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江州滿塘驛原文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驛騎明朝宿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詩詞問答
問:寒食江州滿塘驛的作者是誰?答:宋之問
問:寒食江州滿塘驛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寒食江州滿塘驛是什麼體裁?答:七古
問:宋之問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之問名句大全
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書法欣賞
注釋
全唐詩:卷51_35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古詩,前四句運用反襯、對比手法,撫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滄桑,流露出詩人遭貶南行的惆悵落寞情懷。“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農曆三月三日為上巳節,這一天按古風要去水邊祓除修禊,驅除鬼魅,同時也是文人聚會吟詠的日子。去年那一日,詩人還在洛水邊參予修禊盛事,與同朝文士飲酒賦詩,享盡榮華,而今卻已是遭貶謫之人,獨自在廬山腳下度過此清明寒食節。“去年”,“今年”,對比鮮明。一年之隔,詩人處境大不相同,詩中雖隻字未提遭貶之事,但通過地名“洛橋邊”與“廬山曲”的對照,失意之態清晰可見。寒食節正是百草千花的大好時節,眼前又有景色秀麗的廬山,詩人毫無欣賞興致,反念於“去年”上巳洛橋邊修禊事,對京華遊樂的追憶和嚮往,也透露出詩人此時內心的孤獨淒切,三四句是想像中的京華與眼前的現實相對照。第三句上承首句而發,鞏縣在洛水西岸,為洛陽近畿之地,詩人由“去年”的洛橋修禊,聯想到“今年”繁華的京洛風物,“去年”底離開洛陽時,還是隆冬時節,此時已是春歸大地了,洛陽城內,應是滿城飛花、春意盎然了。“遙憐”二字,寫詩人身為逐臣,不忍離京卻無奈被逐出京,此時身在江州,回望京洛,只能遙遙寄情於花樹了。江州古屬吳地,故詩中稱江中小洲為吳洲,詩人身在江州,回望京華,遙憐洛陽草木花樹,但眼中所見,唯江中小洲,一片新綠而已。後四句感物思歸而不得,抒發斷腸之悲。先重複“吳洲春草”以承上啟下,詩人有感於眼前春光,歸思更切,“感物思歸懷故鄉”是詩中的情感主線,“故鄉”,即指洛陽,宋之問雖不是洛陽人,但他長期在此生活,感情深厚;同時相對於他即將要去的南方而言,整個北方、整箇中原都是他的故鄉。結句“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自我設問,感情痛切哀婉,身為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騎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聞清猿悲啼,更添腸斷之痛。
此詩前四句側重於“感物”,著力渲染滿眼春光,逗起今昔之思,以洛水修禊與廬山寒食的對比;後四句側重於“思歸”,直抒滿腹鄉愁。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遭貶南行的哀傷,情思深婉含蓄,語言清麗自然,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荀子·不苟》
-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韋莊《思帝鄉·春日游》
-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 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荀子·非十二子》
- 克城以武,戡亂以仁。張廷玉《明史·本紀·卷一》
- 燕支落漢家,婦女無華色。
- 昨夢西湖,老扁舟身世。
- 善謀生者,但令長幼內外,勤修恆業,而不必富其家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九則》
- 偶因一著錯,便為人上人。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