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梅花嶺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梅花嶺記
 〔清〕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後,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祿、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被執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未嘗殞於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師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陳涉之稱項燕。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②,經略洪承疇③與之有舊,問曰:“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略從北來,審知故松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疇大恚,急呼麾下驅出斬之。
嗚呼,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長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說,所謂為蛇畫足。即如忠烈遺骸,不可問矣!百年而後,予登嶺上,與客述忠烈遺言,無不淚下如雨,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問其果解脫否也,而況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錢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揚,凡五死而得絕,特告其父母火之,無留骨於穢地,揚人葬之於此。江右王猷定、關中黃遵岩、粵東屈大均,為作傳、銘、哀詞。
顧尚有未盡表章者:予聞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④下,尚有數人,其後皆來江都省墓。適英、霍山師敗,捕得冒稱忠烈者,大將發至江都,令史氏男女來認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節,亦出視之,大將艷其色,欲強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時以其出於大將之所逼也,莫敢為之表章者。
嗚呼,忠烈嘗恨可程在北,當易姓之間,不能仗節,出疏糾之,豈知身後乃有弟婦,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餘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異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諸公,諒在從祀之列,當另為別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輩也。
 (選自齊魯書社排印本《鮚崎亭文集選注》,略作改動)
 【注】①史可法當時以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督師揚州,故稱“督相”,“忠烈”是史可法的諡號。②白下即現在的南京。③洪承疇本為明朝重臣,松山戰敗,被俘,降清後被清朝重用為經略。④可程為史可法之弟。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譜汝諸孫中 譜:家譜
 B.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家法: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
 C.即如忠烈遺骸,不可問矣 問:尋找得到
 D.不能仗節,出疏糾之 糾:譴責,指責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屬於直接表現史可法“忠烈”的一組是(3分) ( )
 ①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 ②忠烈拔刀自裁
③忠烈大罵而死 ④與客述忠烈遺言,無不淚下如雨
⑤倉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
⑥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解說、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順治二年乙酉四月”並用帝王紀年和乾支紀年。“和碩豫親王”是封爵,“太師”“少保”是官職。“江右”指長江下游東部之地,“關中”即現在的河南省。
 B.作者在文中引述世俗關於顏真卿、文天祥成仙的傳說,至少有兩重意思:一是用歷史上忠貞愛國的人物與史可法類比,說明他的愛國精神、民族氣節值得人們永遠紀念;二是指出這些英烈之所以不朽,不在於他們是成為神仙(出世)還是活在人間(入世),而在於他們的浩然之氣“常留天地之間”,永遠激勵後人。
 C.英、霍山的義軍假託史可法的名義抗清,反映了史可法永遠活在民眾心中,大江南北的人們不願意相信英雄已經離世。“忠烈未死”的傳聞,說明史可法已經成為民族魂的象徵,成為英勇不屈、反抗異族侵略的光輝旗幟。
 D.作者通過史可法同孫兆奎的正反對比,突出了史可法的正氣凜然。史可法的殉國是真的,他雖死猶生,流芳百世;孫兆奎的“殉國”是假的,他雖生猶死,遺臭萬年。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文言文。(9分)
(1)凡五死而得絕,特告其父母火之,無留骨於穢地。(3分)
(2)豈知身後乃有弟婦,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餘烈乎? (4分)
(3)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2分)
參考答案
9、A(“譜”應解釋為動詞,把……記入家譜 )
10、D(①是轉述忠烈投江而死的傳聞,④ 是“百年而後”我與“客”的感動情狀,均為側面表現 )
11、B(A“江右”一般指江西省,“關中”即陝西省的渭河平原;C“義軍假託史可法的名義抗清”與“忠烈未死的傳聞”應互換位置;D“孫兆奎”應為“洪承疇”。)
12、(1)總共五次zi6*殺才得以死去,zi6*殺時特意告訴父母要將自己火化,不要將屍骨留在這污穢的土地。(“五死”、“火”與句子大意各一分)
(2)怎么會知道在自己死後,竟然有弟媳婦憑女子之身繼承夫兄所留下的光輝業績呢?(“豈……乎”、“乃”、“踵”與句子大意各一分)
(3)這就是說忠烈公史可法的音容笑貌,仿佛可以見到一樣。(“宛然”與句子大意各一分)
附《梅花嶺記》參考譯文:
順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圍困的(形勢)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勢(已)不可挽救,(就)召集眾將領告訴他們說:“我發誓與揚州城同作殉國(之物),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裡死去,誰(能)替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呢?”副將軍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願意)擔負這一任務。忠烈高興地說:“我還沒有兒子,你應當憑同姓的關係作我的後嗣。我(要)寫信(稟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記入(我的)家譜,排在(太夫人的)孫兒輩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淪陷,忠烈抽出刀來自刎。眾將領果然爭著上前抱住他(不讓他zi6*殺)。忠烈大聲呼喚德威,德威(悲痛)流淚,不能舉刀,於是被眾將領簇擁著走。到小東門,清兵像密林般地到來,副使馬鳴祿、太守任民育及都督劉肇基等眾將領都戰死了。忠烈就瞪著眼看敵人說:“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閣部”。被(俘)押到南門,和碩豫親王用“先生”(的名稱)稱呼他,勸他投降。忠烈大罵而死。當初,忠烈(留下)遺言:“我死後應葬(在)梅花嶺上。”到這時,德威尋找史公的屍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屍骨)埋葬他(在梅花嶺上)。
有人說:“揚州城被攻破時,有人親眼看見忠烈穿青衣戴黑帽,騎著白馬,跑出天寧門跳入長江而死,不曾死在城內。”自從有了這種話,長江南北就傳說忠烈沒有死。不久英山、霍山(抗清)義軍大規模起義,都假託忠烈的名義(來號召民眾),(就)好像陳涉(起義時)假託項燕(的名義)一樣。吳中的孫兆奎因起兵失敗,被俘押到南京。經略洪承疇同他有老交情,問(他)說:“先生在軍中,(是否)確鑿知道原揚州閣部史公真的死了呢,還沒有死?”孫公回答說:“經略從北方來,(是否)確鑿知道原(在)松山殉難的督師洪公真的死了呢,還是沒有死?”洪承疇(聽後)非常惱怒,急忙叫部下(把他)推出去殺了。
唉!(那些)成神成仙的荒唐無稽的說法,說顏太師因被殺而成仙,文少保也因徹悟“大光明”佛法像蟬脫殼一樣遺下了軀殼而成佛,實際上(他們都)不曾死去,殊不知忠義是聖賢人傳統的道德準則,那種凜然正氣浩大磅礴,永遠存留(在)天地之間,為什麼一定要(問他的)面目形象是出世成仙成佛還是入世為人了呢?(那種關於他們成為)神仙的說法,正是(人們)所說的“畫蛇添足”。就像忠烈的遺骨,(現在)已不可能找到了,(但)百年之後,我登上(梅花)嶺,同朋友們談起忠烈的忠言,沒有(一個人)不淚如雨下,想像當天揚州被圍的情況,忠烈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人們眼前,(這也說明)不必去問他果真成仙成佛了沒有,更何況假託他沒有死而冒他的名義呢?
史可法的墳墓旁還有鎮江姓錢的烈女之墓,也是乙酉那年在揚州,總共五次zi6*殺才得以死去,zi6*殺時特意告訴父母要將自己火化,不要將屍骨留在這污穢的土地,揚州人就把她葬在這裡。江右人王猷定、陝西人黃遵岩、廣東人屈大均曾為她作傳、撰銘、寫哀詞。
但還有未能被表彰出來的:我聽說史可法的兄弟從翰林學士史可程以下,還有好幾人,後來都到江都祭掃史可法墓。正逢英山霍山義軍失敗,捉到了託名而假冒史可法的人,清兵的大將把他押送到江都,下令讓史氏門中的男子和婦女都來辨認,這時史可法的第八個弟弟已死,他的夫人年輕漂亮,為他守節,也出來看這個託名者,大將軍看上了她的美色,想強迫娶她,夫人zi6*殺而死。當時因為她出於大將所逼,人們懾於勢而不敢表彰她。
可嘆啊,史可法曾痛恨史可程降清,在國家淪亡之際,不能保持節操,而寫奏章譴責他,怎會知道在自己死後,竟然有弟媳婦憑女子之身繼承夫兄所留下的光輝業績呢?梅花像雪,芬香而不染塵埃,將來如果有人修建忠烈祠,馬鳴祿副使等想必要列入從祀的位置,還應當另外建一室來祭祀夫人,再附上烈女一輩。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全祖望《梅花嶺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全祖望《梅花嶺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