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孫謙傳》原文及翻譯

梁書

原文: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也。少為親人趙伯符所知。謙年十七,伯符為豫州刺史,引為左軍行參軍,以治乾稱。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弟妹,鄉里稱其敦睦。出為句容令,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為司徒參軍言之明帝擢為明威將軍巴東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峽,恆以威力鎮之。謙將述職,敕募千人自隨。謙曰:“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耳,何煩兵役,以為國費。”固辭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蠻獠懷之,競餉金寶,謙慰喻而遣,一無所納。及掠得生口,皆放還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齊初,為寧朔將軍、錢唐令,治煩以簡,獄無繫囚。及去官,百姓以謙在職不受餉遣,追載縑帛以送之,謙卻不受。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車廄居焉。明帝將廢立,欲引謙為心膂,使兼衛尉,給甲杖百人,謙不願處際會,輒散甲士,帝雖不罪,而弗復任焉。天監六年,出為輔國將軍、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謙為郡縣,常勤勸課農桑,務盡地利,收入常多於鄰境。九年,以年老,征為光祿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每朝見,猶請劇職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謙自少及老,歷二縣五郡,所在廉潔。居身儉素,床施蘧屏風,冬則布被莞席。夏日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年逾九十,強壯如五十者,每朝會,輒先眾到公門。力於仁義,行己過人甚遠。從兄靈慶常病寄于謙,謙出行還問起居。靈慶曰:“向飲冷熱不調,即時猶渴。”謙退遣其妻。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禮殯葬之。眾鹹服其行義。十五年,卒官,時年九十二。
(節選自《梁書•孫謙傳)

譯文/翻譯: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孫謙十七歲時,豫州刺史選用孫謙為左軍行參軍,孫謙以處理公事的才幹著稱。因為父親去世,孫謙離職守喪。他客居歷陽,親自耕種以供養弟妹,同鄉人都稱讚他們兄弟間的親厚和睦。宋江夏王劉義恭聽說孫謙的為人,選用孫謙為行參軍。孫謙出京任句容令,他清廉謹慎,記憶力強,縣中百姓稱他明智如神。泰始初年,孫謙事奉建安王劉休仁,劉休仁命孫謙為司徒參軍,並向明帝推薦他,孫謙被擢拔為巴東建平二郡太守。二郡都處在三峽之中,以往常常依靠武力威壓鎮服郡中百姓。孫謙將要赴任,明帝下令要孫謙招募一千兵丁跟隨。孫謙說:蠻夷不肯歸順,是因為對待他們缺少一定的準則罷了,哪裡用得著派兵打仗,耗費國家資財呢!孫謙堅決拒絕,不肯接受兵丁。到郡之後,孫謙廣施惠政,推行教化,蠻僚都紛紛歸服,並爭著向孫謙饋贈金銀財寶,孫謙一一撫慰他們,曉之以理,然後把他們送回去,饋贈的金銀財寶一點兒也不接受。後來抓住一些違法的蠻僚,也都把他們釋放回家。本由吏民承擔的官員俸祿,也全都把吏民的負擔免除。這樣一來,郡境之內安然無事,孫謙的威望大大提高。孫謙在二郡治政三年,朝廷徵召他回京任撫軍中兵參軍。元徽初年,孫謙遷任征北司馬府主簿。建平王將要舉兵(反叛),擔心孫謙剛強正直(進諫阻止),假藉公事之名派孫謙趕赴京城,然後發動叛亂。建平王被誅之後,孫謙遷任左軍將軍。齊代初年,孫謙任錢唐令。他以簡潔的方法處理繁雜的政務,獄中不拘留尚未審訊判罪的犯人。孫謙離職的時候,百姓們因為孫謙在職期間不接受饋贈,就在孫謙離縣之後用船裝著縑帛追著送給孫謙,孫謙拒不接受。每次離職,孫謙總是沒有自己私有的房宅,常常向官府借空馬棚居住。天監六年,孫謙出京任零陵太守,他已經年老衰弱,但還是努力處理政事,屬吏百姓都感到安適。孫謙到任以前,郡中虎多,常傷害人畜,孫謙到任之後,虎竟絕跡。孫謙離職的那天夜晚,虎又出來傷害當地百姓。孫謙任郡縣長官,常常努力鼓勵督促百姓耕種農田,種桑養蠶,力求地盡其利,他屬下百姓常常比相鄰郡縣的百姓收入更多。天監九年,因為孫謙年老,朝廷徵調他為光祿大夫。孫謙回京赴任之後,高祖十分讚賞孫謙的清廉高潔,對他以隆厚的禮儀相待,恩寵又特別優厚。孫謙從年輕直到年老,歷任二縣五郡的長官,處處都保持廉潔。他生活儉省樸素,冬天蓋布被鋪莞席,夏天沒有床帳,但他夜晚睡覺卻未曾有蚊蚋侵擾,很多人對此都感到奇異。孫謙年逾九十,但身體強壯,如同五十歲的人。每逢朝會,他往往在眾人之先到達朝門。他努力奉行仁義,立身行事超過別人很遠。孫謙的從兄孫靈慶曾因有病寄住在孫謙家中,孫謙一次出外,回家後去問候孫靈慶的飲食起居狀況。孫靈慶說:先前喝水覺得冷熱不合適,隨即就又感到口渴。孫謙從孫靈慶那兒出來後就休棄了自己的妻子。彭城人劉融,行乞時病重,無家可歸,朋友們把他抬到孫謙家中,孫謙打開廳堂接待劉融。劉融死後,孫謙按禮儀殯殮埋葬他。眾人都佩服孫謙的仁義作風。天監十五年,孫謙在任職期間去世,死時九十二歲。 
《梁書·孫謙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梁書·孫謙傳》原文及翻譯0
《梁書·孫謙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