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兩難下的選擇
作者:萬小英 (字數:1300字作文)
選擇就是人生態度。《論語》里,孔子做過很多抉擇,大多數都是很明確的。但是,世事不總是涇渭黑白,界限總有模糊的時候,對此,孔子該從何斷?細察這種在兩難狀況下最終的抉擇,往往更有意思,更能看出一個人思想最深處的價值觀。
《論語·述而》: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奢與儉都不是孔子所要的,但是一定要選擇的話,他選擇的是儉。
《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處事“中行”的人才是理想之友,但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怎么辦,他的選擇是狂狷之人。
《論語·里仁》: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當然希望父母接受勸諫,但若固執不聽勸,孔子的主張是憋心裡,不要表現出來。
《論語·述而》: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孔子明知昭公違反了“同姓不通婚”的禮制,但還是硬著頭皮選擇為他說好話。
《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南子名聲不好,孔子依然還是去拜見她。
在字裡行間細細體會,我們看見了孔子那些瞬間的猶豫躊躇,看見了他的思想鬥爭,看見了他自我求證、自我說服的過程,最終在兩個棋子間,他拈起了其中的一個。
孔子的選擇槓桿當然是“禮”,如果有所矛盾,他擇取更靠近的那個。“禮”作為一種制度儀式,當然刻板的人比不羈的人更能遵守,所以舍奢取儉;狂狷之人說白了就是對生活有態度的人,若與之交,亦可對“禮”相互磨礪啟發;勸諫父母首先要遵“孝禮”,形式比內容更重要。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與“子見南子”,則有些微妙,有幾個共同點:一是都是具體的行為,而非純理論;二是都涉及當權者,昭公為魯昭公,南子為衛靈公夫人;三是孔子都選擇“委屈”自己。
昭公違反了“同姓不通婚”的禮制,但是臣子又有違君主諱言的禮制。昭公知禮乎?孔子怎么回答都要得罪一方的禮。他最後遵從的是他的身份要求的“禮”,為領導諱言。“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自嘲也。
見南子亦是。領導夫人緋聞太多,輿論不佳,子路的不悅應該說代表了一般大眾的看法。孔子事先難道不懂這個舉動會引發流言蜚語,對自己正人君子的大眾形象有損嗎?當然懂,不然不會有那樣對天賭誓的激烈態度,他表面是對子路說,其實是對大眾輿論的申辯:我是遵禮而行!他遵從的還是他的身份要求的“禮”,領導夫人的召見,就等同於領導的命令。
探尋孔子左右為難下的選擇,我們明白了所謂的“禮”是有自相矛盾的。就如張愛玲所說,人生是一襲華麗的旗袍,爬滿了虱子。孔子所孜孜以求的“禮”,更像一襲大氅,試圖蓋住整個世界,但是虱子咬出了洞,蓋住了這邊,就會露出那邊。在大氅扯來扯去間,孔子狼狽嗎?疑惑嗎?內心嘰嘰咕咕嗎?
探尋孔子左右為難下的選擇,我們對他的某些話更能理解了。“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大人”指權重位高之人。孔子為昭公諱言和見南子,正是體現了“君子畏大人”了吧。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君子也會有不仁德的時候。但又說:“觀過,斯知仁矣。”兜兜轉轉,“過”也可成為“仁”。孔子是否在說,在兩難選擇中,就算有過錯,亦是一種“仁”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