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簡稱中國。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南北跨緯度約50°(相距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約62°(相距約5200千米)。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300多萬平方千米,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陸界長達2萬多千米,同朝鮮、越南、寮國、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蒙古等國為鄰。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東和東南隔黃海、東海、南海與韓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汶萊等國相望。沿海島嶼共有6500多個,其中台和海南兩島最大。全國劃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首都北京市。全國人口13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占全國人口的91.96%,余依次為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朝鮮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東鄉族、佤族、水族、高山族、納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柯爾克孜族、景頗族、達斡爾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普米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怒族、鄂溫克族、錫伯族、德昂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京族、基諾族、裕固族、保全族、門巴族、鄂倫春族、獨龍族、塔塔爾族、赫哲族、珞巴族。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建國後,少數民族原居地區先後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不論大小,在政治上都享有平等權利。

中國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四千多年。稱謂和疆域屢有變遷。“中國”一名最早出現於西周初期,其含義隨著時代與地域不同,有所區別與發展。一,指京師,是周天子所居都城。二,指國中、國都,從為周天子專用,擴展到為諸侯共用。三,指王畿,周和列國的郊甸之稱,地域進一步擴大。四,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五,指諸夏列國,其涵義由周的直接統治區擴展到諸夏列國,成為列國全境的稱號。六,指中原之國,春秋時,晉、衛、齊、魯、宋、鄭、陳、許是中國;到戰國,隨著疆域擴大和文化進步,吳、越、楚、秦、燕,也逐漸被認為是中國。戰國後期,魏、趙、韓、齊、秦、楚、燕七國,都是中國。中國已成諸夏國家共同的國號和共有的專稱。秦、漢統一後,隨著新的大一統國家的形成,疆域的擴大,中國的地域範圍也不斷變化和擴展。秦代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史記·秦始皇本紀》)。西漢較秦又有拓展,東擴至今朝鮮中部,西至巴爾喀什湖及蔥嶺以西,南至越南中北部,“中國”已代表秦、漢王朝的直接統治區。東漢以後,經歷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分裂時期,同時存在著非漢族建立的國家與同期存在的漢族國家爭奪中國名號。羯人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氐人苻堅建立的前秦政權,擁有中原,自居中國,而反指偏安江南的東晉為“司馬家兒”、“吳人”。南朝政權和東晉一樣,自認為中國,而斥北朝為“索虜”;北朝政權占據中原,以中國正朔自居,反以南朝為“島夷”。隋代結束長期分裂割據局面,重新統一。唐代是封建社會繁榮強盛時期,疆域又有拓展,中國的地域範圍進一步擴大。宋、遼、夏、金對峙時期,同為中國。契丹的遼、女真的金是北朝,漢族的宋是南朝,党項的夏是西朝。遼朝示己為中國之君;金章宗始,致祭三皇、五帝、四王及夏、商、周、漢、唐十七君;夏也以中國自居。明朝自稱中國,中國作為明朝的代名詞。明、清時期,來到中國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國或中華、中華帝國直稱中國,而不用明朝或清朝。鴉片戰爭後,中國作為國家或清朝的代名詞,逐漸普遍使用,尤其在國際交往中。到晚清,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明確,中國的地域範圍即指大清主權所達到的範圍。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中國成為中華民國的正式簡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中國有了明確的地域範圍:二十二行省(直隸、江蘇、安徽、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山東、山西、河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新疆、吉林、奉天、黑龍江)、內外蒙古、西藏、青海,即中華民國的全部領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繼續與發展,歷史上中國的範圍,就是18世紀50年代清朝完成統一之後的最大疆域,即今中國領土的全部加上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以東、蒙古高原和外興安嶺以南,因為“十八世紀五十年代清朝完成統一之後,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帝國主義入侵以前的中國版圖,是幾千年來歷史發展形成的中國的範圍。歷史時期所有在這個範圍之內活動的民族,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民族,他們所建立的政權,都是歷史上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和南海諸島等島嶼為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分別建立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中國疆域歷有變遷,行政區劃多有變更和調整:春秋中期,晉、楚在所滅國的境內及新邊區設縣,已開始具有地方行政組織的萌芽。春秋後期,晉國在邊區與內地普遍設縣,出現了行政區劃的雛形。春秋末期,晉國在邊區設有地方行政單位的郡,當時在腹里繁華之地稱縣,邊鄙荒陋之地稱郡,二者並未有統屬關係。戰國時期,縣一級的設定已很普遍,各國亦都邊地設郡,其作用是軍事防守,比較荒陋。後來隨著經濟發展,逐漸繁榮,其下再分為縣,以郡統縣的制度逐漸形成;還有一種情況是,國境地帶,本設有不少縣,後來為了軍事上的需要,又在這些縣上設郡,從而形成以郡統縣之制。秦始皇攻滅六國,建立一統帝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秦末除京畿附近為內史轄區外,增至四十八郡。郡下設縣,郡、縣長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為地方二級制行政區劃。西漢初分封異姓功臣七人為諸侯王,自領二十四郡,後翦除異姓諸侯王,代之以九個同姓諸侯王,惟獨長沙國為異姓諸侯王。漢自領十五郡。其後諸侯國不斷變動分置,郡也隨之變動分置增加,到漢末,已達103郡國。郡、王國之下,有縣、邑、道、侯國總1587。漢武帝將全國郡國分為十三部,每部置一刺史,掌刺察一部,合稱十三刺史部,又稱十三州:豫、冀、幽、並、涼、徐、兗、青、荊、揚、益、朔方、交趾;京畿附近七郡置司隸校尉部,共十四監察區。東漢省並郡國,其後又增置,至於永和五年(140年),凡郡、國105,縣、邑、道、侯國 1180。東漢改刺史為州,末年始成為郡國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歷魏、晉、南北朝不改。三國魏占據淮河兩岸以北中原地區和秦嶺以北關中、隴右、河西地區,設司隸、冀、並、豫、兗、青、徐、幽、涼、揚、荊、雍十二州;吳占有長江中下游地區,南至今福建、兩廣及越南中、北部,設定揚、荊、交、廣四州;蜀占有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及陝西漢中部分,設定益州。西晉統一後,設定19州、181郡國。晉末共有21州,縣、邑、侯國、公國1232。西晉永嘉亂後,晉室南遷,僅保江淮以南地區。東晉義熙末,設有揚、徐、並徐、兗、北青、司、北雍、荊、江、梁、益、寧、廣、交14州,郡159,縣915。東晉為安置中原南渡江表人口,設定僑州、郡、縣,沿用其舊壤州、郡、縣之名,分布於江南、江淮、河淮、江漢、梁益地區。東晉義熙末,計有僑州9、僑郡93、僑縣321。南朝宋大明末,有州22、郡251、縣1283;經過調整的土斷,宋僑州8、僑郡101、僑縣477。齊建武末,有州22、郡373、縣1444;經過土斷,有僑州10、僑郡107、僑縣238。梁中大同元年(546年)有州109、郡405。陳禎明元年(587年)有州44、郡145、縣568。北魏入主中原後,成為與南朝對峙的北方王朝。北魏實行地方行政的郡縣制與軍事統制相結合的並行制度,共設州41、鎮11。自正光末六鎮起義後,改鎮為州,有州80餘、郡350餘。東、西魏分裂,北齊東魏之舊,末年有州97、郡160。北周末滅齊,至末年共有州211、郡508、縣1124。南北朝時期,由於政區的疊置孽分過多過濫,使州、郡、縣三級制地方行政制度趨於混亂,走向沒落。隋開皇三年(583年)鑒於南北朝州郡紛錯混亂,撤銷郡一級,改以州轄縣的二級制,從此結束東漢末年以來的州、郡、縣三級制。隋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成為郡縣二級制。大業五年,全國郡190、縣1255。唐武德元年(618年)復改郡為州,自開元元年(713年)起,先後升京師、陪都和皇帝駐蹕所在的州為府,如京兆府、河南府、成都府等,顯示其特殊地位(終唐之世,計府者10。開元末年,全國府州328、縣1573)。貞觀元年(627年)因山河形便,分全國為十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增為十五道:京畿,關內,都畿,河南,河東,河北,山南東、西,隴右,淮南,江南東、西,黔中,劍南,嶺南。各道置採訪使,檢察非法,成為監察區域。開元、天寶年間,邊區置九節度使:河西(治涼州)、朔方(治靈州)、河東(治太原府)、范陽(治幽州)、平盧(治營州)、隴右(治鄯州)、劍南(治成都府)、安西(治龜茲)、北庭(治北庭都護府);一經略使:嶺南(治廣州),以加強邊區的軍事統治,成為軍區。天寶末,安史之亂後,內地亦多設節度使,兼所在道監督府州之採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所轄區內之各州刺史,均為下屬,併兼任所駐在之州刺史,轄境自數州至數十州不等,成為實際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區域。其轄區稱一鎮,也稱一道,又變成三級制。元和末年,除首都京兆府外,共分為47鎮,也即47道。唐代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設定羈縻都督府、州、縣,布滿邊境各地,西方遠及波斯,府、州為數達856。於邊境相繼設定六都護府:安西、北庭統轄天山南北及中亞一帶羈縻都督府、州,單于、安北統轄大漠南、北羈縻都督府、州,安東統轄高麗羈縻都督府、州,安南統轄海南羈縻州。唐代中後期東北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及西南烏蠻建立的南詔,政區建置亦多仿效唐制。渤海設上、中、東、西、南5京,15府,62州,110餘縣,實行府、州、縣三級制。南詔設弄棟、拓東、劍川、永昌、銀生、麗水六節度,通海、會川二都督,10賧,以及府、州、郡、城、部等。五代十國是唐末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實行節鎮、州、縣三級制。五代以都城、陪都所在的州稱府。梁有州78,唐有州123,晉有州109,漢有州106,周有州118。南方九國以都城所在稱府,南唐設東、西二都,並稱府。吳有州27,南唐有州21,吳越有州13,閩有州6,蜀有州46,楚有州15,南漢有州47,南平有州3,北漢有州10。北宋初,為加強中央集權,盡除節鎮所轄支郡,設諸道(路)轉運使,以總財賦,轉運使遂成為中央政府派遣至各路掌管財賦和監察之官,至道三年(997年),始定為十五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為十八路,熙寧七年(1074年)又增為二十三路,元豐元年(1078年)仍為十八路,八年又定製為二十三路:京東東、西,京西南、北,河北東、西,永興,秦鳳,河東,淮南東、西,兩浙,江南東、西,荊湖南、北,成都,梓州,利州,夔州,福建,廣南東、西。崇寧四年(1105年)增置京畿路,則成二十四路。南宋諸路遍設安撫使,掌一路兵民之政,南宋分路,皆指安撫司路。南宋初年,有兩浙東、兩浙西、京西南、淮南東、淮南西、江南東、江南西、荊湖南、荊湖北、成都府、潼川府、利州、夔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等十六路。紹興十四年(1144年),利州分為東、西二路,則為十七路;乾道四年(1168年)又合為一路,仍為十六路。此後屢經分合。各路轉運使分設治所,統轄府、州、軍、監。北宋府有京府、次府之分,首都和陪都所在為京府,有四京府:東京開封府,為首都所在;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皆為陪都所在;其餘則為次府。南宋臨安府稱行在。軍有直屬於路,又有隸於府、州。監為管理礦冶、鑄錢、牧馬、產鹽等而設,兼理民事,有直屬於路,又有隸於府、州。宋代地方置二級行政區劃,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共京府4、次府10、州242、軍37、監4;宣和四年(1122年)共京府4、次府34、州243、軍52、監4、縣1234。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共府27、州132、軍34、監2。據白溝、大茂山以北的遼朝,以皇都為上京臨潢府,遼陽故城為東京遼陽府,升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後改析津府),後又建中京大定府,升雲州為西京大同府。於是以五京為中心,分全境為五京道,即上京道、東京道、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道以下領府、州、縣,府有京府、番府之分,州有節度、觀察、團練、防禦、刺史之分,觀察以下諸州或隸屬於道,或隸屬於府與節度州。上京道有“頭下軍州”,是諸王、外戚、公主的私州。又有西北邊界上的邊防域,或稱州,或稱城。天慶元年(1111年)府6、州軍140、縣209、投下軍州16、邊防城9。建立於黃河中、上游一帶的西夏國,因襲唐宋府州、縣二級制,乾祐十四年(1183年)共設定:興府、西平、西涼、西平4府,24州,又設12監軍司,分全境為12軍區。金與南宋以淮河、大散關為界。繼承北宋路制,各路設總管府(相當宋之安撫司)、轉運司、提刑司三司,以總管府路為主。金皇統二年(1142年)分全境為十七路,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為二十路,泰和五年(1205年)為十九路:中都、上京、東京、北京、西京、南京、鹹平、河北東、河北西、山東東、山東西、大名府、河東北、河東南、京兆府、鳳翔、鄜延、慶原、臨洮。路以下為府州與縣二級,府有京府、散府之別,泰和五年共府州179、縣683、城寨堡關122、鎮488。在西南地區的大理國,分全境為九府:大理、善闡、威楚、弄棟、永昌、最寧、建昌、會川、謀統、騰衝;四郡:善巨、秀山、石城、東川。府、郡下轄州,賧、部。蒙古國兼併金、夏、西遼、大理、吐蕃諸政權,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滅南宋,建立了多民族統一的元朝。元中期全國建置一中書省及十行省:中書省(又稱腹里)、嶺北行省、遼陽行省、陝西行省、甘肅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湖廣行省、江西行省、四川行省、雲南行省。直隸於省的有路、府、州、軍,也有屬於路的府、州、軍,路、府、州、軍下領縣。至順元年(1330年)十一省分統路185、府33、州359、軍4、安撫司15、縣1127。在吐蕃地區設宣政院管轄。明初因襲元制,在各地設定行中書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仍沿稱為省。宣德三年(1428年)後定製為二京,即京師(北直隸)、南京(南直隸),十三布政使司:京師與南京,為兩京(兩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浙江、福建、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合稱十五省。明代廢路置府,下轄州或縣。州有直隸州(屬布政司)、屬州(隸於府)之分。府、州之下轄縣。在邊區設定羈縻府、州、縣。終明之世府140、州193、縣1138;羈縻府19、州47、縣6。行政區劃之外,設地方軍區,分統衛、所。十三布政使司各設都司,另設遼東、萬全、大寧三都司,共十六都司。又設陝西、四川、山西、福建、湖廣五行都司,中都、興都二留守司。明末,衛493、所 2593、守御千戶所315。明朝在西遼河、鴨綠江北至外興安嶺北,包括黑龍江流域設定奴兒乾都司,下轄188衛、所。在西藏地區設定烏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明代自宣德後於各省遍設巡撫。中葉後又定設總督若干員,地方官自都指揮使、布政使、按察使以下皆受其節制,實際上已成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其轄區已成為二京十三布政使司以外的新型的準政區。明萬曆十年(1582年)設:薊遼、宣大、陝西、兩廣四總督,順天、保定、遼東、鳳陽、應天、宣府、大同、山西、山東、河南、延綏、寧夏、陝西、甘肅、四川、江西、南贛、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二十四巡撫。清初,沿襲明代十五省,改北直隸為直隸省,南直隸為江南省。康熙初,分陝西為陝西、甘肅二省,湖廣為湖南、湖北二省,江南為江蘇、安徽二省,共為十八省,省一級地方長官或為總督或為巡撫。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除首都順天府與十八省外,東北滿洲故土為盛京三將軍(盛京、吉林、黑龍江)轄區,西北新疆為伊犁將軍轄區,外蒙古為烏里雅蘇台將軍轄區,漠南蒙古分內蒙古和套西蒙古二區,青海為西寧辦事大臣轄區,西藏為西藏辦事大臣轄區。內地和邊區共二十八地方行政區域。省以下是府、直隸州、直隸廳,府以下是散州、散廳和縣,即省—府(直隸州、直隸廳)—散州、散廳、縣三級。光緒九年(1883年)新疆建省,十一年分福建台灣府建台灣省,二十年割予日本,三十三年,奉天、吉林、黑龍江改建省。終清之世為二十二省,計有府、廳、州、縣1700。中華民國時期,直隸省改河北省,奉天省改遼寧省,增設熱河、察哈爾、綏遠、青海、寧夏、西康六省,全國共二十八省、二地方(西藏、蒙古)。蒙古於1921年獨立(即今蒙古國)。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三省分作九省,分置遼寧、遼北、安東、吉林、合江松江、黑龍江、嫩江、興安省。台灣回歸祖國並設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設立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區,轄北京、天津、瀋陽、鞍山、撫順、本溪、上海、南京、武漢、廣州、重慶、西安十二直轄市,河北、山西、平原、熱河、綏遠、察哈爾、遼東、遼西、吉林、松江、黑龍江、山東、浙江、福建、台灣、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康、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三十省,蘇北、蘇南、皖北、皖南、旅大五行署區和內蒙古自治區、西藏地方、昌都地區。1950年設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行署區,撤銷旅大行署區設立旅大市。1952年撤銷平原、察哈爾二省,蘇北、蘇南、川東、川西、川南、川北、皖北、皖南八行署區,恢復江蘇、四川、安徽三省;南京市改為省轄市。1954年撤銷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區和瀋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長春、哈爾濱、武漢、廣州、重慶、西安11直轄市,撤銷遼東、遼西二省,恢復遼寧省,撤銷松江、寧夏、綏遠三省。1955年撤銷廣西省,設立廣西僮族自治區。1958年天津市改為省轄。1965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廣西壯族自治區。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1967年天津市升為中央直轄市。1988年撤銷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1997年重慶市升為中央直轄市。1997年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至2004年共設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直轄市,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台灣二十三省,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自治區和香港、澳門二特別行政區。

地勢西高東低,地形複雜多樣。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盆地和平原約占三分之一。山脈多成東西和東北—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阿爾金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橫斷山脈和台灣山脈等。地勢略成三級階梯:西南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勢最高,為第一階梯;自此向北向東下降為一系列的高原盆地,為第二階梯;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夷山、雪峰山一線以東主要為平原和丘陵,為地勢最低的第三階梯。海岸以外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漁業資源和石油、天然氣及其他礦產資源。主要河流、湖泊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淮河、海河、遼河、雅魯藏布江及鄱陽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氣候覆雜多樣,大部屬溫帶和亞熱帶,最南部屬熱帶。東部季風區範圍廣大,濕潤多雨,西北內陸氣候乾燥,青藏高原比較寒冷。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鐵、銻、鎢、錫、銅、鋁土、鉛、鋅、錳、鉬、汞等主要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森林占國土面積的12.7%,是世界上樹種最多的國家之一。農、牧、漁及水力等資源均居世界重要地位。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雲南北部的元謀猿人化石證明早在170多萬年前當地就有先民居住。經過長期的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階段,約在公元前5世紀,漢族已逐步進入封建社會。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達四千年之久,自古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豐富的文化典籍。指南針、造紙法、印刷術和火藥等發明,對世界文化發展有重大貢獻。長城和京杭運河等都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大工程。中國人民向以勤勞勇敢、富於革命傳統著稱。1840年鴉片戰爭後,由於帝國主義侵入,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相勾結,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前仆後繼地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1919年爆發了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開始的五四運動。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光榮誕生。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領導下,經過了28年的英勇鬥爭,終於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建國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全國各族人民正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字典分解

中華的解釋 (1) [China](2)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後也借指中國振

順便了解:中俄天津條約【歷史事件】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趁英法聯軍攻陷天津之機脅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1858年6月13日(鹹豐八年五月初三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國駐華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海光寺簽訂。共十二條,主要內容為:除兩國原有陸路通商地點外,增開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台灣(台南)、瓊州七處通商口岸,俄國兵船有權在各通商口岸停泊,若別國在沿海增開口岸,亦準俄國一律照辦;俄國得在原有兩國通商地點擴大貿易,對俄

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