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代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詩詞問答

問: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作者是誰?答:王昌齡
問: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王昌齡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昌齡名句大全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書法欣賞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書法作品欣賞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秋冬時節的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天亮的時候送別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雲深深。
芙蓉樓上送你離去,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四周一片寂靜,對著寒冷江天,只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

注釋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據《元和郡縣誌》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一說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
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裡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楚地的山。這裡的楚也指鎮江市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後統治過這裡,所以吳、楚可以通稱。孤:獨自,孤單一人。
洛陽:現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冰心,比喻純潔的心。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
丹陽:在今江蘇省西南部,東北濱長江,大運河斜貫,屬鎮江市。
楚云:指楚天之雲。
高樓:指芙蓉樓。
寒江:稱秋冬季節的江河水面。

詩文賞析

這兩首詩所記送別的時間和情景是“倒敘”。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送別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寫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餞行之事。

第一首寫平明送客,臨別托意。”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江寧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檐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並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像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菸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託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遼闊的江面上,進入詩人視野的當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別情似水的聯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勝數。 然而王昌齡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於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就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自從開元宰相姚崇作《冰壺誡》以來,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顥、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齡托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報,而是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詩人在這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於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了解和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而深厚有餘、優柔舒緩。“盡謝爐錘之跡”(胡應麟《詩藪》)又是王詩的獨特風格。此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於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餘韻無窮。

第二首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先從“秋海陰”、“楚雪深”寫起,以景起興。第三句是點題:高樓送客,依依惜別,心情悲愁,酒不盡興。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全詩融情入景,以景結情,主要還是抒情,堪稱一絕。

標籤:送別友情寫景抒情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離別

詩詞推薦

  • 水調歌頭(送鄭厚卿赴衡州)

    辛棄疾宋代〕寒食不小住,千騎擁春衫。衡陽石鼓城下,記我舊停驂。襟似瀟湘桂嶺,帶似洞庭春草,紫蓋屹東南。文字起騷雅
  • 浣溪沙·握手河橋柳似金

    薛昭蘊唐代〕握手河橋柳似金;蜂須輕惹百花心,蕙風蘭思寄清琴。意滿便同春水滿,情深還似酒杯深,楚煙湘月兩沈沈。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獨坐

    李贄明代〕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暖風熏細草,涼月照晴沙。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送曹君之莊所

    辛棄疾宋代〕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 * 。聖處一燈傳,工夫螢雪邊。麴生風味惡,辜負西窗約。沙岸片帆開,寄書無雁
  • 卻東西門行

    曹操魏晉〕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餘里,行止自成行。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長與
  • 晚秋夜

    白居易唐代〕碧空溶溶月華靜,月里愁人吊孤影。花開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塞鴻飛急覺秋盡,鄰雞鳴遲知夜永。凝情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洛陽春·雪

    納蘭性德清代〕密灑征鞍無數。冥迷遠樹。亂山重疊杳難分,似五里、蒙濛霧。惆悵瑣窗深處。濕花輕絮。當時悠颺得人憐,也都
  • 度關山

    曹操魏晉〕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車轍馬跡,經緯四極。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鑠賢聖,總統邦域。封建
  • 長安春望

    盧綸唐代〕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吳先生謁惠州蘇副使

    陳師道宋代〕聞名欣識面,異好有同功。我亦慚吾子,人誰恕此公。百年雙白鬢,萬里一秋風。為說任安在,依然一禿翁。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三台·清明應制

    万俟詠宋代〕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
  • 淡黃柳·空城曉角

    姜夔宋代〕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淒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空城曉角,吹入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山鬼謠·問何年

    辛棄疾宋代〕雨岩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落
  • 梁園吟

    李白唐代〕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台間。平台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卻憶
  • 殿前歡

    盧摯元代〕酒杯濃,一葫蘆春色醉疏翁,一葫蘆酒壓花梢重。隨我奚童,葫蘆乾興不窮。誰人共?一帶青山送。乘風列子,列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張寧〔明代〕一曲清商,人別後、故園幾度。想翠竹、碧梧風采,舊遊何處。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看蒼苔、白石
  • 月上瓜洲·寓烏夜啼南徐多景樓作

    張輯宋代〕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陳子昂唐代〕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望詞四首·其一

    薛濤唐代〕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野居偶作

    貫休唐代〕高淡清虛即是家,何鬚鬚占好煙霞。無心於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風觸好花文錦落,砌橫流水玉琴斜。但令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原文_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