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歌送別原文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餘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詩詞問答
問:赤壁歌送別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赤壁歌送別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赤壁歌送別是什麼體裁?答:七古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赤壁歌送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猶如二龍爭戰以決雌雄,赤壁一戰,曹操的樓船被一掃而空。
烈火熊熊硝煙沖天,照耀雲海,周瑜在此地大破曹公。
君去長江觀看青碧澄明的江水,曹操倚仗權勢,想吞食東吳時爭鬥的遺蹟。
請您一定要將實地的觀感寫信告訴我,使我看過信後大壯心膽與氣魄。
注釋
⑴二龍:指爭戰之雙方。此指曹操和孫權。雌雄:指輸贏。
⑵“赤壁”句:建安十二年(208年),劉備與孫權聯合與曹操在赤壁作戰。周瑜用黃蓋詐降計,“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威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漲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⑶滄江:指長江,因古時長江較清澈呈青蒼色,故稱。望:一作“弄”。
⑷鯨鯢: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杜預註:“鯨鯢,人魚名,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此指曹操與孫劉聯軍鏖兵的軍隊。
詩文賞析
從此詩題目可以看出,詩人的創作意圖在於把歌詠赤壁和送別友人這兩個內容藝術地統一起來,並突出前者。
全詩八句,前四句講的是赤壁之戰的事跡,後四句則是送別時的有感而發,形式上組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段落。使人驚異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詠史的任務。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赤壁之戰,曹操用大量軍隊,深入東吳國土,一心要同周瑜“決”戰,“爭”雌雄。周瑜雖處於劣勢,但能化不利為有利,以火攻取勝,曹操只落得全軍潰敗的下場。上述內容在這兩句詩里藝術地得到表現。上句化用《周易》里“龍戰於野”的典故。“二龍爭戰”是魏吳相持的象徵。下句以突如其來之筆,直接寫出了赤壁之戰曹操水師以失敗告終的結局。“樓船掃地空”五字頗見妙思。曹軍樓船雲集江面,構成龐大的水上陣地,自謂堅如金城。不料這陣“地”頃刻間就被橫“掃”一“空”。詩人不說樓船在水上安營,而說在“地”上紮寨,這既是對曹操水師在吳地徹底完蛋的如實刻畫,也是對他吞併東吳土地夢想落空的含蓄諷刺。
“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前面詩人用“樓船掃地空”五字預示了戰爭的結局。這兩句才把造成這結局的緣由具體說出。但“烈火”句絕不僅僅是對“樓船掃地空”的原因的說明,更重要的是對古戰場上赤焰燒天,煮水蒸雲,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實寫照。上句“張”“照”二字,極大地渲染了吳軍的攻勢。詩人把因果關係顛倒處理,既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也顯示了詩人對穩操勝券者的輝煌戰果的深情讚許。赤壁之戰的勝敗,成因固然是吳方採用火攻法,但歸根到底取決於兩軍統帥在戰略戰術上的水平。下句詩人以凝重之筆指出:善於決戰決勝的周瑜,就是這樣從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擊破曹操幾十萬大軍的。這句雖然加入了議論成分,但周瑜的儒將風度,卻樸實自然地表現出來了。
後半的送別,是在詠史的基礎上進行的。字數雖與前半相等,實則等於前半的附庸。“君去滄江望澄碧”,這位友人就要離他而去,望著清澄碧綠的江波,少不了要興起南浦送別的感傷。但古戰場上“二龍爭戰”的“餘跡”還在腦際留存。“鯨鯢唐突留餘跡。”“鯨鯢”,是由《左傳》上的典故引起的聯想。“鯨鯢”是“大魚名”,以喻那“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唐突”義同觸犯。這裡李白大約是喻指曹操倚仗權勢,想吞食東吳。李白在送別的詩行中,並沒有完全割裂詠史的情感線索。但詩人又立即回到現實中來,“一一書來報故人”,希望友人走後經常來信報告佳音。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業抱負的人物。所以詩人在結尾寫道:“我欲因之壯心魄。”詩人能從友人那裡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壯”自己的“心”膽與氣“魄”。
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政治抱負,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壯年時代濟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詩把詠史與送別結合起來並特別突出前者,原因就在這裡。
此詩韻腳“平仄相半”,在形式上與王勃《滕王閣詩》一類“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體,變婉麗和平之調為慷慨雄壯之聲,這又是與王勃異趣的。
詩詞推薦
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
魏大中〔明代〕埋沒錢塘歌吹里,當年卻是皇都。趙家輕擲與強胡。江山如許大,不用一錢沽。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
名句推薦
- 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
- 酒市漸閒燈火,正敲窗、亂葉舞紛紛。孔夷《南浦·旅懷》
- 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凶飢、振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墨子《墨子·06章 辭過》
- 白髮書生神州淚,盡淒涼、不向牛山滴
-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 極陽以殺,極陰以生佚名《黃帝四經·經法·四度》
- 以反求諸己為要法,以言人不善為至戒。胡宏《知言·文王》
- 木屑竹頭,皆為有用之物;牛溲馬渤,可備藥石之資。程登吉《幼學瓊林·卷三·人事》
-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 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赤壁歌送別原文_赤壁歌送別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