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風操篇》原文及翻譯

顏氏家訓

原文: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江南至今不諱字也。河北人士全不辨之,名亦呼為字,字固呼為字。
偏傍之書,死有歸殺,子孫逃竄,莫肯在家;畫瓦書符,作諸厭勝①;喪出之日,門前然火,戶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斷注連②。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彈議所當加也。
《禮經》:“父之遺書,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澤,不忍讀用。”正為常所講習,讎校繕寫,及偏加服用,有跡可思者耳。若尋常墳典③,為生什物,安可悉廢之乎?既不讀用,無容散逸,惟當緘保,以留後世耳。
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親表聚集,致宴享焉。……
四海之人,結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義敵,令終如始者,方可議之。一爾之後,命子拜伏,呼為丈人,申父交之敬,身事彼親,亦宜加禮。比見北人甚輕此節,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觀貌,不擇是非,至有結父為兄、托子為弟者。
(選自《顏氏家訓·風操篇》
【注】①厭(yā)勝:制服,指用巫術制服妖邪等。②章斷注連:上章以求斷絕死者之殃染及旁人。注連,傳染的意思。③墳典:《三墳》《五典》的簡稱,泛指古籍。

譯文/翻譯:

古時候,名用來表明本身,字用來表示德行,名在死後就要避諱,字就可以作為孫輩的氏。孔子的弟子記事時,都稱孔子為仲尼。江南地方至今對稱字不避諱。黃河以北地區人士對名和字完全不加區別,名也叫做字,字自然叫做字。
旁門左道的書里講,人死後某一天要“回煞”,這一天子孫逃避在外,沒有人肯留在家裡;要畫瓦書符,作種種巫術法術;出喪那天,要門前生火,戶外鋪灰,除災去邪,送走家鬼,上章以求斷絕死者所患疾病之傳染連續。所有這類迷信惡俗做法,都不近情,是儒學雅道的罪人,應該加以彈劾檢舉。
《禮經》上說;“父親留下的書籍,母親用過的杯圈,覺得上面有汗水和唾水,就不忍再閱讀使用。”這正因為是父親所常講習,經校勘抄寫,以及母親個人使用,有遺蹟可供思念。如果是一般的書籍,公用的器物,怎能統統廢棄不用呢?既已不讀不用,那也不該分散丟失,而應封存保留傳給後代。
江南的風俗,在孩子出生一周年的時候,要給(他)縫製新衣,洗浴打扮,男孩就用弓箭紙筆,女孩就用刀尺針線,再加上飲食,還有珍寶和衣服玩具,放在孩子面前,看他動念頭想拿什麼,用來測試他是貪還是廉,是愚還是智,這叫做試兒。聚集親屬姑舅姨等表親,招待宴請。
四海五湖之人,結義拜為兄弟,也不能隨便,一定要志同道合,始終如一的,才能夠和他談論結拜之事。一旦如此,就要叫自己的兒子出來拜見,稱呼對方為丈人,表達對父輩的敬意,自己對對方的雙親,也應該施扎。近來見到北方人對這一點很輕率,路上相遇,就可結成兄弟,只需看年紀老少,不講是非,甚至有結父輩為兄,給子輩為弟的。
《顏氏家訓·風操篇》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顏氏家訓·風操篇》原文及翻譯0
《顏氏家訓·風操篇》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