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州
①北周置,治所在資田郡鹽水縣 (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西二百里清江北岸)。王仲犖 《北周地理志》 卷4引 《方輿勝覽》: “後周置亭州,取都亭山為名。” 隋大業初改為庸州。
②北周改南定州置,治所在蒙籠城 (今湖北麻城市東北)。隋開皇初廢。唐武德三年 (620) 復置,治所在麻城縣 (今湖北麻城市東十五里古城)。八年(625) 又廢。
(1)北周置,治鹽水縣(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西)。轄境約今湖北省恩施市及相鄰四川省等地。隋大業初改為庸州。(2)五代周改定州置,治信安縣(今湖北麻城市東北)。轄境約今湖北省麻城市一帶。隋開皇初廢。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八年廢。
亭州字典分解
亭的解釋 亭 tíng 有頂無牆,供休息用的建築物,多建築在路旁或花園裡;涼亭。牡丹亭。 建築得比較簡單的小房子:書亭。郵亭。崗亭。 適中,均勻:亭勻。 正,當:亭午(正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