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詞性解釋

文言文詞性解釋

一、【而】

1、連詞:可連結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1)、表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譯作“和”或“及”或“又”。如: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韓非子?說林》)

劍閣崢嶸而崔嵬。(《蜀道難》)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承接關係。一般不譯,有時譯作“就”“才”“接著”。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

(4)錶轉折關係。可譯作“但是”“卻”。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5)表假設關係,可譯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6)表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可不譯,有時譯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7)表示因果關係,譯作“因而”“所以”如: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8)表示目的關係,一般譯作“來”,或不譯。如: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9)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襯托,譯作“還”“尚且”常與“何況”“而況”相呼應,表遞進。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淮南子?人間》)

夫禽獸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況於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通“爾”,一般作定語,譯作“你的”,也可作主語,譯作“你”。如: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②若欲死而父,即前斗。《書博雞者事》③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④余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罷了。複音虛詞,表示“限止”,語氣助詞。例: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而後]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後成。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1、疑問代詞

(1)單獨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帶有語氣助詞“哉”“也”。譯作“為什麼”

“什麼原因”。如: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2)用作前置的賓語,問處所或事物,譯作“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3)用作定語。譯作“什麼”“哪”。如:

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其間旦暮聞何物?(《琵琶行》)

(4)用作狀語,常表示反問。譯作“為什麼”“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副詞: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詞前。譯作“怎么”“多么”“怎么這樣”。如: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十九首?其三》)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3、構成複音虛詞“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於疑問句中,表疑問。譯作“怎么樣”“什麼樣”。如:

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2)“何以”即“以何”,常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譯作“拿什麼”“憑什麼”。如:

何以哉?(《曹劌論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3)“奈何”,常用於疑問句中作謂語或狀語。譯作“怎么辦”“為什麼”。如: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三、【乎】

1、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譯作“嗎”“呢”。如: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反問語氣。相當於“呢”。如: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3)表猜度語氣。譯作“吧”。如: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崤之戰》)

(4)表感嘆語氣。譯作“啊”“呀”。如: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記?吳起列傳》)

2、介詞:用法相當於“於”。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九章?涉江》)生乎吾前……(《師說》)

3、作形容詞詞尾。如:

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作“就”“這才”“於是”等。如: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曹劌論戰》)

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譯作“卻”“竟然”“反而”等。如:

而君幸於趙王……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3)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譯作“才”“僅”等。如:

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譯作“是”“就是”。如: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作定語或主語,譯作“你的”“你”,不作賓語。如: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今欲發之,乃肯從我乎?(《漢書?翟義傳》)(發:發兵)

五、【其】

1、人稱代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作領屬性定語。譯作“他(們)的”“它(們)的”。

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2)作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譯作“他”。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璧”主謂短語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主謂短語作主語)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遠指,作定語。譯作“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5)指示代詞。譯作“其中的”,後面多是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其一人專心致志。(《弈秋》)

2、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表語氣。相應譯作“大概”

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猜度,譯作“大概”)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反問,譯作“難道”)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表祈使,譯作“還是”)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可省去不譯)

3、連詞

(1)表選擇,兩個“其”連用。譯作“是……還是……”。如:

其然乎,其不然乎?(韓愈《祭十二郎文》)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2)表假設,譯作“如果”。如:

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

4、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如: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六、【且】

1、連詞

(1)表遞進關係。譯作“而且”“尚且”“再說”,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2)表並列關係。一般連線兩個動詞或形容詞。譯作“一邊”“又”,如:

河水清且漣漪。(《伐檀》)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先生倉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卻。(《中山狼傳》)

2、副詞

(1)表動作或情況就要發生。譯作“將”“將要”。如:

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表接近某個時間或數字。譯成“快要”“將近”。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率其黨且萬人降匈奴。(《漢書?匈奴傳》)

(3)表短暫時間。譯作“暫且”“姑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七、【若】

1、代詞

(1)、作第二人稱。做主語或定語。譯作“你”“你的”。如: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

若毒之乎?(《捕蛇者說》)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如: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

2、連詞

(1)、表假設。譯作“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2)、表選擇:可譯作“或”“或者”。如:

以萬人若一軍降者,皆萬戶。(《漢書?高帝記》)時有軍役若水旱……(《漢書?食貨志》)

3、動詞,像,好像。如: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八、【所】

1、助詞: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

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臣所過屠者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

2、“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如:

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報任安書》)

⒊“所以”連用

⑴、表原因,譯作“……的原因”。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⑵、表根據、依靠或憑藉,譯作“……的根據”“……的方法“靠他來”“用來”等。如:

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察今》)吾知所以拒之矣,吾不言。(《公輸》)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4、名詞:表處所,地方。如: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成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九、【為】

1、介詞:表被動時讀二聲,其它讀四聲。

(1)表對象。譯作“向”“對”等。如: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涕。(《觸龍說趙太后》)

(2)表替給。譯作“替”“給”等。如: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3)表時間。譯作“當……的時候”如: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為其貧也,使之有屋廬而多祿廩。(王安石《上執政書》)

(4)表目的。譯作“為著”“為了”。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孟子?告子上》)

(5)表原因。譯作“因為”“由於”。如: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天論》)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6)表被動。譯作“被”,“為”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施動者,有時也可不出現施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被動式。如: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賢能為之用。(《隆中對》)

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屈原列傳》)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2、助詞:讀二聲,放在疑問句末,表反問,譯作“呢”。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十、【焉】

1、語氣助詞:用在句末,表陳述或反問語氣,用在句中,表提頓,相當於“也”。一般譯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譯。如: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莊子?秋水》)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師說》)

2、代詞

(1)相當於“之”,作賓語。如:

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疑問代詞。作狀語,譯作“怎樣”“哪裡”等。如: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3、兼詞。一種兼“於+何”,作狀語,譯作“在哪裡”。一種兼“於+是”或“於+之”,用在句末作補語,譯作“在那裡”,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禮記?檀弓下》)

集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4、作詞尾。譯作“……的樣子”。如:

盤盤焉,困困焉……(《阿房宮賦》)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言文詞性解釋0
文言文詞性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