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左丞
尚書左丞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東漢始置,為尚書台佐貳官,居尚書右丞上,秩四百石。總領尚書台庶務,主管吏民章奏及台內小吏。魏、晉、南朝為尚書省佐官,位次尚書,與右丞共掌尚書都省庶務,率諸都令史監督稽核諸尚書曹、郎曹政務,督錄近道文書章奏; 監察糾彈尚書令、僕射、尚書等文武百官,號稱“監司”; 分管宗廟祠祀、朝儀禮制、選授官吏等文書奏事,職權甚重。八座以下,側目憚之。魏、晉、宋六品,梁九班,陳四品、六百石。北魏略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為四品上,二十三年改從四品上。北齊從四品上,凡三師以下百官皆得彈劾,監察本省諸官,監督吏部、考工、主爵、殿中、儀曹、三公、祠部、主客、左右中兵、左右外兵、都官、二千石、度支、左右戶諸郎曹政務。隋、唐通判都省事,監察省內,領內司郎中、員外郎,監督稽核吏、戶、禮三部十二司。高宗龍朔二年 (662) 曾改名左肅機,鹹亨元年(670) 復舊。隋從四品,唐初升從三品上,武則天永昌元年 (689) 升從三品上,如意元年 (692) 復改正四品上。又,隋行台尚書省亦置,視從四品。唐朝罷尚書令,玄宗開元 (713—741) 以後僕射、尚書亦漸成名譽職務,尚書省政務實由左、右丞主持,實權反在僕射之上。詔敕經門下省審查後,須經左、右丞複審,有權封駁,或有加“同平章事”銜成為宰相,入政事堂議政者。五代因之。後梁開平二年 (908) 改左司侍郎,後唐同光元年 (923) 復舊,長興元年(930)改正四品。北宋初為四品寄祿官,不預省務,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後,升為正二品,位列執政,為宰相副貳,居六部尚書上,參議大政,與左、右僕射合治省事。南宋省。遼朝為南面朝官。金、元亦為執政,佐宰相治省事,正中二品。時行台尚書省、行尚書省亦置。元號左轄,位居右丞下。後尚書省併入中書省,遂廢。參見“尚書台”、“尚書省”。
官名,東漢置,為尚書台副長官,俸四百石,掌吏民章報及騶伯史,總典台中綱紀,無所不統。見《後漢書·百官志》及蔡質《漢儀》。《後漢書·韓棱傳》:“及憲至,尚書以下議欲拜之,伏稱萬歲。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謅,下交不黷,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議者皆慚而止。尚書左丞王龍私奏記上牛酒於憲,棱舉奏龍,論為城旦。”其後,魏晉南北朝皆沿置。《晉書·職官志》:“左丞主台內禁令、宗廟祠祀、朝儀禮制選用署吏急假。右丞掌台內庫藏廬舍,凡諸器用之物,及廩掖人租布、刑獄兵器;督錄遠道文書章表奏事。”隋唐權勢更大。《新唐書·百官一·尚書省》:“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右丞一人,正四品下。掌辯六官之儀,糾正省內,劾御史舉不當者。吏部、戶部、禮部、左丞總焉;兵部、刑部、工部、右丞總焉。”其後,宋、金、元也置,佐宰相治省事。
詞語分解
- 尚書的解釋 ∶中國古代官名。執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於戰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後各朝均有設定,清代相沿不改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
- 丞的解釋 丞 é 幫助,輔佐:丞相(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封建時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府丞。縣丞。 古同“承”,秉承。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都肅政史
官名。北洋政府設定,為肅政廳的長官,見“肅政廳”。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尚書左丞歷史
猜你喜歡
枉畫圖形的歷史解釋
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漢秦始皇陵兵馬俑叢葬坑的歷史解釋
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十里湖北紡織四局的歷史解釋
亦稱湖北紡織官局紗麻黃京的歷史解釋
宋漳州龍溪人,字華叔鄢郢的歷史解釋
戰國楚國都的通名,包天寶河的歷史解釋
即新門。在今河南陝縣沈麟的歷史解釋
元杭州人,字秋澗。師殿試的歷史解釋
科舉時代,天子親試士認賊作父的歷史解釋
把仇敵當作父親。比喻五渚的歷史解釋
水經湘水注湘資澧沅四鄯州的歷史解釋
北魏孝昌二年置。治西格里坪鎮的歷史解釋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儀真縣的歷史解釋
明洪武二年改真州置,駟弘的歷史解釋
春秋時鄭國人,字子般阿榮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存初,怯烈部人捨身為國的歷史解釋
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的程瓚的歷史解釋
隋人。善畫稱於時。貪婪無饜的歷史解釋
同貪得無厭。左傳昭公北魏孝武帝的歷史解釋
生卒即元脩。北魏皇帝獨善其身的歷史解釋
原意是指如果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