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郡
①秦始皇十七年 (前230) 置,治所在陽翟縣 (今河南禹州市)。西漢高帝五年 (前202) 改為韓國。六年 (前201) 復為潁川郡。轄境相當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葉縣、舞陽以北地。三國魏黃初二年 (221) 徙治許昌縣 (今河南許昌市東三十六里古城)。西晉以後轄境縮小。北魏徙治長社縣 (今河南長葛市東北)。東魏天平初為潁州治。武定七年 (549) 徙治潁陰縣 (北齊天保初改長社縣,今許昌市),為鄭州治。北周為許州治。隋大業三年 (607) 改為潁川郡。唐初改為許州。天寶元年 (742) 復為潁川郡。乾元元年 (758) 又改為許州。東漢中平初黃巾軍在此起義。
②東晉僑置,屬豫州。治所在邵陵縣 (今安徽巢湖市東南)。南朝宋屬南豫州。南齊復屬豫州。後廢。
③南朝宋景平元年 (423) 僑置,屬豫州。治所在邵陵縣 (今河南郾城縣東三十里召陵寨)。北魏太和六年 (482) 移治奇頟城 (今河南郾城縣東南)。轄境相當今河南漯河市及郾城、臨潁二縣地。因在鄭州潁川郡南,又稱南潁川郡。《水經·汝水注》: “汝水又東南徑奇頟城西北,今南潁川郡治。” 即此。北齊天保七年 (556) 改為臨潁郡。
④南朝梁僑置,屬潁州。治所在許昌縣 (今安徽阜陽市東南口孜鎮北古城孜)。隋開皇初廢。
⑤南朝梁置,治所在黃城戍 (今安徽潁上縣西南三十五里)。轄境相當今安徽潁上縣地。東魏武定六年 (548) 改為下蔡郡。
⑥北齊改淮陽郡置,屬譙州。治所在今安徽鳳台縣境。隋開皇初廢。
(1)戰國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置,治陽翟縣(今河南禹州市)。以潁水得名。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葉縣、舞陽以北地。其後治所屢有遷移,轄境漸小。東魏武定時移治潁陰縣(北齊改長社縣,隋改潁川縣,唐又改長社縣,今許昌市)。北齊改為臨潁郡。隋初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許州為潁川郡。西漢置有工官。東漢中平初波才的黃巾軍於此起義。(2)南朝宋僑置,治今安徽省巢湖市東南,屬南豫州。南朝齊屬豫州。後廢。
潁川郡字典分解
潁川的解釋 (1). 漢 將 灌夫 的代稱。 夫 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使酒,家財千萬,食客日近百人,曾稱霸 潁川 。 唐 王維 《老將行》:“誓令 疏勒 出飛泉,不似
郡國語字典 郡 jùn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筆畫數:9; 部首:阝; 筆順編號:5113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