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王清傳》原文及翻譯

舊五代史

原文:

王清,洺州曲周人也。清少以勇力端厚稱於鄉里。後唐明宗領行台,置步直軍,清預其募,漸升為小校。明宗即位,歷嚴衛、寧衛指揮使,加檢校右散騎常侍。 
天福三年,從楊光遠平范延光於鄴,改奉國軍都虞侯。六年,襄州安從進叛,從高行周討之,逾年不下。一日,清請先登,諸軍繼其後,會有內應者,遂拔其城,有詔褒慰。八年,詔遣以所部兵屯於鄴。九年春,契丹南牧,圍其城,清與張從恩守之。契丹退,以干城功,繼遷軍額。 
開運二年春三月,從杜重威北征,解陽城之圍。是歲秋七月,詔遣與皇甫遇援糧入易州。十一月,從杜重威收瀛州,聞契丹大至,重威率諸軍沿滹水而西,將保常山,及至中渡橋,契丹已屯於北岸。自其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軍不能解。時戎王至,留騎之精者以御我,分其弱者,自故靈都城緣其山足,涉滹沱之淺處,引眾而南,至趙郡,凡百餘里,斷我飛挽,且扼歸路。清知勢蹙,謂重威曰:“軍去常山五里,守株於此,營孤食盡,將若之何!請以步兵二千為前鋒,奪橋開路,公可率諸軍繼之,期入常山,必濟矣。”重威可之,遣宋彥筠俱行。清一擊獲其橋,契丹為之小卻,重威猶豫不進,密已貳於國矣。彥筠退走清列陣北岸嚴戒部曲日暮酣戰不息契丹以生軍繼至我無丈刃益之清與其下歿焉時年五十三。契丹尋於所戰之地,築一京觀。及漢高祖即位,使人平之,贈清太傅。是歲,清子守鈞於本邑義化別業,招魂以葬之也。 
(選自《舊五代史·王清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王清,是洺州曲周人。王清年少時勇敢力大,品性溫厚,為鄉鄰稱道。後唐明宗李嗣源兼任行台,設定步直軍,王清預先在他的招募當中,逐漸的升為小校。明宗即位後,相繼擔任嚴衛、寧衛指揮使,加任檢校右散騎常侍。 
天福三年,王清跟隨楊光遠在鄴平定范延光,改任奉國軍都虞侯。天賦六年,襄州安從進兵叛亂,王清跟隨高行周討伐安從,經過一年也沒有平定襄州。有一天,王清請求率先登城,其他各軍跟在他的後面,恰好有內應接應,於是攻占了襄州,朝廷下令進行褒獎慰問。天福八年,朝廷下令派遣他所率領的軍隊駐軍在鄴。天福九年的春天,契丹南下放牧,圍攻了鄴城,王清和張從恩駐守在這裡,契丹退兵,因為保衛國土的功勞,又被提拔為軍額。 
開運二年的暮春,王清跟隨杜重威向北征伐,解除了陽城的圍困。這一年的秋天的七月份,朝廷下令派遣王清和皇甫遇進入易州支援糧草。這一年的十一月,又跟從杜重威收復瀛洲,聽說契丹的大軍到達,杜重威率領各路軍隊沿著滹水向西進軍,將要力保常山,等到到了中渡橋,契丹已經駐軍在河的北岸。從這個月的二十七日一直到十二月的五日,軍隊不能解圍。當時戎王來到,契丹於是留精兵與王清的軍隊對抗,調撥弱勢軍隊從以前的靈都城沿著它的山腳,渡過滹沱河的淺水處,率領軍隊向南進軍,到了趙郡,總共一百多里,截斷了我軍運送糧草的道路,並且扼斷了我軍的退路。王清知道形勢非常的危急,對杜重威說:“我軍距離常山五里,在這裡守株待兔,孤軍奮戰沒有外援,糧食吃盡,將怎么辦!請允許我率領兩千步兵作為先鋒部隊,強取中渡橋,殺開一條血路,您就可以率領剩下的軍隊跟在後面,進入常山,事情一定能夠成功。“杜重威認為他的計畫可以實行,派遣宋彥筠和王清一同前行。王清一次就攻占了橋樑,契丹的軍隊因此稍微退卻,杜重威猶豫不前,已經秘密的對晉國有了二心。宋彥筠後退逃跑,王清在河北岸布列陣勢,嚴厲約束部下,直到傍晚,激戰也沒有停止。契丹因為有援軍接連不斷的到來,而我軍絲毫沒有援軍的到來,王清與他的部下全都戰死在那裡。時年三十五歲。契丹在作戰的地方尋找王清等人的屍體築成了一座京觀。等到漢高祖即位,派人剷平了這座京觀,並且追贈他為太傅。這一年,王清的兒子王守鈞在家鄉建造了一所墳墓,招來父親的魂魄葬在那裡。 
《舊五代史·王清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舊五代史·王清傳》原文及翻譯0
《舊五代史·王清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