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縣
陽城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秦置,屬潁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東南二十四里告成鎮。西晉屬河南郡。後廢。北魏正光中復置,屬河南尹。孝昌二年(526)為陽城郡治。隋屬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為嵩州治。貞觀三年(629)改屬洛州。萬歲登封元年(696)改為告成縣。神龍元年(705)復為陽城縣,二年(706)又為告成縣。天祐初改為陽邑縣。五代唐復為陽城縣。後周顯德中廢。
②秦置,屬南陽郡。治所在今河南方城縣東六里。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家鄉在此。西漢改為堵陽縣。
③西漢置,屬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縣西北。宣帝封劉德為陽城侯於此。東漢廢入汝陽縣。
④三國吳分廬陵縣置,屬廬陵郡。治所在今江西永豐縣西北六十里。西晉太康元年(280)改為陽豐縣。
⑤東晉義熙中僑置,屬盱眙郡。治所在今江蘇盱眙縣西南。隋初廢。
⑥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屬西陽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大明八年(464)廢。
⑦北魏永安二年(529)改涅縣置,屬鄉郡。治所在今山西武鄉縣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鎮。隋開皇十八年(598)改甲水縣,移治今武鄉縣西南五里陽城村。
⑧唐武德三年(620)置,屬亭州。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八年(625)廢。
⑨唐天寶元年(742)改濩澤縣置,屬高平郡。治所即今山西陽城縣。乾元元年(758)屬澤州。金元光二年(1223)升為勣州。元復置陽城縣,屬澤州。清雍正六年(1728)屬澤州府。民國初屬山西冀寧道。1930年直屬山西省。
(1)古縣名。(1)本春秋鄭陽城邑。秦置縣,治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告成鎮。屬潁川郡。《史記·淮陰侯列傳》:漢高祖二年(前205年),漢高祖使“韓信急擊韓王昌於陽城”,即此。武則天改名告成縣,神龍元年(705年)復改陽城縣。次年又改告成縣。唐天祐二年(905年)改名陽邑縣。五代唐又改陽城縣。周顯德中併入登封縣。(2)本戰國楚邑。秦置縣,治今河南省方城縣東。屬南陽郡。《史記·曹相國世家》: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從南攻犨,與南陽守戰陽城郭東”,即此。西漢改名堵陽縣。(3)西漢置,治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屬汝南郡。東漢併入汝陽縣。(4)三國吳分廬陵縣置,治今江西省永豐縣西北。屬廬陵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陽豐縣。(5)北魏永安二年(529年)以涅縣改置,治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故城鎮。屬武鄉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甲水縣,移治今武鄉縣西南。(2)今縣名。在山西省東南部、王屋山東麓,南臨河南省。屬晉城市。面積 1968 平方千米。人口39萬。轄10鎮、7鄉。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戰國魏濩澤邑。西漢置濩澤縣,故治在今縣城西北澤城村,屬河東郡。東漢建武初為濩澤侯國,仍屬河東郡。西晉屬平陽郡。北魏興安二年(453年)濩澤縣移治於今址,屬安平郡;孝昌中析置西濩澤縣,屬安平郡。北齊廢西濩澤縣入永寧縣。隋開皇初屬澤州,大業初屬長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於縣置澤州,武德八年澤州徙治端氏縣(今沁水縣東端氏鎮),濩澤縣仍屬之。天寶元年(742年)改濩澤縣為陽城縣。《郡縣釋名》山西省卷下:“邑志雲,今縣治古陽陵驛也,縣名以此。”天祐二年(905年)復為濩澤縣。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復為陽城縣。宋屬澤州。金元光二年(1223年)升為勣州。元復為陽城縣,屬澤州。明因之。清雍正六年(1728年)屬澤州府。1914年屬冀寧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1943年析置陽南縣、陽北縣。1945年恢復原制。1949年屬長治專區。1958年沁水縣併入陽城縣。1959年分治,屬晉東南地區。1985年屬晉城市。地處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條山之間。沁河、南大河、濩澤河、蘆葦河、西冶河、盤亭河流經境內。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農產以小麥、穀子、玉米、豆類、油料作物為主。礦產有煤、鐵、硫黃、石膏、石英、雲母、白雲石、大理石等。工業有煤炭、冶金、機械、電力、化工、建材、輕紡、造紙、陶瓷等。侯月鐵路、晉韓公路經過縣境。名勝古蹟有海會寺、蟒河自然保護區、雲蒙山等。
詞語分解
- 陽城的解釋 . 春秋 時 楚國 貴族的封邑。《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惑 陽城 ,迷 下蔡 。” 李善 註:“ 陽城 、 下蔡 ,二縣名,蓋 楚 之貴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唐 李商隱 《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撒耳柯思
在歐洲高加索山之西。《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錄》 有 “撒耳柯思”。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陽城縣歷史
猜你喜歡
一尺面的歷史解釋
舊五代史桑維翰傳桑維儋縣的歷史解釋
年改儋州置,屬廣東瓊工科左給事中的歷史解釋
官名。明清工科之副長志學之年的歷史解釋
代稱十五歲。唐孫過書腰鼓城的歷史解釋
即吳越國杭州羅城。在富水水庫的歷史解釋
在湖北省東南部陽新通梅莊鎮的歷史解釋
在江西省進賢縣東北部鶴唳華亭的歷史解釋
源見華亭鶴唳。表現思拔貢的歷史解釋
選舉名目。明朝泛指增卜古罕城的歷史解釋
即窩魯朵城古回鶻城。張學齡的歷史解釋
生卒清末廣東興寧人。與日俱進的歷史解釋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五十公子哥兒的歷史解釋
偏正貴族官僚子弟。也巨岷的歷史解釋
生卒五代時僧。汾州人咨議局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清末各省準地捉髮吐哺的歷史解釋
捉髮手握頭髮。吐哺補錢龍錫的歷史解釋
字稚文,松江華亭今上祝世昌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末清初遼陽人。方維縣的歷史解釋
隋開皇初改秦興縣置,楚重瞳的歷史解釋
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相關歷史
![陽城縣_陽城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