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春遊原文
小桃枝下試羅裳,蝶粉斗遺香。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
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一雙舞燕,萬點飛花,滿地斜陽。
詩詞問答
問:訴衷情·春遊的作者是誰?答:陳子龍
問:訴衷情·春遊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訴衷情·春遊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陳子龍的名句有哪些?答:陳子龍名句大全
陳子龍訴衷情·春遊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有人在桃樹下試穿絲衣,蝴蝶在殘餘的花間飛舞。芳草被華美的車子輾平,花枝上,花落已半。
風變得薰暖,白天開始長起來,楊柳的枝條柔美細長。一雙燕子在風中飛舞,楊柳絮飄飄揚揚,地上鋪滿了落日的餘暉。
注釋
訴衷情: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羅裳:織錦的褲裙。裳,下身的衣服,裙裝。
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斗:比試。遺香:指羅裳和少女身體散發出的清香。
玉輪:華貴的游車。
半面惱紅妝:即“惱半面紅妝”之倒裝句。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半面:指凋殘。紅妝:指花瓣。
乍:開始。
裊(niǎo):細柔搖曳的形態。
詩文賞析
這首詞標題為“春遊”,上片寫一位女子在春天的出遊,下片則寫了所見所感的春天的風物。
“小桃枝下試羅裳”,是說出遊前的準備。天氣漸暖,要換上春天的羅裳,不是一換就得,所以要試,試衣於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農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枝下。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唐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人面桃花相映紅”,這當然是一種很美的映襯。不僅如此,鮮艷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澤又引來了翩翩的蝴蝶。不說蝴蝶環繞飛舞,卻說“蝶粉斗遺香”,蝶翅上撲落的粉末和女子遺落的香澤比賽,哪一種更香,這就婉轉曲折深有意趣了。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來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說。
遊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寶馬香車的,“玉輪碾平芳草”,從芳草地上忽忽駛過,車中的貴婦嬌娃,也只在車窗中露出了半面。但“半面惱紅妝”,這半面嬌容卻引起這位遊春少女的不快。可能是因為她們乘坐的香車對於芳草的摧殘,也可能因為她們不暇他顧的高傲姿態。古代“半面” 一詞有曾見過面的意思。《後漢書·應奉傳》載應奉曾見一車匠於門中露半面,後數十年遇之於途中。仍能認出他來。故有“半面之舊”的說法。也有就指半邊臉面,如湯顯祖《牡丹亭》:“沒揣菱花偷人半面。”或者又指古代遮面之具。還有一個“半面妝”的著名典故,《南史·梁元帝徐妃傳》:“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李商隱《南朝》詩云:“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諷刺南朝苟安於半壁江山,猶如徐妃之半面妝,如取用李商隱詩意,則“半面惱紅妝”當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只圖苟安一時,如同南朝梁、陳末年故事。這種時事使人煩惱,故云:“半面惱紅妝。”準此,前面的“玉輪碾平芳草”也可解釋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壓制賢才、這樣來解釋這兩句詞,可能顯得牽強一些,但是,“半面惱紅妝”又似乎不是一般語言,很值得探究。
下片“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三句,寫的是初春景象。風才開始變暖,白天才開始變長,垂掛的柳枝才綴上新綠而隨風飄蕩。三句非常緊湊。從幾種事物中觀察,感受表現了初春的特點。而以下的三句“一雙舞燕,萬點飛花,滿地斜陽”卻大有春事已過的景象。關於燕子,在子龍詞中多次提及,如《山花子·春恨》“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眼兒媚》“只愁又見,柳綿亂落,燕語星星”、《蝶戀花·春日》“燕子乍來春漸老,亂紅相對愁眉掃”、《江城子·病起春盡》“憑燕子,罵東風”。幾乎都是與暮春春盡聯繫著。此處“一雙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萬點飛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滿地斜陽”也平添了一份淒清。這後面的三個四字句,與前面的三個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時間上有發展,似是感嘆著“九十韶光如夢短”(《漁家傲》),由初春寫到春夫,時間上的跨度是為了表現情感上的跨度。王士禛評此詞“情景相生”(《陳忠裕全集》引)。處處是景語,也處處是情語,客觀景物無不打上感情的烙印,故能深切感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
- 自憐十五餘,顏色桃李紅。
- 鳥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戀小庭中。高珩《春日雜詠》
- 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班固《漢書·傳·董仲舒傳》
- 非君子不可與語變。王通《中說·卷七·述史篇》
-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陶淵明《雜詩·人生無根蒂》
-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