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曲

作者:崔國輔 朝代:唐代

採蓮曲原文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並著採蓮舟。

詩詞問答

問:採蓮曲的作者是誰?答:崔國輔
問:採蓮曲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玉光閃閃的水塘邊,絢麗芬芳的鮮花爭相綻放,採蓮的輕舟來來往往,塘中水波迴旋蕩漾。
戀人們在小河上相會,唯恐被水波分開,於是把小船緊緊靠攏。

注釋
漵(xù):指水塘邊。玉漵,玉光閃閃的水塘邊。
金塘:形容陽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畏:怕。
木蘭舟:《述異記》:“木蘭舟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用構宮殿也。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雲木蘭舟,出於此。”

詩文賞析


  《採蓮曲》,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崔國輔的這首《採蓮曲》就是一首清麗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漵(xù序),指水塘邊。“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講究。用“玉”形容塘邊,就比用“綠”顯得明秀、準確、傳神,它能使人想見草茂、氣清、露珠欲滴、風光明媚的景象;玉漵配以鮮花,為主人公的活動設計了明麗動人的環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讀者可以因此想見陽光燦燦,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蘭舟,相映生輝的情景。繪畫學上,很講究“補襯”之色,以“金”色補襯其他顏色,則使和諧的色調更加光彩明艷。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這一聯中,“爭”、“亂”二字,也運用是活而有力。“玉漵花爭發”,這句是說,玉光閃閃的水塘之濱,絢麗芬芳的鮮花競相開放。一個“爭”字,把百花吐芳鬥豔的繁茂之態寫活了。“金塘水亂流”,塘水本不流動,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著一個方向流;但由於有了幾多採蓮輕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迴旋起來;一個“亂”字,寫盡了青年男女們輕舟競采、繁忙不息的勞動情景。詩人不寫人的活動,人的活動自見,只從水波蛇行迴旋的亂流中,便可想見人物的活動情態。
  這些江南水鄉的青年男女們天真活潑,對美好的愛情有著大膽熾熱的追求:“相逢畏相失,並著木蘭舟。”情侶們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擔心水波再把他們分開,於是兩隻船兒緊緊相靠,並駕齊驅。“畏相失”,活現出青年男女兩相愛悅的心理狀態,寫盡了情侶間的相互愛慕之情。
  詩人很善於捕捉富有詩情畫意的景物,寫得神態逼真,生活氣息濃郁,風味淳樸,是一首活潑清新的抒情小詩,它反映了盛唐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傅經順)
採蓮曲
崔國輔
  玉漵花爭發, 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 並著木蘭舟。
  《採蓮曲》,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採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崔國輔的這首《採蓮曲》就是一首清麗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漵(xù序),指水塘邊。“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講究。用“玉”形容塘邊,就比用“綠”顯得明秀、準確、傳神,它能使人想見草茂、氣清、露珠欲滴、風光明媚的景象;玉漵配以鮮花,為主人公的活動設計了明麗動人的環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讀者可以因此想見陽光燦燦,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蘭舟,相映生輝的情景。繪畫學上,很講究“補襯”之色,以“金”色補襯其他顏色,則使和諧的色調更加光彩明艷。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這一聯中,“爭”、“亂”二字,也運用是活而有力。“玉漵花爭發”,這句是說,玉光閃閃的水塘之濱,絢麗芬芳的鮮花競相開放。一個“爭”字,把百花吐芳鬥豔的繁茂之態寫活了。“金塘水亂流”,塘水本不流動,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著一個方向流;但由於有了幾多採蓮輕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迴旋起來;一個“亂”字,寫盡了青年男女們輕舟競采、繁忙不息的勞動情景。詩人不寫人的活動,人的活動自見,只從水波蛇行迴旋的亂流中,便可想見人物的活動情態。
  這些江南水鄉的青年男女們天真活潑,對美好的愛情有著大膽熾熱的追求:“相逢畏相失,並著木蘭舟。”情侶們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擔心水波再把他們分開,於是兩隻船兒緊緊相靠,並駕齊驅。“畏相失”,活現出青年男女兩相愛悅的心理狀態,寫盡了情侶間的相互愛慕之情。
  詩人很善於捕捉富有詩情畫意的景物,寫得神態逼真,生活氣息濃郁,風味淳樸,是一首活潑清新的抒情小詩,它反映了盛唐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傅經順)

詩詞推薦

  •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李商隱唐代〕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君難托

    王安石宋代〕槿花朝開暮還墜,妾身與花寧獨異。憶昔相逢俱少年,兩情未許誰最先。感君綢繆逐君去,成君家計良辛苦。人事
  • 洛神賦

    曹植魏晉〕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
  • 竹枝詞二首·其一

    劉禹錫唐代〕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踏歌聲 一作: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卻有晴 一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訣別書

    卓文君兩漢〕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
  • 詠同心芙蓉

    杜公瞻〔隋代〕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

    張先宋代〕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雙鴛池
  • 小桃紅·曉妝

    喬吉元代〕紺雲分翠攏香絲,玉線界宮鴉翅。露冷薔薇曉初試。淡勻脂,金篦膩點蘭煙紙。含嬌意思,殢人須是,親手畫眉兒
  • 贈婦詩三首

    秦嘉兩漢〕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為郡上計。其妻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贈詩云爾。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
  • 生查子·長恨涉江遙

    晏幾道宋代〕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閒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女冠子·昨夜夜半

    韋莊唐代〕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琴曲歌辭。湘妃

    李賀唐代〕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離鸞別鳳煙梧中,巫雲蜀雨遙相通。幽愁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風簾燕舞鶯啼柳

    牛嶠五代〕風簾燕舞鶯啼柳,妝檯約鬢低縴手。釵重髻盤珊,一枝紅牡丹。門前行樂客,白馬嘶春色。故故墜金鞭,回頭應眼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鳳求凰

    司馬相如兩漢〕其一:【琴曲出自王實甫《西廂記》】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作: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
  •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納蘭性德清代〕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
  • 古離別

    僧貫休唐代〕離恨如旨酒,古今飲皆醉。只恐長江水,儘是兒女淚。伊余非此輩,送人空把臂。他日再相逢,清風動天地。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昭君怨

    納蘭性德清代〕暮雨絲絲吹濕,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別有心情怎說?未是訴愁時節。譙鼓已三更,夢須成。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鄰女(一作寄李億員外)

    魚玄機唐代〕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 鬢雲松令·枕函香

    納蘭性德清代〕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掩銀屏,垂翠袖。何處 *
  • 南呂·四塊玉·風情

    蘭楚芳〔元代〕我事事村,他般般醜。醜則醜村則村意相投。則為他醜心兒真,博得我村情兒厚。似這般醜眷屬,村配偶,只除天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
採蓮曲原文_採蓮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