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尚書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自隋唐至清代鴉片戰爭前,歷代均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為國家行政之總匯,各部均以尚書為長官,合稱六部尚書。太平天國前期於東、北、翼三王府亦置六部尚書處理政務。東王府綜理全國政務,故東殿六部,實為天國的行政中樞。燕、豫兩王府所屬六部的主官不稱尚書而稱六部書。後期重要諸王所屬仍有六部尚書。
詞語分解
- 六部的解釋 隋 唐 至 清 ,中央行政機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秦 漢 之中央行政為九卿所分掌。 魏 晉 以後,由尚書分曹治事,曹便漸變為後來的部。 隋 初於尚書省立吏、祠、度支、左戶、都官、五兵
- 尚書的解釋 ∶中國古代官名。執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於戰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後各朝均有設定,清代相沿不改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
歷史官職推薦:廣積庫大使
官名。廣積庫為明朝內府十庫之一,內貯硫磺、硝石等;其長官為大使、副大使,總理庫務。見《明史·食貨志三·兩京庫藏》、《明史·職官一·戶部》,參看“承運庫大使”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