,慕古人之遺榮,挹君子之常道。屢覽
守藩之奏,彌彰遁世之風,載渴來儀,副予延佇。今遣供奉官周旺齎詔,召汝赴
闕,賜帛百匹、錢十萬。”九月,放至,對崇政殿,以幅巾見,命坐與語,詢以
民政邊事。放曰:“明王之治,愛民而已,惟徐而化之。”余皆謙讓不對。即日
授左司諫、直昭文館,賜巾服簡帶,館於都亭驛,大官供膳。翌日,表辭恩命。
上知放舊與陳堯叟游,令堯叟諭意;又謂宰相曰:“朕求茂異,以廣視聽,資治
道。如放終未樂仁,亦可遂其請也。”中書傳詔,放曰:“病居山林,天恩累加
禮聘,岩猿溪鳥之性,固不敢以祿仕為意。然主上虛懷待士,旰食憂人之心,亦
不敢以羈束為念。”遂詔不聽其讓。數日,復召見,賜緋衣、象簡、犀帶、銀魚,
御製五言詩寵之,賜昭慶坊第一區,加帷帳什物,銀器五百兩,錢三十萬。中謝
日,賜食學士院,自是屢得召對。六年春,再表謝暫歸故山,詔許其請。將行,
又遷起居舍人,命館閣官宴餞於瓊林苑,上賜七言詩三章,在席皆賦。十月,遣
使就山撫問,圖其林泉居處以獻,優詔趣其入覲,放以疾未平為請。
景德元年十月,來朝,言歸山之久,請計月不受奉,詔特給之。嘗因觀書賦
詩,上曰:“放體格高古。聞其歸,私居終日,默坐一室。山水之樂,亦天性也。
每所詢問,皆據經以對,頗多裨益。朕優待之,蓋以激浮競也。”放每至京師,
秦雍生徒多就而受業。二年,擢為右諫議大夫。表乞嵩少養疾,許之,令河南府
檢校。召對資政殿,曲宴學士院,王欽若洎當直學士、舍人、待制悉預。既罷,
又賜宴於欽若直廬。表乞免都門置餞之禮。屢遣中使勞問,賜以茶藥。是冬,復
來朝。三年,以兄喪請告歸終南營葬,復召宴賜詩。
放山居草舍五六區,啖野蔬蕎麥。表求太宗御書及經史音疏,悉給焉。十月,
復至,上謂宰相曰:“放比來高尚其事,每所詢問,頗有可采。朝廷雖加爵秩,
而未能大用,即物議未厭,所慮放卷而懷之。”即遣內侍任文慶齎詔諭之曰:
“朕臨御寰區,憂勤旰昃,詳延茂異,物色隱淪,思訪話言,用熙庶績。以卿棲
心岩竇,屏跡囂塵,躡綺皓之遐蹤,有曾、顏之至行,特舉賁園之典,果符前席
之心。每所諮詢,備詳理道,載觀敷納,蔚有材謀,深簡朕懷,頗思大用。然以
群情未悉,成命是稽。今四隩來同,萬區思乂,方崇政本,庶厚時風。卿必能
酌斟化源,丹青王度,恢富國強兵之術,陳制禮作樂之規。返樸還淳,措刑息訟,
輔予不逮,馴至太平,登用機衡,弼成寡昧。卿宜體茲眷遇,罄乃誠明,敘經國
之大猷,述致君之遠略,盡形奏牘,以沃朕心。副涼德之倚毗,褰外朝之觀聽,
乃司樞務,式洽至公。”
放上言曰:“臣讀書業文,實自父師之誨,學古嗜退,本求山水之樂。思率
天性以奉至道,豈有意於麋鹿,蓋無心於紱冕。其所幸者,邦家化成,疆場兵偃,
群黎鼓舞,庶匯胥悅。蒲帛之聘,寵渙岩谷,君命薦及,肅聽祗受。既朝象魏之
下,但愧岩林之賤。奉聖顏於咫尺,聆德音之教論。列跡侍從,峨冠諫諍。雖愚
者之慮,竭忠規而屢陳;而大君之明,懼瞽言之無補。今又訪以禮樂之制,詢其
刑政之方,且小器微材,欲加大用。蓋念沿革之攸宜,歷三五而既異,弛張之體,
豈一二而可述。國家謀建皇極,躋納富壽,惟二聖之光宅,總百王之闕漏,豈伊
葑菲,敢預論述。方今德義宣明,鸞驥戾止,如臣之才,儼爾駢列。伏望洞知臣
之鑑,憐守節之志,俾泛駕無覆壓之害,使為器免溢盪之咎,寢此過聽,遂其夙
心。況臣首獻納之行,不為無位;預清閒之對,不為疏隔。又安敢碌碌而依違,
嘿嘿而曠素?願且齒於諫署,庶少觀於朝制,斯亦否能有適,名器無假。唯茲保
全之惠,仰醫仁聖之賜。”
時先俾陳堯叟諭旨,堯叟手筆審其意,放云:“自被聘召,及遷諫垣,無所
補報,為幸多矣。今主上聖明,朝無闕政,處之顯位,則是重增其過。”及覽表,
上曰:“放能守分懇讓,益可嘉也。”大中祥符元年,命判集賢院,從封泰山,
拜給事中。二年四月,求歸山,宴餞於龍圖閣,命學士即席賦詩,制序。上作詩,
卒章云:“我心虛佇日,無復醉山中。”初,放作詩嘗有“溪上醉眠都不知”之
句,故及之。三年正月,復召赴闕,表乞賜告,手詔優答之。作歌賜之,乃齎衣
服、器幣,令京兆府每季遣幕職就山存問。四年正月,復來朝,從祠汾陰,拜工
部侍郎。
放屢至闕下,俄復還山,人有詒書嘲其出處之跡,且勸以棄位居岩谷,放不
答。放終身不娶,尤惡囂雜,故京城賜第為擇僻處。然祿賜既優,晚節頗飾輿服。
於長安廣置良田,歲利甚博,亦有強市者,遂致爭訟,門人族屬依倚恣橫。王嗣
宗守京兆,放嘗乘醉慢罵之。嗣宗屢遣人責放不法,仍條上其事。詔工部郎中施
護推究,會赦恩而止。四月,求歸山,又賜宴遣之。所居山林,細民多縱樵採,
特詔禁止。放遂表徙居嵩山天封觀側,遣內侍就興唐觀基起第賜之。假逾百日,
續給其奉。然猶往來終南,按視田畝。每行必給驛乘,在道或親詬驛吏,規算糧
具之直。時議浸薄之。
嘗曲宴令群臣賦詩,杜鎬以素不屬辭,誦《北山移文》以譏之。上嘗語近臣
曰:“放為朕言事甚眾,但外廷無知者。”因出所上《時議》十三篇,其目曰:
《議道》、《議德》、《議刑》、《議器》、《議文武》、《議制度》、《議教
化》、《議賞罰》、《議官司》、《議軍政》、《議獄訟》、《議征賦》、《議
邪正》。
八年十一月乙丑,晨興,忽取前後章疏稿悉焚之,服道士衣,召諸生會飲於
次,酒數行而卒。訃聞,上甚嗟悼,親制文遣內侍朱允中致祭。歸葬終南,贈工
部尚書,錄其侄世雍同學究出身。
萬適,字縱之,陳州宛丘人,自號遣玄子。六七歲即為詩。及長,喜學問,
精於《道德經》。與高錫族子冕及韓伾交遊,酬唱多有警句。不求仕進,專以
著述為務,有《狂簡集》百卷、《雅書》三卷、《志苑》三卷、《雍熙詩》二百
首,《經籍擿科討論》計四十卷。
淳化中,伾任翰林學士,因召對,上問曰:“卿早在嵩陽,當時輩流頗有
遺逸否?”伾以適及楊璞、田誥為對,上悉令召至闕下。詔書下而誥卒。璞既
至,對於便殿,不願仕進,上賜以束帛,與一子出身,遣還故郡。適最後至,特
授慎縣主簿。適素康強無疾,詔下日已病,猶勉強赴朝謝,舉止山野,人皆笑之,
後數日卒。
田誥者,歷城人。好著述,聚學徒數百人,舉進士至顯達者接踵,以故聞名
於朝,宋惟翰、許袞皆其弟子也。誥著作百餘篇傳於世,大率迂闊。每構思必匿
深草中,絕不聞人聲,俄自草中躍出,即一篇成矣。
楊璞字契玄,鄭州新鄭人。善歌詩,士大夫多傳誦。與畢士安尤相善,每乘
牛往來郭店,自稱東里遺民。嘗杖策入嵩山窮絕處,構思為歌詩,凡數年得百餘
篇。璞既被召,還,作《歸耕賦》以見志。真宗朝諸陵,道出鄭州,遣使以茶帛
賜之。卒,年七十八。
李瀆,河南洛陽人也。六世祖坦,馮翊令。坦生仲芳,大理司直。仲芳生玄
初,福建觀察推官。玄初生鄑,即瀆之曾祖也,字堯封,仕梁,歷滑、魏、宋
三鎮留後,拜崇政使、禮部尚書。後唐天成中,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保。
祖延昭,殿中丞。父瑩字正白,善詞賦,廣順進士,蒲帥張鐸闢為記室,因家河
中。乾德初,右補闕蘇德祥薦為殿中侍御史、度支判官。使江南,坐受李從善賂
遺,責授右贊善大夫,卒。
初,瑩禱河祠而生瀆,故名瀆字河神,後改字長源。淳澹好古,博覽經史。
十六丁外艱,服闕,杜門不復仕進。家世多聚書畫,頗有奇妙。王祐典河中,深
加禮待,自是多聞於時。往來中條山中,不親產業,所居木石幽勝。談唐室已來
衣冠人物,歷歷可聽。罕著文。前後州將皆厚遇之。王旦、李宗諤與之世舊,每
勸其仕,瀆皆不答。所乘馬,嘗為宗人借,憩於廛間。人有見者以語瀆,瀆即鬻
之,其惡囂如此。州閭化其儉德。
真宗祀汾陰,直史館孫冕言其隱操,請加搜采,陳堯叟復薦之。命使召見,
辭足疾不起。遣內侍勞問,令長吏歲時存撫。明年,又遣使存問,瀆自陳世本儒
墨習靜避世之意。素嗜酒,人或勉之,答曰:“扶羸養疾,舍此莫可。從吾所好,
以盡餘年,不亦樂乎!”嘗語諸子曰:“山水足以娛情,苟遇醉而卒,吾之願也。
吾將與爾永訣,爾輩當常在左右。”即設外寢,與諸子同處。一日,忽曰:“適
有人至床下,誦詩云:‘行到水窮處,未知天盡時。’言訖不見,吾當逝矣。”
亟取瑩集七十編洎書畫付諸子,促家人置酒。頃之,卒。時天禧三十年十二月三
日也,年六十三。
四年春,詔曰:“故河中府處士李瀆,簪纓傳緒,儒雅踐方,曠逸自居,恬
智交養。迨茲晚節,彌邵清猷,奄及淪亡,良深軫惻。特行賁典,式慰營魂。惟
蓬閣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仍示歸生之賻,兼推給復之恩。申飭守臣,優恤其
後。豈獨旌於泉壤,亦足厚於民風。可特贈秘書省著作佐郎,賜其家帛二十匹,
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恤,二稅外蠲其差役。”
魏野,字仲先,陝州陝人也。世為農。母嘗夢引袂於月中承兔得之,因有娠,
遂生野。及長,嗜吟詠,不求聞達。居州之東郊,手植竹樹,清泉環繞,旁對雲
山,景趣幽絕。鑿土袤丈,曰樂天洞,前為草堂,彈琴其中,好事者多載酒肴從
之游,嘯詠終日。前後郡守,雖武臣舊相,皆所禮遇,或親造謁。趙昌言性尤倨
傲,特署賓次,戒閽吏野至即報。野不喜巾幘,無貴賤,皆紗帽白衣以見,出則
跨白驢。過客居士往來留題命話,累宿而去。野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
句。所有《草堂集》十卷,大中祥符初契丹使至,嘗言本國得其上帙,願求全部,
詔與之。
祀汾陰歲,與李瀆並被薦,遣陝令王希招之,野上言曰:“陛下告成天地,
延聘岩藪,臣實愚戇,資性慵拙,幸逢聖世,獲安故里,早樂吟詠,實匪風騷,
豈意天慈,曲垂搜引。但以嘗嬰心疾,尤疏禮節,麋鹿之性,頓纓則狂,豈可瞻
對殿墀,仰奉清燕。望回過聽,許令愚守,則畎畝之間,永荷帝力。”詔州縣長
吏常加存撫,又遣使圖其所居觀之。五年四月,復遣內侍存問。天禧三年十二月,
無疾而卒,年六十。州上其狀。
四年正月,詔曰:“國家舉旌賞之命,以輝丘園,申恤贈之恩,用慰泉壤,
所以褒逸民而厚風俗也。故陝州處士魏野,服膺儒素,刻意篇章,顧詞格之清新,
為士流之推許,而能篤淳古之行,慕肥遁之風。頃屬時巡,嘗加聘召,懇陳誠志,
願遂《考槃》。及此淪亡,載深嗟悼!蘭台清秩,追飾幽扃,厚其賻助之資,寬
以復除之命。諒惟優禮,式顯令名。魂而有知,歆此殊渥。可特贈秘書省著作郎,
賻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恤,二稅外免其差徭。”
瀆即野中表兄也。瀆卒訃至,野哭之慟,謂其子曰:“吾不可去,去必不至。”
第遣其子赴之,裁六日而野亦卒,時甚異焉。
邢敦,字君雅,不知何許人。家於雍丘,與宋準、趙昌言交遊甚厚。太平興
國初,嘗舉進士不第,慨然有隱遁意。性介僻,不妄交友。耽玩經史,精於術數,
工繪畫,頗嗜酒。或游市廛,過客詢以休咎者,多不之語。里中號邢夫子。大中
祥符七年,真宗幸亳回,邑人列上其事,王曾為考制度使,以名聞。詔曰:“敦
早預詞場,勤修天爵,超然處退,亦既累年。屬覽公車之言,俾參郡學之職,用
精儒業,以寵耆年。可許州助教。”敦讓而不受。乾興元年,無疾而卒,年七十
四。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少孤,力學,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趨榮
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湖之孤山,
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薛映、李及在杭州,
每造其廬,清談終日而去。嘗自為墓於其廬側。臨終為詩,有“茂陵他日求遺稿,
猶喜曾無《封禪書》”之句。既卒,州為上聞,仁宗嗟悼,賜謚和靖先生,賻粟
帛。
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
“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
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逋嘗客臨江,時李諮方舉進士,未有知者,逋謂人曰:“此公輔器也。”及
逋卒,諮適罷三司使為州守,為素服,與其門人臨七日,葬之,刻遺句內壙中。
逋不娶,無子,教兄子宥,登進士甲科。宥子大年,頗介潔自喜,英宗時,
為侍御史,連被台移出治獄,拒不肯行,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蘄州,卒於官。
高懌,字文悅,荊南高季興四世孫。幼孤,養於外家。十三歲能屬文,通經
史百家之書。聞种放隱終南山,乃築室豹林谷,從放受業。放奇之,不敢處以弟
子行。與同時張蕘、許勃號“南山三友”。
會詔舉沈淪草澤,知長安寇準聞其名薦之,辭不起。景祐中,錄國初侯王后,
懌推其弟忻得官。及范雍建京兆府學,召懌講授諸生,席間常數十百人。杜衍嘗
請賜處士號,乃命為大理評事,懌固辭。仁宗嘉其守,號安素處士。詔州縣歲時
禮遇之,給良田五百畝。文彥博表其經術該通,有高世之行,可以勵風俗,詔賜
第一區。嘉祐中,就除光祿寺丞,復固辭。夢道士持素書聘為白鹿洞主,卒。
有韓退者,稷山人。亦師事种放。母死,負土成墳,徒跣終喪,去隱嵩山。
吳遵路,石延年論其高節。詔賜粟帛,號安逸處士,以壽終。
徐復,字復之,建州人。初游京師,舉進士不中。退而學《易》,通流衍卦
氣法,自筮知無祿,遂亡進取意。遊學淮、浙間數年,益通陰陽、天文、地理、
遁甲、占射諸家之說。他日聽其鄉人林鴻範說《詩》,且言《詩》之所以用於樂
者,忽若有得。因以聲器求之,遂悟大樂,於七音、十二律清濁次序及鐘磬侈弇、
匏竹高下制度皆洞達。方仁宗留意于樂,詔天下求知樂者,大臣薦胡瑗,瑗作鍾
磬,大變古法。復笑曰:“聖人寓器以聲,今不先求其聲而更其器,其可用乎!”
後瑗製作皆不效。
范仲淹過潤州,見復問曰:“今以衍卦占之,四夷無變異乎?”復克西方當
用兵,推其月日,後無少差。慶曆初,與布衣郭京俱召見,帝問天時人事,復對
曰:“以京房《易》卦推之,今年所配年月日時,當小過也。剛失位而不中,其
在強君德乎?”帝又問:“明年主何卦?”復曰:“《乾》卦用事。”說至九五
盡而止。帝又問:“前年京師黑風,何所應?”復曰:“其兆在內,豫王喪其應
也。”明日,命為大理評事,固以疾辭,乃賜號沖晦處士,補其子發試秘書省校
書郎。復性高潔,而處世未嘗自異,後居杭州十數年卒。
郭京者,少任俠,不事家產,平居好言兵。范仲淹、滕宗諒數薦之。
孔旼,字寧極,孔子四十六代孫。隱居汝州龍興縣龍山之蚩陽城。性孤潔,
喜讀書。有田數百畝,賦稅常為鄉里先。遇歲飢,分所余賙不足者,未嘗計有無。
聞人之善若出於己,動止必依禮法。環所居百餘里,人皆愛慕之,見旼於路,
輒斂衽以避。葬其父,廬墓三年,臥破棺中,日食米一溢。壁間生紫芝數十本。
州以行義聞,賜粟帛,又給復其家。近臣列薦,授秘書省校書郎致仕。居數年,
召為國子監直講,辭不赴,即遷光祿寺丞。頃之,起知龍興縣,復辭。卒,贈太
常丞。
盜嘗入旼家,發其廩粟,旼避之,縱其所取。嘗逢羸弱者為盜掠奪其貲,
旼追盜與語,責之以義,解金畀之,使歸所掠。居山未嘗逢毒蛇虎豹,或謂之
曰:“子毋夜行,此亦可畏。”旼曰:“無心則無所畏。”晚年惟玩《周易》、
《老子》,他書亦不復讀。為《太玄圖》張壁上,外列方州部家,而規其中心,
空之無所書。曰:“《易》所謂寂然不動者,與此無異也。”
何群,字通夫,果州西充人。嗜古學,喜激揚論議,雖業進士,非其好也。
慶曆中,石介在太學,四方諸生來學者數千人,群亦自蜀至。方講官會諸生講,
介曰:“生等知何群乎?群日思為仁義而已,不知饑寒之切己也。”眾皆注仰之。
介因館群於其家,使弟子推以為學長。群愈自克厲,著書數十篇,與人言未嘗下
意曲從,同舍目群為“白衣御史”。
群嘗言:“今之士,語言說易,舉止惰肆者,其衣冠不如古之嚴也。”因請
復古衣冠。又上書言:“三代取士,皆舉於鄉里而先行義。後世專以文辭就,文
辭中害道者莫甚於賦,請罷去。”介讚美其說。會諫官御史亦言以賦取士無益治
道,下兩制議,皆以為進士科始隋歷唐數百年,將相多出此,不為不得人,且祖
宗行之已久,不可廢也。群聞其說不行,乃慟哭,取平生所為賦八百餘篇焚之。
講官視群賦既多且工,以為不情,絀出太學。群徑歸,遂不復舉進士。
嘉祐中,龍圖閣直學士何剡表其行義,賜號安逸處士。群既死,趙抃守益州,
奏群遺稿有益時政,願詔果州錄上之,云:“非若茂陵書起天子侈心也。”寢不
下。
0
猜你喜歡
白鯨(中)-第71章-耶羅波安
《白鯨》 (卷十
《新書》 ○禮容語上 (原闕)格列佛遊記-第三卷-06
《格列佛遊記》 再紅與黑(上)-譯本序
《紅與黑》 斯卷一百八十七 表二十七
《清史稿》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 (表略卷六十五 表第五
《新唐書》 ◎方鎮二 (表格略)卷一二○ 濮議卷一
《歐陽修集》 〈濮議序已載本集卷六十五,今存目卷八十 志第三十三
《宋史》 ◎律歷十三 ○紀元歷卷五 內篇五
《文史通義》 ○申鄭 子長、孟堅氏不作,看破認真,可負重任
《菜根譚》卷八 本紀第八
《宋史》 ○真宗三 四年春正月辛巳,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
《元史》 ◎英宗一 英宗睿聖文孝皇帝第一二零回 甄士隱詳說太虛情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
《紅樓夢》 話說寶釵聽秋紋說襲人不好,連忙進內篇 探賾第二十七
《史通》 古之述者,豈徒然哉!或以取捨難明卷二百三 列傳第九十
《元史》 ◎方技(工藝附) 自昔帝王卷二十一 題序
《柳宗元集》 ○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元和五年米開朗琪羅傳-上編-戰鬥-03-絕望
《米開朗琪羅傳》 對悲慘世界(二)--第二部-珂賽特-第一卷-滑鐵盧
《悲慘世界》 一上尉的女兒(下)-第一部-第07章
《上尉的女兒》 失卷五十六 史部十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詔令奏議類存目 △《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