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春事二首原文
風恬日暖盪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詩詞問答
問:山房春事二首的作者是誰?答:岑參
問:山房春事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山房春事二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岑參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參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春風柔日光暖滿目蕩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時亂飛進廳房。
門前的幾枝柳條低拂著衣架,一片山花飄落在了筆床之上。
梁園之中夕陽已西下,只有點點亂飛的烏鴉,放眼望去滿目的蕭條,零零落落三兩戶人家。
園中樹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盡失去了繁華,一年一度春風又吹過,依然開著昔日的鮮花。
注釋
山房:營造于山野的房舍、別墅。春事:春色、春光。
恬:這裡指風柔和。
衣桁(héng):猶衣架,掛衣服的橫木。
筆床:臥置毛筆的器具。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序》:“翡翠筆床,無時離手。
梁園:兔園,俗名竹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周圍三百多里。園中有百靈山、落猿岩、棲龍岫、雁池、鶴洲、鳧渚,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雜其間,珍禽異獸,出沒其中。日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極目:縱目,用盡目力遠望。蕭條:寂寞冷落;凋零。
發:綻放。
詩文賞析
山房就是營造于山野的房舍、別墅。春事指的是春色、春光。這兩首詩雖然都與春事有關,但內容與情調很不一致,可能不是同一時間的作品,不能算作組詩,只是編輯者的湊合。
第一首詩切合題意,寫的是濃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僅山野處處萬紫千紅,連山房書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前途充滿信心。
第二首詩是弔古之作。梁園又名兔園,俗名竹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周圍三百多里。園中有百靈山、落猿岩、棲龍岫、雁池、鶴洲、鳧渚,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雜其間,珍禽異獸,出沒其中。梁孝王曾在園中設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馬相如等都 * 而至。到了春天,更見熱鬧:百鳥鳴囀,繁花滿枝,車馬接軫,士女雲集。
就是這樣一個繁盛所在,如今所見,則是:“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這兩句描畫出兩幅遠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亂鴉聒噪;平視前方,一片蕭條,唯有三兩處人家。當年“聲音相聞”、“往來霞水”(枚乘《梁王兔園賦》)的各色飛禽不見了,宮觀樓台也已蕩然無存。不言感慨,而今古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自在其中。從一句寫到二句,極自然,卻極工巧:人們對事物的注意,常常由聽覺引起。一片聒噪聲,引得詩人抬起頭來,故先寫空中亂鴉。“日暮”時分,眾鳥投林,從天空多鴉,自可想見地上少人,從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蕭條景象。
詩人在遠望以後,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見庭園中的樹木,繁花滿枝,春色不減當年。就象聽到丁丁的伐木聲,更感到山谷的幽靜一樣,這突然闖入他的視野中的絢麗春光,進一步加深了他對梁園極目蕭條的印象。梁園已改盡昔日容顏,春花卻依舊盛開。“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詩人不說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卻偏從對面翻出,說是“庭樹不知”;不說此時梁園頹敗,深可傷悼,自己無心領略春光,卻說無知花樹遵循自然規律,偏在這一片蕭條之中依然開出當年的繁花。感情極沉痛,出語卻極含蓄。
作為一首弔古之作,梁園的蕭條是詩人所要著力描寫的。然而一、二兩句已經把話說盡,再要順著原有思路寫出,勢必疊床架屋。詩人於緊要處別開生面,在畫面的主題位置上添上幾筆艷麗的春色。以樂景寫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園的景色愈見蕭條,詩人的弔古之情也愈見傷痛了,反襯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
全詩分前後兩部分,筆法不同,色調各異,然而又並非另起爐灶,“庭樹”與“飛鴉”暗相關合(天空有鳥,地上有樹)。篇末以“舊時花”遙應篇首“梁園”,使全詩始終往復回還於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情之中。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讚許這首詩說:“後人襲用者多,然嘉州實為絕調。”歷來運用反襯手法表現弔古主題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詩老到圓熟的,卻不多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乾。
-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 玉樹歌殘猶有曲,錦帆歸去已無家。曾棨《維揚懷古》
- 有鳥鷙立,羽翼張。
- 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陸游《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 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李流芳《黃河夜泊》
- 未知鹿死誰手房玄齡《晉書·載記·第五章》
- 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蘇軾《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用人之道,又當以心術為本也。宋濂、王褘《元史·列傳·卷六十八》
![山房春事二首原文_山房春事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