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辛棄疾傳》(三)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尋知譚州兼湖南安撫。盜連起湖湘,棄疾悉討平之。遂奏疏曰:“夫民為國本,而貪吏迫使為盜,欲望陛下深思致盜為由,講求弭盜之術,無徒恃平盜之兵。申飭州縣,以惠養元元為意,有違法貪冒者,使諸司各揚其職,無徒按舉小吏以應故事,自為文過之地。”詔獎諭之。
詔委以規畫,乃度馬殷營壘故基,起蓋寨柵,招步軍二千人,馬軍五百人,傔人在外,戰馬鐵甲皆備。先以緡錢五萬於廣西買馬五百匹,詔廣西安撫司歲帶買三十匹。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經度費巨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如期落成,開陳本末,繪畫繳進,上遂釋然。軍成,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差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時江右大飢,詔任責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閉糴者配,強糴者斬。”次令盡出公家官錢、銀器,召官吏、儒生、商賈、市民舉有乾實者,量借錢物,逮其責領運糴,不取子錢,期終月至城下發糶。於是連檣而至,其直自減,民賴以濟。時信守謝源明乞米救助,幕屬不從,棄疾曰:“均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來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進一秩。
棄疾豪爽尚氣節,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知名士。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櫂歌》。熹沒偽學禁方嚴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棄疾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
(選自(宋史·辛棄疾傳》)

譯文/翻譯:

辛棄疾,字幼安,齊地歷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辛棄疾任建康府通判。不久擔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湖湘地區相繼爆發的農民起義,被辛棄疾全部討伐平定了。他於是上疏說:“百姓是國家的根本,而貪吏迫使他們為盜,希望陛下深入思考產生盜賊的緣由,講求消弭盜賊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盜賊的軍隊。告誡州縣,以仁愛百姓為本,有違法貪贓者,讓各部門盡職盡責,不要只糾舉小官吏應付了事,而為自己掩飾過錯。”皇上下詔嘉獎他。
皇上下詔命辛棄疾籌建飛虎軍,於是他就丈量原先馬殷營壘的房基,修建營壘,招納步兵二千人,騎兵五百人。侍從在外,戰馬鐵甲齊備。他先用五萬緡錢在廣西買五百匹馬,皇上又下詔命令廣西安撫司每年捎帶買三十匹。當時樞府有不願做這件事的,屢次阻撓他,辛棄疾幹得更加賣力,最終不能改變他的想法。各種費用上萬計,棄疾善於斡旋,事情都馬上解決。進諫的人把辛棄疾聚斂財富的事上奏給了朝廷,朝廷就下發了御前金字牌,讓他日落的時候停止作罷,辛棄疾接過來把它藏了起來,出去嚴責監辦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飛虎營柵,違背期限就要按軍法治罪。飛虎營如期落民,辛棄疾上書陳述事情的經過,畫好圖紙呈給皇上,皇上於是才消了氣。軍隊建成,雄鎮一方,是江上各部隊中最好的。
他被差遣為隆興知府兼江西安撫使。當時江西一帶發生嚴重饑荒,皇帝命令辛棄疾督辦賑災工作。剛一到災區,辛棄疾就在通衢大道張榜說:“囤積糧食的流配,強買糧食的殺頭。”接著下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錢銀器,號召吏民分別推舉有實際才能的人,根據自己的情況借貸錢物,等到他們領命運回糴來的糧食,不取利息,約定月底到城下銷售。於是運糧的船隻接連來到,糧價自行降低,百姓賴此得以度過饑荒。當時信州太守謝源明乞求撥米救助,辛棄疾的部屬都不答應,辛棄疾說:“都是一樣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撥給了信州。皇帝嘉勉這件事,給辛棄疾進一級俸祿。
辛棄疾為人豪爽崇尚氣節,能識別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內名士。辛棄疾曾和朱熹遊歷武夷山,做賦《九曲棹歌》。朱熹死時,偽學正遭禁止,門生故舊甚至沒有為他送葬的。辛棄疾寫祭文去哭他說:“垂名萬世是不朽的。誰說公死,你凜然猶生!” 辛棄疾一向擅長作詞,他寫的詞風格悲壯激烈。有《稼軒集》流傳於世。
《宋史·辛棄疾傳》(二)《宋史·辛棄疾傳》(三)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辛棄疾傳》(三)原文及翻譯0
《宋史·辛棄疾傳》(三)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