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千里長安名利客原文
千里長安名利客,輕離輕散尋常。難禁三月好風光。
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
記得年時臨上馬,看人眼淚汪汪。
如今不忍更思量。
恨無千日酒,空斷九迴腸。
詩詞問答
問:臨江仙·千里長安名利客的作者是誰?答:劉彤
問:臨江仙·千里長安名利客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臨江仙·千里長安名利客是什麼體裁?答:詞
劉彤臨江仙·千里長安名利客書法欣賞
詩文賞析
作者又作章文虎妻。
這是一首思婦詞。開頭從思婦的心中對遊子的責難寫起,“千里長安名利客”七字交代了遊子的去向──長安,緣由──為名利而遠行。“千里”一詞強調了遊子出行之遠,也蘊含了思婦的憂怨深情。“輕離輕散尋常”一句,寫出思婦對遊子“重名利輕別離”的責難。此語率直質樸,從肺腑流出。如按此意寫去,下面的情與景,該是愁情苦景,但本篇行文卻突然轉筆,道“難禁三月好風光,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滿階芳草綠”二句是對“三月好風光”的形象描繪。詞人以清新平易之筆勾出一幅春景圖:春草如茵,滿階新綠,一片粉白,杏花飄香。這裡粉綠交輝,一派生機。它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歡樂,即或是良人遠遊的思婦,也情不自禁地要享受這大好春光。“難禁”點明情不自禁也。
然而,明媚的春光,雙棲鳥,比翼蝶,必然引起思婦的相思之情。故下闋又一個轉筆:“記得年時臨上馬,看人眼淚汪汪”,描繪了當年遊子遠行的情景。“記得”表明是思婦的回憶,“年時”即當年,那時。“臨上馬”指遊子即將上馬遠行。“看人眼淚汪汪”寫思婦難捨難分之狀。“淚汪汪”語言平實而形象鮮明。“人”指遊子。“如今不忍更思量”一句,使行文又一轉,翻到眼前,講既不願回憶當年分離之狀,又不願想今後孤棲之情。“更”再也。其實,聯繫開章的對“名利客”的責難,過片處對分別時淚眼汪汪的描述,均說明“不忍思量”偏要“思量”,感情的閘門是無法關閉的。故結句道:“恨無千日酒,空斷九迴腸”想以酒澆九曲愁腸,然而又恨無酒澆腸,“無千日酒”可見愁日之多,這怎不令詞人悲嘆“空斷九迴腸”!
清袁枚說:“凡作人貴直,而作詩文貴曲。”(《隨園詩話》卷四)本詞行文山重水複,起伏轉折,雲霓明滅,曲折盡意。時而述遊子,時而寫思婦;時而眼前景,時而當年事;時而景物描繪,時而內心勾畫;時而恨,時而喜,時而悲,時而愁,如此產生了千回萬轉的藝術效果。這正如宋姜夔所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是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而法度不可亂。”(《白石道人詩說》)
“臨江仙”又名“謝新恩”、“雁後歸”、“庭院深深”、“畫屏春”,計十一體,有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六十字、六十二字、雙調,各有四句、五句、六句之分,均為平聲韻。本詞用六十字型,雙調,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 (趙慧文)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有才必韜藏,如渾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十四則》
- 奸不自招,忠不自辯。奸者禍國,忠者禍身。來俊臣《羅織經·察奸卷第八》
-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 啜苦咽甘,茶也。陸羽《茶經·五之煮》
- 不似當時,小橋沖雨,幽恨兩人知。
- 空勞縴手,解佩贈情人。
- 香消翠減,雨昏煙暗,芳草遍江南。
- 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孟子《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七節》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張曙《浣溪沙·枕障薰爐隔繡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