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
在今河北邯鄲市北。《清一統志·廣平府一》 “渚、沁二河”條:“沁河在(邯鄲)縣北,其源亦有二:一在縣西二十里曰岩嵛河;一在縣西北二十里曰牛照河。二河皆出紫山,合流徑縣西北一里,又東繞縣北入滏陽河。”
又稱沁水。古稱洎水、少水。《山海經·北山經》:“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即此水。黃河下游支流。在山西省東南部。源出沁源縣北太岳山東麓,南流到河南省武陟縣入黃河。長485千米,流域面積1.35萬平方千米。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支流有丹河等。
沁河字典分解
沁的解釋 沁 qìn 滲入;浸潤:沁潤。沁人心脾。 汲水:“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 頭向下垂:沁著頭。 納入水中。 筆畫數:7; 部首:氵; 筆順編號:441454
河的解釋 河 h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內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