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竟陵王劉誕傳》原文及翻譯
宋書
原文:
竟陵王劉誕,字休文,文帝第六子也。元嘉二十年,年十一,封廣陵王,食邑二千戶。二十一年,監南兗州諸軍事,出鎮廣陵。尋以本號徙南徐州刺史,後改封隨郡王。上欲大舉北討,命諸蕃並出師,莫不奔敗;唯誕中兵參軍柳元景先克弘農、關、陝三城,多獲首級,關、洛震動。會諸方並敗退,故元景引還。明年,義宣舉兵反,有荊、江、兗、豫四州之力,勢震天下。上即位日淺,朝野大懼,欲奉乘輿法物,以迎義宣,誕固執不可,然後處分。上流平定,誕之力也。初,討元兇劭,誕與上同舉兵,有奔牛之捷,至是又有殊勛。上性多猜,頗相疑憚。而誕造立第舍,窮極工巧,園池之美,冠於一時。多聚才力之士,實之第內,精甲利器,莫非上品,上意愈不平。
孝建二年,乃出為使持節、太子太傅、南徐州刺史。上以京口去都密邇,猶疑之。大明元年秋,又出為都督六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余如故。誕既見猜,亦潛為之備,至廣陵,因索虜①寇邊,修治城隍,聚糧治仗。嫌隙既著,道路常雲誕反。三年,豫章民陳談之上書訴枉,稱:“弟詠之昔蒙誕採錄,隨從歷鎮;大駕南下,為誕奉送箋書,經涉危險,時得上聞。詠之恆見誕與左右小人傅元祀潛圖奸逆,詠之恐一旦事發,橫罹其罪。密以告建康右尉黃宣達,並有啟聞,希以自免。元祀弟知詠之與宣達來往自嫌言語漏泄即具以告誕誕大怒令左右飲詠之酒逼使大醉。因言詠之乘酒罵詈,遂被害。自顧冤枉,事有可哀。”吳郡民劉成、建康民陳文紹等又詣闕上書,懷冤申訴。其年四月,上使有司劾誕,乃貶爵為侯,遣令之國。上將誅誕,以義興太守垣閥為兗州刺史,配以羽林禁兵,遣給事中戴明寶隨閬襲誕,誕呼左右及素所畜養數百人,勒兵自衛。
七月二日,車騎大將軍沈慶之率軍進攻,克其外城,又克小城。誕走趨後團,隊主沈胤之追及誕於橋上,誕舉刀自衛,胤之傷誕面,因墜水,引出殺之,傳首京邑。時年二十七。因葬廣陵,貶姓留氏。
(節選自《宋書•竟陵王劉誕傳》)
【注】①索虜,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辱稱;“索”指髮辮,古代北方民族多有髮辮,故稱。
譯文/翻譯:
竟陵王劉誕,字休文,是南朝宋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年,十一歲,被封為廣陵王,擁有二千戶的食邑。二十一年,監理南兗州各個軍營的事務,出任鎮守廣陵縣。不久,憑藉本號遷徙到南徐州任刺史,後來改任隨郡王。皇上想要大舉北討,命令各個藩郡一起出兵,沒有不逃跑失敗的;只有劉誕的中兵參軍柳元景首先攻克了弘農、關、陝三座城池,斬獲了很多首級,關、洛發生震動。恰巧各個軍隊一起被打敗撤退,所以元景也率領軍隊還來了。第二年,南郡王劉義宣舉兵謀反,掌握著荊、江、兗、豫四州的軍力,聲勢浩大。孝武帝即位不久,朝中大亂,孝武帝想把皇帝的儀仗送給劉義宣,迎接他入朝,劉誕堅決地阻止了他,這之後討伐叛軍。皇上的地位漸漸平穩下來,這都是劉誕的功勞。當初,討伐元兇劉劭,劉誕與皇上共同起兵,擁有奔牛的捷報,至此又有不同的功勳。皇上生性多猜疑,十分懼怕忌憚他。並且劉誕建造府邸,其府邸建築之精巧與園林之優美冠絕一時。大多聚集文武英才在其府內,配備精甲利器,沒有不是上等品的,皇上的猜忌就更加深重。
孝建二年,於是出任使持節、太子太傅、南徐州刺史。皇上因為京口距離都城過近,就更加猜疑他了。在大明元年秋天,又出任為都督六州的諸軍事和南兗州的刺史,剩下的像原來一樣。劉誕已經被猜疑,也秘密地為此做準備,到廣陵後,借著北朝侵犯邊境之際,修理整治城池,積蓄糧草,置辦兵器。君臣之間的嫌隙日益加深。民間也時常有流言傳出,均稱劉誕必反。大元三年,豫章人陳談之上書告狀,說:“我弟弟陳詠之過去曾蒙受劉誕錄用,跟隨他守鎮;皇上正值南下,替劉誕奉送書信,幾經危險境地,才能夠使皇上聽說。陳詠之經常看見劉誕與身邊小人傅元祀暗中謀劃叛逆之事,詠之害怕有一天事情敗露,意外遭受罪罰。就把這件事偷偷地報告給建康右尉黃宣達,並把這事傳開,希望自己能免以罪責。傅元祀的弟弟知道了陳詠之與黃宣達來往,自生疑忌,泄漏機密,詳細地報告了劉誕,劉誕大怒,命令身邊的人與陳詠之一起喝酒,將他灌醉,反誣陷陳詠之酒後狂言,將他殺害,請求陛下為我弟伸。回過頭來看實屬冤枉,實在令人悲哀啊。”吳郡百姓叫劉成的、建康百姓叫陳文紹等又到朝廷上書,含冤申訴。這一年四月,皇上使有關部門彈劾劉誕,於是被貶爵位為侯位,遣派他離國。皇上將要誅殺劉誕,讓義興太守垣閥擔任兗州的刺史,讓他率領羽林禁軍,派遣給事中戴明寶跟隨垣閥襲擊劉誕,劉誕號召左右手下以及平時所供養的幾數百人,率兵自我保衛。
七月二日,車騎大將軍沈慶之率領軍隊進攻他,攻下他的外城,又攻克了內城。劉誕逃到後花園,隊主沈胤之追逐劉誕到橋上,劉誕舉起大刀自衛,胤之刺傷劉誕的臉,就墜入水中,又把他拉出來殺了,並把他的頭傳送到都城報功。劉誕死時年僅27歲。屍體埋在廣陵,孝武帝將其姓貶為留氏。
《宋書·竟陵王劉誕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