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草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代

蘇幕遮·草原文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詩詞問答

問:蘇幕遮·草的作者是誰?答:梅堯臣
問:蘇幕遮·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梅堯臣蘇幕遮·草書法欣賞

梅堯臣蘇幕遮·草書法作品欣賞
蘇幕遮·草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堤壩上的綠草含水帶露,遠處的房屋在如煙春色的掩映下若隱若現。雨後天色變晴,江水開闊,到處都是萋萋的芳草。離鄉宦遊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顏色與嫩綠的草色互相映襯,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邊一個又一個的長亭連線起來,使得遠道淒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遊的王孫公子已經忘記了歸期。眼看梨花落盡,春天馬上又要過去了。日光漸暗,暮靄沉沉,那翠綠的春草也似乎變得蒼老了。

注釋
蘇幕遮: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後用為詞牌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墅:田廬、圃墅。杳:幽暗,深遠,看不到蹤影。
萋萋:形容草生長茂盛。
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於北朝。庾信留魏時已經四十二歲,當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庾開府集序》)。這裡借指一般離鄉宦遊的才子。
窣(sū)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動。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剛釋褐入仕的年輕官員,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實為一物,用這裡主要是形容宦遊少年的英俊風貌。
嫩色宜相照:指嫩綠的草色與袍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相宜。
長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餞別處。《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經音義》有“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王孫:貴族公子。
落盡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詩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詩文賞析

宋沈義父云:“詠物詞,最忌說出題字。”(《樂府指迷》)這首詠草詞雖不著一“草”字,卻用環境、形象、神態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俱備。詞中,上片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後青草之美;下片以淒迷之調,突出青草有情,卻反落入蒼涼之境。

上片起首兩句寫長堤上綠草平整、露光閃爍;遠處的別墅如煙綠草掩映下若隱若現。接下來一句總寫芳草萋萋。“雨後江天曉”,是用特定的最佳環境來點染春草的精神,通過雨後萬物澄澈、江天開闊的明媚物象,活畫出濃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機,為下文“少年”的出場作鋪墊。“獨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於北朝。庾信留魏時已經四十二歲,當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庾開府集序》)。這裡借指一般離鄉宦遊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剛釋褐入仕的年輕官員,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實為一物,用這裡主要是形容宦遊少年的英俊風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綠的草色與袍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綿可愛,用遍地春草映襯出臣游少年的春風得意。

詞的下片轉而抒寫宦遊少年春盡思歸的情懷。過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薩蠻》詞末二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之意。接下來兩句,詞人流露出對宦海浮沉的厭倦,用自怨自艾的語調錶達了強烈的歸思。“落盡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詩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結拍兩句渲染了殘春的遲暮景象。

“老”字與上片“嫩”字遙相呼應。於春草的由“嫩”變“老”之中,暗寓傷春之意,而這也正好是詞人嗟老、倦遊心情的深刻寫照。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云:“梅聖俞歐陽公座,有以林逋詞‘金谷年年,亂生春色準為主’為美者,聖俞因別為《蘇幕遮》一闋云云。歐公擊節賞之。”

標籤:婉約春天詠物傷春

詩詞推薦

  • 山房春事二首

    岑參唐代〕風恬日暖盪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
  • 憶江南詞三首

    白居易唐代〕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采芳人杳

    張炎宋代〕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嘆花 / 悵詩

    杜牧唐代〕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紅蕉

    柳宗元唐代〕晚英值窮節,綠潤含朱光。以茲正陽色,窈窕凌清霜。遠物世所重,旅人心獨傷。回暉眺林際,摵摵無遺芳。
  •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蘇軾宋代〕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回首暮雲遠
  •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秦觀宋代〕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月季花

    張新〔明代〕一番花信一番新,半屬東風半屬塵。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風流子·茅舍槿籬溪曲

    孫光憲唐代〕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菰葉長,水葓開,門外春波盪綠。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
  • 姑孰十詠。慈姥竹

    李白唐代〕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貞心嘗自保。
  • 減字木蘭花·偶檢叢紙

    龔自珍清代〕偶檢叢紙中,得花瓣一包,紙背細書辛幼安“更能消幾番風雨”一闋,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戲為也
  • 滿江紅·點火櫻桃

    辛棄疾宋代〕點火櫻桃,照一架、荼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宋代〕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思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夏日游湖

    朱淑真宋代〕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痴不怕人猜。隨群暫遣愁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更漏子·春夜闌

    牛嶠唐代〕春夜闌,更漏促,金燼暗挑殘燭。驚夢斷,錦屏深,兩鄉明月心。閨草碧,望歸客,還是不知訊息。辜負我,悔憐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曲江對雨

    杜甫唐代〕城上春雲覆苑牆,江亭晚色靜年芳。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何時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西湖春泛

    趙溍宋代〕堤曲朱牆近遠,山明碧瓦高低。好風二十四花期。驕驄穿柳去,文艗挾春飛。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霧霏霏,閒情
  • 朝中措·梅

    陸游宋代〕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淒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子·戊申秋雋喜晤

    高鶚〔清代〕甘露灑瑤池,洗出新妝換舊姿。今日方教花並蒂,遲遲,終是蓮台大士慈。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
  • 五月水邊柳

    崔護唐代〕結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絲長
蘇幕遮·草原文_蘇幕遮·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