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後漢書·徐稚傳》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後漢書·徐稚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屢辟公府,不起。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惟稚來特設一榻,去則縣之。後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書令陳蕃、僕射胡廣等上疏薦稚等曰:“臣聞善人天地之紀,政之所由也。《詩》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國。天挺俊乂,為陛下出,當鋪弼明時,左右大業者也。伏見處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閎、京兆韋著、潁川李曇,德行純備,著於人聽。若使擢登三事①,協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車玄糧②,備禮征之,並不至。帝因問蕃曰:“徐稚、袁閎、韋著誰為先後?”蕃對曰:“閎生出公族,聞道漸訓。著長於三輔禮義之俗,所謂不扶自直,不鏤自雕。至於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傑出,宜當為先。”
稚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稚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時會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數十人,聞之,疑其稚也,乃選能言語生茅容輕騎追之。及於塗,容為設飯,共言稼穡之事。臨訣去,謂容曰:“為我謝郭林宗,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何為棲棲不遑寧處?”及林宗有母憂,稚往吊之,置生芻③一束於廬前而去。眾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詩》不云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無德以堪之。”
靈帝初,欲蒲輪聘稚,會卒,時年七十二。
子胤字季登,篤行孝悌,亦隱居不仕。太守華歆禮請相見,固病不詣。漢末寇賊從橫,皆敬胤禮行,轉相約敕,不犯其閭。建安中卒。
【譯文】
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縣人。家裡很窮,常常親自耕種,不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就不吃。做人謙恭節儉仁義謙讓,周圍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屢次被公府徵召,他都不肯就任。當時陳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禮節請求徐稚暫時代理功曹一職,徐稚無法推辭,拜見陳蕃之後就退回去了,陳蕃在郡府不接待賓客,只有徐稚來,才特意擺設一副坐榻,徐稚離開後就把它懸掛起來。後來徐稚因有德而被舉薦,在家裡被授予太原太守的職務,但他都沒有就任。
延熹二年,尚書令陳蕃、尚書僕射胡廣等上疏推薦徐稚等人:“我聽說賢善之人是天地的綱紀,是治政的依據。《詩經》說:希望眾多的賢人,誕生在這個王國里。上天造就的有傑出才能的人,都是為陛下而出現的,他們都是能夠擔當輔佐盛世重任、幫助陛下成就大業的.人。我見豫章郡的處士徐稚、彭城郡的姜肱、汝南郡的袁閎、京兆尹的韋著、潁川郡的李曇,道德品行純正完備,世人都知道。如果使他們位登三公,輔佐陛下,他們就一定能夠捍衛並發揚光大盛美的國政,為日月增光。”桓帝於是用安車玄纁,帶上禮物去徵召這五位高士,結果他們都不肯來。桓帝於是問陳蕃說:“徐稚、袁閎、韋著三人,誰最優秀?”陳蕃回答說:“袁閎長於公卿大族,能夠在平時逐漸吸取道理;韋著生長在三輔禮義之國,正像人們所說的不扶自直,不鏤自雕。至於徐稚,他出自江南卑薄的地方,卻又特立傑出,他應當是最優秀的。”
徐稚曾經被太尉黃瓊徵召,但沒有就職,等到黃瓊去世,歸葬家鄉,徐稚卻背著乾糧徒步趕到江夏,在黃瓊的墓旁擺設了雞酒祭奠,痛哭完了,就離開了,也不告訴自己的姓名。當時參加葬禮的四方知名之士有郭林宗等幾十人,聽說這件事,懷疑這個人就是徐稚,就選派了一位善於辭令名叫茅容的生員騎上快馬去追他。在路上趕上了徐稚,茅容為他擺上了飯菜,二人談些農業勞動之事。臨別,徐稚對茅容說:“請替我向郭林宗致謝,大樹要倒了,不是一根繩子所能維繫,為什麼要忙碌不停、四處奔波呢?”到後來,郭林宗的母親去世了,徐稚又前往弔唁,將一把野草放到墓前就走了。眾人奇怪,不知這是什麼意思。林宗說:“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了。《詩經》不是說‘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嗎?只是我沒有這樣的品德來勝任啊!”
靈帝初年,朝廷想要用蒲輪車禮聘徐稚,適值徐稚去世,時年七十二。
徐稚的兒子徐胤,字季登,行為敦厚,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也隱居不出來做官。豫章太守華歆以禮請求他相見,他一再稱病不去。東漢末年盜賊縱橫,但他們都敬佩徐胤的禮讓品行,互相約束,不去侵犯他的住所。徐胤在建安年間去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