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張佶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張佶字仲雅,本燕人,後徙華州渭南。初名志言,後改焉。信少有志節,始用蔭補殿前承旨,以習儒業,獻文求試,換國子監丞。端拱初,為太子右贊善大夫。曹州民有被誣sha6*人者,詔往按之,發摘奸伏,冤人得雪。至道中,通判陝州,再部送芻糧赴靈武,就改國子博士。鹹平初,擢為陝西轉運副使,賜緋魚。至延安,遇夏人入寇,親督兵擊敗之。三年,徙西川轉運副使。時詔討王均,以饋餉之勞,遷虞部員外郎。賊平,分川峽為四路,以信為利州路轉運使。有薦其武乾者,召還,授涇原鈐轄兼知鎮戎軍。徙麟府路鈐轄,夏人來寇,信率兵與戰,親射殺酋帥,俘獲甚眾,餘黨遁去。詔書褒之,賜錦袍、金帶。景德中,徙益州鈐轄。信御軍撫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猶懷之。大中祥符四年,車駕祀汾陰,以為西京舊城巡檢、鈐轄。又為廊延鈐轄。會秦州李濬暴卒,上語近臣曰:“天水邊要,宜速得人。”馬知節稱信可任,上然之,命知秦州。至州,置四門賽,開拓疆境,邊部頗怨。又臨渭置采木場,戎人不之爭,移帳而去。信不甚存撫,亦不奏加賚賜,邊人追悔,引眾劫掠,信深入掩擊,敗走之。議者又欲加恩宗哥、立遵等族,以扼平夏,估請拒絕之,事具《吐蕃傳》。天
禧初,召為契丹國信副使。未逾月,擢拜西上閣門使,復為涇原鈐轄。四年,卒,年六十九。佶涉獵書史,好吟詠,勇敢善射,有方略,其總戎護塞,以威名自任。論曰:自古盛德之世未嘗無邊圍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禦之契丹入感繼賓拔陷將於重圍之中國有餘勇債寞力西南勒於感豪亦可取。 
(節選自《宋史·張佶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張佶字仲雅,本來是燕國人,後遷居華州渭南。起初名字叫張志言,後來改名。張佶年少時就有志向,起初因為父祖有功而做了殿前承旨,因為他通曉儒家學說,便獻上文章請求朝廷考試,結果換任國子監丞的官職。端拱初年,擔任太子右贊善大夫。曹州百姓中有人被誣陷sha6*人,(張佶)奉詔前去查辦,揭發出此案中隱蔽的不法情形,蒙冤百姓的冤情得以昭雪。至道年間,任陝州通判,兩次率領部下運送糧草到靈武,就地改任國子博士。成平初年,被提升為陝西轉運副使,並賞賜緋魚。到了延安,遇到西夏人侵犯邊境,他親自率軍隊擊敗敵人。鹹平三年,調任西川轉運副使。當時皇帝下令討伐王均,張佶因為督運軍需的功勞升任虞部員外郎。賊寇被平定後,朝廷把川峽分為四路,張佶做了利州路轉運使。有人舉薦張佶的軍事才能,皇帝召張佶回朝廷,任命張佶為涇原鈴轄兼管理鎮戎軍。後來調任麟府路鈴轄,西夏人侵犯邊境,張佶率兵與敵人作戰,親自射殺敵人將帥,俘獲了很多人,剩餘的敵人逃跑了。皇帝下詔書褒獎張佶,並賞賜給他錦袍、金帶。景德年間,調任益州鈴轄。張佶治理軍隊安撫百姓,很有威望恩惠,蜀地人過了很長時間還在懷念他。大中祥符四年,皇帝在汾陰祭祀,任命他為西京舊城巡檢、鈴轄。又任鄜延鈴轄。恰逢秦州李溶突然去世,皇帝對近臣說:“天水是邊境要地,應該迅速找到恰當的人。”馬知節說張佶可以赴任,皇帝答應了,任命張佶為秦州知州。到任後,設四門寨,開拓疆境,邊境的部族都非常怨恨。張佶又到渭河設定采木場,我人不與他爭搶,遷移營帳離去。張佶沒有對他們撫恤,也不奏報朝廷給予賞賜,邊境的部族都非常後悔,帶領眾人搶劫掠奪,張佶深入攻擊,趕跑了他們。 有人又建議朝廷加恩於宗哥、立遵等部族,以控制平夏,張佶請求拒絕他們的建議,事情詳細寫在《吐蕃傳》里。
真宗天禧元年,召他任命為契丹國信副使。不到一個月,又被提升為西上閣門使,再次出任涇原路鈴轄。宋真宗天禧四年,張佶去世,享年六十九歲。張佶涉獵經史典籍,喜歡吟詠詩賦,勇猛善射,有謀略,統領軍隊保護邊疆時,把樹立威望當作職責。議論說:自古以來,即使是盛德之世,未嘗沒有邊境憂患,關鍵在於能有果敢堅毅的大臣來防禦。契丹入侵,李繼宣在重圍中教出被圍將領,當然十分勇敢,張佶經營西南,勤奮而有才能,恩成並施,也有可取之處。 
《宋史·張佶傳》《宋史·張佶傳》(二)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張佶傳》原文及翻譯0
《宋史·張佶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