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高漢筠傳》原文及翻譯

舊五代史

原文:

高漢筠,字時英,齊州歷山人也。曾祖詣,嘗為是邑令,故家焉。漢筠少好書傳,嘗詣長白山講肄,會唐末齊、魯交兵,梁氏方霸,乃擲筆謁焉,尋納于軍門。未幾,出為衛州牙校。唐天祐中,莊宗入魏,分兵諭其屬郡,時漢筠以利病說衛之牧守,俾送款於莊宗,以漢筠為功,尋移洺州都校。其後改常山為北京,以漢筠為皇城使,加檢校兵部尚書、左驍衛將軍同正。明宗即位,除成德軍節度副使,俄以荊門用軍,促詔漢筠移倅襄州,權知軍州事。長興中,歷曹、亳二州刺史。秩滿,加檢校司徒,行左金吾衛大將軍。清泰末,高祖建義於河東,唐末帝遣晉昌節度使張敬達率師圍太原,委漢筠巡撫其郡。及敬達遇害,節度副使田承肇率部兵攻漢筠於府署,漢筠乃啟關延承肇,謂曰:“仆與子俱承朝寄,而相迫何甚?”承肇曰:“我欲扶公為節度使。”漢筠曰:“老夫耄矣,不敢首為亂階,死生系子籌之。”承肇目左右令前諸軍投刃於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殺承肇以眾意難拒遂謝雲與公戲耳遂與連騎以還高祖入洛,飛詔征之,遇諸途,乃入覲,尋遷左驍衛大將軍、內客省使。天福三年正月,遘疾,終東京之私第,時年六十六。漢筠性寬厚,儀容偉如也。雖歷戎職,未嘗有非法之言出於口吻,多慕士大夫所為,復以清白自負。在襄陽,有孽吏常課外獻白金二十鎰,漢筠曰:“非多納麳麰,則刻削闤闠,吾有正俸,此何用焉!”因戒其主者不復然,其白金皆以狀上進,有詔嘉之。及蒞濟陰,部民安之,四邑飯僧凡有萬八千人。在亳州三年,歲以己俸百千代納逋租,斯亦近代之良二千石也。
(選自《舊五代史·高漢筠傳》)

譯文/翻譯:

高漢筠,字時英,齊州歷山人。曾祖父離詣,曾任本縣縣令,因此就在這裡定居。漢筠少年時喜好典籍和傳述類著作。曾經到長白山講習。正碰上唐朝末期齊、魯交戰,梁氏正在稱王稱霸,他就投筆從戒,前去拜見梁氏。梁氏很快將他收錄進軍門。不久,出任衛州牙校。唐天祐年間,莊宗進入魏州,分兵招撫各屬郡,當時漢筠用利害得失去遊說衛地長官,讓他向莊宗投誠,因為漢筠有這個功勞,所以很快調任他為洺州都校。後來將常山改為北京,任命漢筠為皇城使,加官檢校兵部尚書、左驍衛將軍同正。明宗登上皇位,任命他為成德軍節度副使,不久因荊門發生戰爭,明宗趕緊命令漢筠調任襄州節度副使,暫時代理軍州事。長興年間,歷任曹、亳二州刺史,任期滿後,加官檢校司徒,兼任左金吾衛大將軍。清泰末年,高祖在河東舉義,後唐末帝派晉昌節度使張敬達率軍包圍太原,派漢筠巡視安撫晉昌。敬達被害後,節度副使田承肇率領部下到府署進攻漢筠,漢筠就打開門栓請承肇進門,告訴他說:“我和你都肩負朝廷的重任,為什麼要這樣相逼呢?”承肇說:“我想要扶持您做節度使。”漢筠說:“老夫老了,不敢率先背叛,我的生死就由你安排吧。”承肇用眼神示意身旁的人上前,眾士兵將兵器扔到地上說:“高金吾是幾朝中年高德劭的人,不能濫殺。”承肇因為眾人的心意難以違背,所以就謝罪說:“我和您開玩笑罷了!”就和他並馬返回。高祖進入洛陽,飛速下令徵召他,在途中相遇,漢筠於是進京朝見,很快升任左驍衛大將軍、內客省使。天福三年正月,漢筠患病,在東京家中去世,時年六十六歲。漢筠生性寬厚,身材魁偉,雖然歷任軍中職務,但從來沒有說過很失體統的話,很羨慕士大夫的作為,以清白自負。在襄陽時,有不法官吏在定額之外獻上白金二十鎰,漢筠說:“如果不是多收小麥大麥,就是侵奪市場店鋪,我有正當的薪俸,拿這些來乾什麼呢!”隨即告誡負責人不能再這樣做,至於白金他都原封不動獻給朝廷,得到詔書嘉獎。他到濟陰任職後,轄區百姓感到安寧,四個屬縣總共供養僧人一萬八千名。在亳州三年,每年用自己的薪俸成百上千地代繳拖欠租稅,他也是近代的好刺史。
《舊五代史·高漢筠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舊五代史·高漢筠傳》原文及翻譯0
《舊五代史·高漢筠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