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
班固 《漢書·傳·董仲舒傳》名句出處
摘自《漢書·傳·董仲舒傳》
解釋:積善在自己身上,就好像人曰漸長大而自己不覺察;積惡在自己身上,好像燈火消耗油一樣,人也不容易看出來。
原文摘要:
故聖人莫不以晻致明,以微致顯。是以堯發於諸侯,舜興乎深山,非一日而顯也,蓋有漸以致之矣。言出於已,不可塞也;行發於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故盡小者大,慎微者著。《詩》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胡堯兢兢日行其道,而舜業業日致其孝,善積而名顯,德章而身尊,以其浸明浸昌之道也。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非明乎情性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紂之可為悼懼者也。夫善惡之相從,如景鄉之應形聲也。故桀、紂暴謾,讒賊並進,賢知隱伏,惡日顯,國日亂,晏然自以如日在天,終陵夷而大壞。夫暴逆不仁者,非一日而亡也,亦以漸至,故桀、紂雖亡道,然猶享國十餘年,此其浸微浸滅之道也。冊曰:“三王之教所
名句書法欣賞
班固名句,漢書·傳·董仲舒傳名句
名句推薦
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子思《中庸·第二十六章》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弟子《論語·為政篇》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佚名《增廣賢文·上集》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論衡·卷二十六·實知篇》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
墨子《墨子·02章 修身》常思某人德業勝於我,某人學問勝於我,則可以自慚矣。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六一則》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五》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孔子弟子《論語·泰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