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賀的《感諷六首》
全文:
人間春蕩蕩,帳暖香揚揚。
飛光染幽紅,夸嬌來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羅花床。
眼逐春瞑醉,粉隨淚色黃。
王子下馬來,曲沼鳴鴛鴦。
焉知腸車轉,一夕巡九方。
苦風吹朔寒,沙驚秦木折。
舞影逐空天,畫鼓餘清節。
蜀書秋信斷,黑水朝波咽。
嬌魂從迴風,死處懸鄉月。
雜雜胡馬塵,森森邊士戟。
天教胡馬戰,曉雲皆血色。
婦人攜漢卒,箭箙囊巾幗。
不慚金印重,踉蹌腰鞬力。
恂恂鄉門老,昨夜試鋒鏑。
走馬遣書勛,誰能分粉墨。
青門放彈去,馬色連空郊。
何年帝家物,玉裝鞍上搖。
去去走犬歸,來來坐烹羔。
千金不了饌,狢肉稱盤臊。
試問誰家子,乃老能佩刀。
西山白蓋下,賢俊寒蕭蕭。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
秋涼經漢殿,班子泣衰紅。
本無辭輦意,豈見入空宮。
腰衱珮珠斷,灰蝶生陰松。
蝶飛紅粉台,柳掃吹笙道。
十日懸戶庭,九秋無衰草。
調歌送風轉,杯池白魚小。
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蒙梨花滿,春昏弄長嘯。
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撫舊唯銷魂,南山坐悲峭。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參見“ 十日並出 ”。
(2).十乾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預 註:“甲至癸。”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
戶庭
戶外庭院。亦泛指門庭、家門。《易·節》:“不出戶庭,無咎。” 朱熹 本義:“戶庭,戶外之庭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觀萬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戶庭。” 南朝 宋 鮑照 《潯陽還都道中》詩:“未嘗違戶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頻 《府試老人星見》詩:“良宵出戶庭,極目向青冥。” 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故西人於水,則輪船無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戶庭;萬國九洲,儼同闤闠。”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衰草
乾枯的草
衰草滿地
李賀名句,感諷六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