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李德裕傳》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

原文:

李德裕,字文饒。穆宗即位,凡號令大典冊皆更其手數召見賚獎優華帝怠荒於政故戚里多所請丐挾宦人詗禁中語關托大臣。德裕建言:“舊制,駙馬都尉與要官禁不往來,今乃公至宰相及大臣私第,請白事宰相者,無輒詣第。”帝然之。未幾,授御史中丞。牛僧孺入相,出德裕為浙西觀察使。文宗召拜兵部侍郎。裴度薦德裕材堪宰相,而李宗閔以中人助,先秉政,且得君,出德裕為鄭滑節度使。凡德裕所善,悉逐之。逾年,徙劍南西川。初,蜀自南詔入寇,民失職,無聊生。德裕至,乃建籌邊樓,請甲人於安定,弓人於河中,弩人於浙西,由是蜀之器械皆犀銳。率戶二百取一人,使習戰,貸勿事,緩則農,急則戰,謂之“雄邊子弟”,凡十一軍。又築城以厄吐蕃,復關以奪蠻險。歲運內粟分餉諸戍,遠民乃安。於是二邊浸懼,南詔請還所俘掠四千人,吐蕃以城賓服。武宗會昌二年,澤潞節度劉從諫死,其從子稹擅留事,以邀節度。德裕建遣討之。會橫水戍兵叛,入太原,逐其帥,奉裨將楊弁主留事。方是時,稹未下,朝廷益為憂。德裕即奏:“弁賤伍,不可赦。如力不足,請舍稹而誅弁。”其後弁見斬,獻首京師。諸道兵出境,皆仰給度支,德裕憂多遷延以困國力。因請敕諸將,令直取州,勿攻縣。未幾,郭誼持稹首降。帝問:“何以處誼?”德裕曰:“貸之無以懲惡。”盡取嘗為稹用者,悉誅之。策功拜太尉,進封衛國公。德裕性孤峭,明辯有風采,善為文章,雖至大位,猶不去書,常以經綸天下自為,武宗知而能任之,言從計行,是時王室幾中興。卒,年六十三。 (節選自《新唐書李德裕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李德裕,字文饒。穆宗即位,凡是用來號令的法律條文都經過他親手書寫,皇帝多次召見他,對他的獎勵很優厚。皇帝在政事方面懈怠荒廢,所以皇親國戚大多有所請求,挾制宦官刺探宮中話語,讓大臣代人陳說請託做某些事。李德裕進言說:“按以前法令規定,駙馬都尉與重要官員禁止互相交往。現在竟公然到宰相和大臣的私宅中去,要求那些有事稟告宰相的人,不要總是到宰相府中去。”皇帝認為他說得對。不久,授予他御史中丞的官職。牛僧孺擔任宰相,把李德裕調出京城任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召見李德裕並授予他兵部侍郎的官職。裴度推薦李德裕,認為他的才能可以勝任宰相,可李宗閔憑藉宦官的幫助,此前先主持政事,並且很受皇帝賞識寵信,把李德裕調出京城任鄭滑節度使。凡是與李德裕交好的人,全被貶出朝廷。過了一年,把李德裕調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在此以前,南詔入侵蜀地,蜀地百姓失去常業,生活沒什麼依靠。李德裕到了之後,於是籌劃建造邊卡戍樓,從安定請來鎧甲精兵,從河中請來弓箭手,從浙西請來弓弩手,從此蜀地武器堅固銳利。大致從二百戶人家選拔一人,讓他們訓練戰事,給錢他們,讓他們不做其他的事,形勢寬緩就從事農業,形勢危急就進行戰鬥,稱他們為“雄邊子弟”,總共十一軍。又建築城池來扼制吐蕃,修復關塞來奪取南蠻險要之地。每年從內地運輸糧食分發各戍守士兵,邊陲百姓於是安定了。從此南詔和吐蕃逐漸恐懼,南詔請求歸還所俘虜掠奪的漢人四千人,吐蕃用割讓城池來臣服。武宗會昌二年,澤潞節度使劉從諫死了,他的侄子劉稹獨攬留事大權(留事:官名,指節度留後;也可指積壓的公務),來謀取節度使的官職。李德裕建議派兵討伐他。恰逢橫水戍守的兵士叛亂,攻入太原,逐離他們的主帥,擁立副將楊弁主持節度留後事。當這個時候,劉稹還沒有平定,朝廷更加憂慮。李德裕就上奏說:“楊弁擾亂軍隊,不可赦免。假如我們兵力不夠,請允許把劉稹放一邊而先誅殺楊弁。”此後楊弁被斬殺,把他的頭獻給了朝廷。各路軍馬遠出自己所管轄的地方,都依靠朝廷財政支出,李德裕憂慮牽制拖延太久而使國力困窘。於是請求朝廷號令諸將,命令軍隊直接攻取州府,不要攻打縣城。沒過多久,郭誼獻上劉稹首級投降。武宗皇帝問:“怎樣處置郭誼?”李德裕曰:“寬赦他就沒有什麼辦法來懲罰反叛之人。”把曾經被劉稹任用的人都抓來,把他們全部誅殺。因功勞冊封授予太尉官職,爵位進封衛國公。李德裕性格孤傲,明智善辯而有風采,善於寫文章,雖然到達高位,還是不斷讀書。他常常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武宗知人善用,對他言聽計從,當時王室幾乎達到了中興的局面。六十三歲去世。
《舊唐書·李德裕傳》《新唐書·李德裕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唐書·李德裕傳》原文及翻譯0
《新唐書·李德裕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