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其道》原文及翻譯

語文版《論語》選讀電子課文
10《論語》選讀《學以致其道》註譯評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19•7) 
【注釋】 
(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業的工匠。肆,古代社會製作物品的作坊。 
【譯文】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住在作坊里來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過學習來撐握道。”
【原文】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14•24)
【譯文】 
孔子說:“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
【原文】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1)在其中矣;學也,祿(2)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15•32) 
【注釋】 
(1)餒:音něi,飢餓。 
(2)祿:做官的俸祿。 
【譯文】 
孔子說:“君子只謀求道行道,不謀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餓肚子;學習,可以得到俸祿。君子只擔心道不能行,不擔心貧窮。”
【原文】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ze6*民莫敢不敬,上好義,ze6*民莫敢不服;上好信,ze6*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3)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3•4)
【注釋】 
(1)圃:音pǔ,菜地,引申為種菜。 
(2)用情:情,情實。以真心實情來對待。 
(3)襁:音qiǎng,背嬰孩的背簍。 
【譯文】 
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以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背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 
【評析】 
孔子毫不客氣地指責想學種莊稼和種菜的樊遲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認為,在上位的人哪裡需要學習種莊稼、種菜之類的知識,只要重視禮、義、信也就足夠了。他培養學生,不是為了以後去種莊稼種菜,而是為了從政為官。在孔子時代,接受教育的人畢竟是少數,勞動者只要有充沛的體力就可以從事農業生產,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實行統治的知識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並不是為了培養勞動者。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相對的合理性。
【原文】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6•13)
【譯文】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區別,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貴、通曉禮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則指地位低賤,不通禮儀,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謂好學也已。”(1•14)
【注釋】 
(1)就:靠近、看齊。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評析】 
本章重點提到對於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這是值得借鑑的。
【原文】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1•7)
【注釋】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 
(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4)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評析】 
上一章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說的這段話,實際是對上章的進一步發揮。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lun6*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後面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將這一章與前一章聯繫起來閱讀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原文】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1),不貳過(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則亡(4),未聞好學者也。” (6•3)
【注釋】 
(1)不遷怒: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泄到彼人身上。 
(2)不貳過:“貳”是重複、一再的意思。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 
(3)短命死矣:顏回死時年僅31歲。 
(4)亡:同“無”。 
【譯文】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於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評析】 
這裡,孔子極為稱讚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認為他好學上進,自顏回死後,已經沒有如此好學的人了。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中,他特別談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也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重在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 
子曰:“攻(1)乎異端(2),斯(3)害也已(4)。”(2•16) 
【注釋】 
(1)攻:攻擊。有人將“攻”解釋為“治”。不妥。 
(2)異端:不正確的言論。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詞,這。 
(4)也已:這裡用作語氣詞。 
【譯文】 
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譯文】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評析】 
在孔子的觀念當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卻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在於他愛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獻圖書,而且勤奮刻苦,思維敏捷。這是他總結自己學習與修養的主要特點。他這么說,是為了鼓勵他的學生髮憤努力,成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衛公孫朝(1)問於子貢曰:“仲尼(2)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19•22)
【注釋】 
(1)衛公孫朝:衛國的大夫公孫朝。 
(2)仲尼:孔子的字。 
【譯文】 
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裡學來的?”子貢說:“周文王武王的道,並沒有失傳,還留在人們中間。賢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賢的人只了解它的末節,沒有什麼地方無文王武王之道。我們老師何處不學,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傳播呢?” 
【評析】 
這一章又講到孔子之學何處而來的問題。子貢說,孔子承襲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並沒有固定的老師給他傳授。這實際是說,孔子肩負著上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並把它發揚光大的責任,這不需要什麼人講授給孔子。表明了孔子“不恥下問”、“學無常師”的學習過程。 
【原文】 
子禽(1)問於子貢(2)曰:夫子(3)至於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1•10)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家。 
(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孔子曾擔任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後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論語》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4)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 
(6)溫、良、恭、儉、讓:就字面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讚譽。 
(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評析】 
本章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的為人處世品格勾劃出來。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於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例如,這五種道德品質中的“讓”,在人格的塑造過程中,就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讓用之於外交如國事訪問,也是合乎客觀需要的一個重要條件。孔子就是因具有這種品格,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國君的禮遇。孔子認為,好勝,爭取名聲;誇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以及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讓的原則。據此可知,讓這一基本原則形成社會風尚的可貴之處是:就人情而言,長謙讓名利地位之風,人們就多學別人所長而鑒人所短。前者可以導人於團結、親睦、向善;後者則誘人嫉賢妒能。二者的社會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1),切問(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6)
【注釋】 
(1)篤志:志,意為“識”,此為強記之義。 
(2)切問:問與切身有關的問題。 
【譯文】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已記得牢固,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並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評析】 
這裡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問題。“博學而篤志”即“博學而強記”,再一次談到它的重要性的問題。
【原文】 
子入太廟(1),每事問。或曰:“孰謂鄹(2)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3•15)
【注釋】 
(1)太廟:君主的祖廟。魯國太廟,即周公旦的廟,供魯國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時魯國地名,又寫作“陬”,在今山東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譯文】 
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裡,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後說:“這就是禮呀!” 
【評析】 
孔子對周禮十分熟悉。他來到祭祀周公的太廟裡卻每件事都要問別人。所以,有人就對他是否真的懂禮表示懷疑。這一段說明孔子並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而是虛心向人請教的品格,同時也說明孔子對周禮的恭敬態度。
【原文】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7)
【注釋】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於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生,長期追隨孔子。 
(2)女:同汝,你。 
【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評析】 
本章里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學以致其道》原文及翻譯0
《學以致其道》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