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譯

莊子

原文:

宋有狙公者,愛狙①,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②公之心③。損其家口④,充狙之欲⑤。俄而⑥匱⑦焉,將限⑧其食。恐⑨眾狙之不馴⑩於己也,先誑(11)之曰:“與(12)若(13)芧(14),朝三而暮四,足(15)乎?”眾(16)狙皆起而怒(17)。俄而曰:“與若芧,朝(18)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莊子·齊物論》

注釋:

①狙(jū):猴子。②得:懂得。 ③心:心意。 ④口:口糧。 ⑤欲:欲望,要求。⑥俄而:一會兒,不久。 ⑦匱:不夠。 ⑧限:減少。 ⑨恐:恐怕。⑩馴(xùn):馴服,順從,聽從。 (11)誑(kuáng):欺騙,瞞哄。 (12)與:給。(13)若:人稱代詞,就是“你”、“你們”。 (14)芧(xù):橡粟,一種糧食。(15)足:夠。 (16)眾:所有的。 (17)起而怒:一起生氣起來。怒:惱怒,生氣。(18)朝:早上。 

譯文/翻譯:

宋國有一個養獼猴的人,他很喜歡獼猴,養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們的心意,猴子們也能夠了解宋公的心思。那人減少全家的口糧,來滿足猴子們的欲望。然而過了不久,家裡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猴子們吃橡粟的數量,但又怕猴子們不聽從自己,就先瞞哄獼猴們:“(我)給你們橡粟,早上三顆,晚上四顆,夠嗎?”猴子們一聽,都站了起來,十分惱怒。過了一會兒,他又說:“給你們橡粟,早上四顆,晚上三顆,夠嗎?”猴子們聽後都服服帖帖了。 
《朝三暮四》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譯0
《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