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居士外集卷十七

◎書七首
【上范司諫書〈明道二年〉】
月日,具官謹齋沐拜書司諫學士執事。前月中得進奏吏報,雲自陳州召至闕
拜司諫,即欲為一書以賀,多事怱卒未能也。
司諫,七品官爾,於執事得之不為喜,而獨區區欲一賀者,誠以諫官者,天
下之得失、一時之公議系焉。今世之官,自九卿、百執事,外至一郡縣吏,非無
貴官大職可以行其道也。然縣越其封,郡逾其境,雖賢守長不得行,以其有守也。
吏部之官不得理兵部,鴻臚之卿不得理光祿,以其有司也。若天下之失得、生民
之利害、社稷之大計,惟所見聞而不系職司者,獨宰相可行之,諫官可言之爾。
故士學古懷道者仕於時,不得為宰相,必為諫官,諫官雖卑,與宰相等。天子曰
不可,宰相曰可,天子曰然,宰相曰不然,坐乎廟堂之上,與天子相可否者,宰
相也。天子曰是,諫官曰非,天子曰必行,諫官曰必不可行,立殿陛之前與天子
爭是非者,諫官也。宰相尊,行其道;諫官卑,行其言。言行,道亦行也。九卿、
百司、郡縣之吏守一職者,任一職之責,宰相、諫官系天下之事,亦任天下之責。
然宰相、九卿而下失職者,受責於有司;諫官之失職也,取譏於君子。有司之法
行乎一時,君子之譏著之簡冊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甚可懼也。夫七品之官,
任天下之責,懼百世之譏,豈不重邪!非材且賢者,不能為也。
近執事始被召於陳州,洛之士大夫相與語曰:“我識范君,知其材也。其來
不為御史,必為諫官。”及命下,果然,則又相與語曰:“我識范君,知其賢也。
他日聞有立天子陛下,直辭正色面爭庭論者,非他人,必范君也。”拜命以來,
翹首企足,佇乎有聞,而卒未也。竊惑之,豈洛之士大夫能料於前而不能料於後
也,將執事有待而為也?
昔韓退之作《爭臣論》,以譏陽城不能極諫,卒以諫顯。人皆謂城之不諫蓋
有待而然,退之不識其意而妄譏,修獨以謂不然。當退之作論時,城為諫議大夫
已五年,後又二年,始庭論陸贄,及沮裴延齡作相,欲裂其麻,才兩事爾。當德
宗時,可謂多事矣,授受失宜,叛將強臣羅列天下,又多猜忌,進任小人。於此
之時,豈無一事可言,而須七年邪?當時之事,豈無急於沮延齡、論陸贄兩事也?
謂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幸而城為諫官七年,適遇延齡、陸贄事,一諫而罷,以
塞其責。向使止五年六年,而遂遷司業,是終無一言而去也,何所取哉!
今之居官者,率三歲而一遷,或一二歲,甚者半歲而遷也,此又非更可以待
乎七年也。今天子躬親庶政,化理清明,雖為無事,然自千里詔執事而拜是官者,
豈不欲聞正議而樂讜言乎?然今未聞有所言說,使天下知朝廷有正士,而彰吾君
有納諫之明也。
夫布衣韋帶之士,窮居草茅,坐誦書史,常恨不見用。及用也,又曰彼非我
職,不敢言;或曰我位猶卑,不得言;得言矣,又曰我有待,是終無一人言也,
可不惜哉!伏惟執事思天子所以見用之意,懼君子百世之譏,一陳昌言,以塞重
望,且解洛之士大夫之惑,則幸甚幸甚。
【與郭秀才書〈明道二年〉】
仆昨以吏事至漢東,秀才見仆於叔父家,以啟事二篇偕門刺先進。自賓階拜
起旋辟,甚有儀。坐而語諾甚謹。讀其辭,溫密華富,甚可愛。視秀才待仆之意,
甚勤而禮也。
古人之相見,必有歡欣交接之誠而不能達,乃取羔雁雉鶩之類致其意為贄。
而先既致其意,又恥其無文,則以虎豹之皮、繢畫之布以飾之,然後意達情接。
客既至,而主人必禮以答之,為陳酒殽、幣篚、壺矢、燕樂之具將其意,又為賦
詩以陳其情。
今秀才好學甚精,博記書史,務為文辭,不以羔禽皮布為飾,獨以言文其身,
而其贄既美,其意既勤矣,宜秀才責仆之答厚也。仆既無主人之具以為禮,獨為
秀才賦《詩·女曰雞鳴》之卒章曰:“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取其知客之
來,豫儲珩璜琚瑀之美以送客,雖無此物,猶言之以致其意厚也。仆誠無此物,
可謂空言之爾。
秀才年且少,貌厚色揚,志銳學敏,因進其業,修其辭,暴練緝織之不已,
使其文采五色,澗澤炳郁。若贄以見當世公卿大人,非惟若仆空言以贈也,必有
分庭而禮,加籩豆,實幣篚,延為上賓者。惟勉之不已!
【與張秀才棐第一書〈明道二年〉】
修頓首致書秀才足下。前日辱以詩、賦、雜文、啟事為贄,披讀三四,不能
輒休。
足下家籍河中,為鄉進士,精學勵行,嘗已選於里、升於府、而試於有司矣,
誠可謂彼邦之秀者歟。然士之居也,游必有友,學必有師。其鄉必有先生長者,
府縣必有賢守長、佐吏,彼能為足下稱才而述美者宜不少矣。今乃越數百里,犯
風霜,乾大國,望官府,下首於閽謁者以道姓名,趨走拜伏於人之階廡間,何其
勤勞乎!豈由心負其所有,而思以一發之邪?將顧視其鄉之狹陋不足自廣,而謂
夫大國多賢士君子,可以奮揚而光遠之邪?則足下之來也,其志豈近而求豈小邪?
得非磨光濯色,計之熟,卜之吉,而後勇決以來邪?
今市之門旦而啟,商者趨焉,賈者坐焉,持寶而欲價者之焉,齎金而求寶者
亦之焉,閒民無資攘臂以游者亦之焉。洛陽,天下之大市也,來而欲價者有矣,
坐而為之輕重者有矣。予居其間,其官位學行無動人也,是非可否不足取信也,
其亦無資而攘臂以游者也。今足下之來,試其價,既就於可以輕重者矣,而反以
及予。夫以無資者當求價之責,雖知貪於所得,而不知有以為價也。故辱賜以來,
且慚且喜,既不能塞所求以報厚意,姑道此以為謝。
【與張秀才棐第二書〈明道二年〉】
修頓首白秀才足下。前日去後,復取前所貺古今雜文十數篇,反覆讀之,若
《大節賦》、《樂古》、《太古曲》等篇,言尤高而志極大。尋足下之意,豈非
閔世病俗,究古明道,欲援今以復之古,而翦剝齊整凡今之紛淆駁冗者歟?然後
益知足下之好學,甚有志者也。然而述三皇太古之道,舍近取遠,務高言而鮮事
實,此少過也。
君子之於學也務為道,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後履之以身,施之於事,
而又見於文章而發之,以信後世。其道,周公、孔子、孟軻之徒常履而行之者是
也;其文章,則六經所載至今而取信者是也。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
及誕者言之,乃以混蒙虛無為道,洪荒廣略為古,其道難法,其言難行。孔子之
言道曰:“道不遠人。”言中庸者,曰“率性之謂道”,又曰“可離非道也。”
《春秋》之為書也,以成、隱讓而不正之,傳者曰“《春秋》信道不信邪,”謂
隱未能蹈道。齊侯遷衛,書“城楚丘”,與其仁不與其專封,傳者曰“仁不勝道”。
凡此所謂道者,乃聖人之道也,此履之於身、施之於事而可得者也,豈如誕者之
言者邪!堯、禹之《書》皆曰“若稽古”。傳說曰“事不師古”,“匪說攸聞”。
仲尼曰“吾好古,敏以求之者”。凡此所謂古者,其事乃君臣、上下、禮樂、刑
法之事,又豈如誕者之言者邪!此君子之所學也。
夫所謂舍近而取遠雲者,孔子昔生周之世,去堯、舜遠,孰與今去堯、舜遠
也?孔子刪《書》,斷自《堯典》,而弗道其前,其所謂學,則曰“祖述堯舜”。
如孔子之聖且勤,而弗道其前者,豈不能邪?蓋以其漸遠而難彰,不可以信後世
也。今生於孔子之絕後,而反欲求堯、舜之已前,世所謂務高言而鮮事實者也。
唐、虞之道為百王首,仲尼之嘆曰“蕩蕩乎”!謂高深閎大而不可名也。及夫二
《典》,述之炳然,使後世尊崇仰望不可及。其嚴若天,然則《書》之言豈不高
邪?然其事不過於親九族,平百姓,憂水患,問臣下誰可任,以女妻舜,及祀山
川,見諸侯,齊律度,謹權衡,使臣下誅放四罪而已。孔子之後,惟孟軻最知道,
然其言不過於教人樹桑麻,畜雞豚,以謂養生送死為王道之本。夫二《典》之文,
豈不為文?孟軻之言道,豈不為道?而其事乃世人之甚易知而近者,蓋切於事實
而已。
今學者不深本之,乃樂誕者之言?思混沌於古初,以無形為至道者,無有高
下遠近。使賢者能之,愚者可勉而至,無過不及,而一本乎大中,故能亘萬世,
可行而不變也。今以謂不足為,而務高遠之為勝,以廣誕者無用之說,是非學者
之所盡心也。宜少下其高而近其遠,以及乎中,則庶乎至矣。凡仆之所論者,皆
陳言淺語,如足下之多聞博學,不宜為足下道之也。然某之所以雲者,本欲損足
下高遠而俯就之,則安敢務為奇言以自高邪?幸足下少思焉。
【答西京王相公書〈景祐元年〉】
月日,某謹齋沐頓首,復書於相公閣下。所遣使二十一日至許州,獲賜書一
通,伏讀周復,且慚且悸。修幸得備下吏,承寵光,日趨走於前,竊慕古人堂下
一言之獻,思有所陳,而恨愚無識,不足自效,徒抱區區之心者有日矣。昨以初
去府,輒因奏記,陳己疏淺,得蒙大君子休德之幸,以為離去眷戀之辭既有次第,
臨治以來施政之善者,顧寮吏宜有助,而闇懦獨無能之過以為謝;因又妄思一言
之獻,以畢曩時區區之心,以為忠懇;又輒贊德美,願廣功業、益休問以為禱。
其誠雖勤,其言狂惑,猶即蓍龜之神而再三黷,宜其拒以不應。伏蒙相公不即棄
絕,猶辱以書,條陳曉諭以為寵,若其為賜也厚矣。然伏讀求繹,似有未察其誠
得,敢一終其說,以逃責焉。
某聞古之為政者,必視年之豐凶。年凶則節國用,振民窮,奸盜生、爭訟多,
而其政繁。年豐民樂,然後休息而簡安之,以復其常。此善為政者之術,而禮典
之所載也。凡某前所陳者,亦不過如是而已。其意謂夫乘凶年之後,災沴訊息,
風雨既時,耕種既得,常平之粟既出而民有食,關西之運既重至而軍不乏,不旱
不蝗,下民樂利,天子不憂慮。能如是,然後務大體,簡細事而已,豈有直以鎮
俗救民愁、無為置軍食之說邪?伏惟詳而察之。
昔者孔子嘗為委吏,必曰稱其職而已。蓋苟守其官,不敢慢其事而思其他。
伏惟相公所賜之書,有居官不出位之言,有以見君子用心也。然某之所陳,非謂
略一邦之小而不為,須四海之廣而後施,以棄職而越思也。蓋願乎進德廣業,思
以致君而及天下,不以一邦而止,既禱且勸之辭也。
噫!士之至賤,敢以言乾其上者,有三焉:不量輕重之勢,不度貴賤之位,
必爭以理而後止者,此直士也;蒙德思報,不計善否,務罄其誠而言者,此知義
之士也;其言乖謬,不合道理,問不及而自僣者,此狂士也。然直士之言雖逆
意,宜思而擇,報德之言雖善,原其心之所來,宜容而納;狂者之言既狂矣,宜
不足與之辨。某,士之賤者,敢有乾而雲者,於斯三者有其二焉。伏惟相公擇之
納之,不足與之辨而絕之,惟所賜焉。
【投時相書〈景祐〈元年〉】
某不佞,疲軟不能強筋骨,與工人田夫坐市區、服畎畝,為力役之勞,獨好
取古書文字,考尋前世以來聖賢君子之所為,與古之車旗、服器、名色等數,以
求國家之治、賢愚之任。至其炳然而精者,時亦穿蠹盜取,飾為文辭,以自欣喜。
然其為道閎深肆大,非愚且迂能所究及。用功益精,力益不足,其勞反甚於市區
畎畝,而其所得,較之誠有不及焉。豈勞力而役業者成功易,勤心而為道者至之
難歟?欲悔其所難而反就其易,則復漸聖人為山一簣止焉之言,不敢叛棄。故退
失其小人之事,進不及君子之文,茫然其心,罔識所向,若棄車川游,漫於中流,
不克攸濟,回視陸者,顧瞻徨徨。
然復思之,人之有材能、抱道德、懷智慮,而可自肆於世者,雖聖與賢未嘗
不有不幸焉。禹之偏枯,郤克之跛,丘明之盲,有不幸其身者矣。抱關擊柝,棲
惶奔走,孟子之戰國,揚雄之新室,有不幸其時者矣。少焉而材,學焉而不回,
賈誼之毀,仲舒之禁錮,雖有其時,有不幸其偶者矣。今以六尺可用之軀,生太
平有道之世,無進身毀罪之懼,是其身、時、偶三者,皆幸於古人之所有者。獨
不至焉,豈天之所予不兩足歟,亦勉之未臻歟?
伏惟明公履道懷正,以相天下,上以承天子社稷之大計,下以理公卿百職之
宜,賢者任之以能,不賢者任之以力,由士大夫下至於工商賤技,皆適其分而收
其長。如修之愚,既不足任之能,亦不堪任以力,徒以常有志於學也。今幸以文
字試於有司,因自顧其身、時、偶三者之幸也,不能默然以自羞,謹以所業雜文
五軸贄閽人,以俟進退之命焉。
【與范希文書〈景祐元年〉】
修頓首再拜知郡學士希文足下。自去歲在洛陽,聞以言事出睦州,及來京師,
又知移常州,尋復得蘇州,遷延南方,歲且終矣。南方美江山,水國富魚與稻,
世之仕宦者舉善地,稱東南。然竊惟希文登朝廷,與國論,每顧事是非,不顧自
身安危,則雖有東南之樂,豈能為有憂天下之心者樂哉:若夫登高以望遠,飲旨
而食嘉,所以宣輔神明,亦君子起居寢食之宜也。
為別久矣,所懷如何?自古言事而得罪,解當復用。遠方久處,省思慮,節
動作,此非希文自重,亦以為天下士君子重也。謝希深學士丁家艱,將謀南歸。
有少私事須托營辦,因通區區之誠以問左右。
卷六十七  居士外集卷十七_歐陽修集原文_國學 集部0

猜你喜歡

卷六十七  居士外集卷十七_歐陽修集原文_國學 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