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經驗分享
文言文教學經驗分享
l 先入為主
學習第一遍的印象很重要(蘇春娟)
用已知理解未知(慕婷)
由故事引起、由引文說起、由名人用典談起,等等(塞外風)
l 持續興趣
引發好勝心:兩周舉行一次“古詩擂台賽”、“詩王爭霸賽”(逄立娟);合作質疑釋疑法(黃曉芳);黑板左上角開闢“每周一詩”、“每日一句”(黃曉芳)
引看視頻:晚課播放《百家講壇》《子午書簡》吸引學生,師生共賞(逄立娟、黃曉芳)
引出審美感:和學生一起學唱詩詞歌曲(逄立娟)
引導成就感:習作中引用古詩文原句或觀點(沈竹林),如果平時師生話語中自覺引用古文,那更顯得多“有知識”,乃學用結合也(塞外風)
關於字詞教學與鞏固
母語者,每一字,皆有形有音;每一詞,皆有故事。古文字詞的簡約、活用、結構等都遠非白話能比,所以,學習古文之字詞,心要靜,氣要緩,讀出聲,悟旨意,才能感受文質兼美。如今,學生學得死,默寫常錯,不會聯想,不會概括,影響理解和表達。這兒,拷問老師的文言功力,討論中有好辦法:
l 字詞默寫
先背後默:當堂背,次日默寫,有默寫本(逄立娟)
先抄後默:先抄原文再默寫(黃曉芳)
結對記默:好差生組合(逄立娟);同桌互批、鄰桌互檢(黃曉芳)
字詞過關:老師對固定字詞心中有數,“逐個擊破”(慕婷)
統一默寫:幹部組織,小組互改,適量訂正,小組長匯總常見錯誤,教師集中講解。(楊鵬飛、李年珍)
縮小範圍:每默一次,找出錯誤率較高的語句(馬雲偉)
兩班輪改:教兩個班的話,輪換批改(沈竹林)
l 詩文背誦
當堂反饋:課尾十幾分鐘,同桌互背、師生同背,當堂記誦(李年珍),學生逐漸放下書,朗朗有情有抑揚頓挫,則記得差不多矣(塞外風)
每天提醒:黑板上(板報上)開闢“每周一詩”、“每日一句”等版塊,提醒記背(黃曉芳)
個性背誦:有習慣出聲的、有習慣默記的、有習慣理解的,給他時間好了(塞外風)
l 文言技巧
書寫規範:辨析間架,示範結構,為“字詞”編故事,趣記也(慕婷、蘇春娟)
答題飽滿:讀懂題義,讀清要求,答題飽滿,用語恰當,要平日養成(塞外風)
關於文言文的翻譯
翻譯的目的在於理解,翻譯的過程在於思考,翻譯的表達在於平時積累,但是,翻譯有規則,名字、時間啊等不用譯,活用的要補全、調整(現代文)結構,通假的要用準字,單音詞要改成雙章節詞,“空白”的要補全過渡語,等等,也是一個再創作、思路創新的過程,更是學生的興趣所在。討論中,有提醒: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翻譯法(馬淮北),國中以直譯為主,能夠意譯,那是境界啊(塞外風)
文史結合,多了解篇章背景,翻譯才更能準確(趙冬梅)
古今常比較,觀念有不同,翻譯才能道出“古”蘊(塞外風)
關於教學的話語風格
老師對“文本”的情緒傳染著學生,教師對文義的解讀透徹程度關係著話語的淺白效果,象于丹般笑談,你的古文教學受學生歡迎。
必須養成深入淺出的話語風格。古文教學,隨著文章的.情/理,投入教師的感情,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嘗試著深入淺出地與學生交流(楊鵬飛)
必須養成輕鬆自然的誦讀習慣。教師課前要讀順、讀懂、讀出輕鬆感,學生才能不怕(塞外風)
必須養成引文注文的解說底蘊。教師讓學生“用古文”,所以先要常用且常新。學生感覺這樣簡捷明了,也就跟著自覺用了(塞外風)
結束語
道理人人會講,技法未必個個會用,所以,教學的藝術在於“用法”,怎么用?先看看人家的,嘗試做做!此乃“教學有法”階段。上述青年人的討論,都是好法,關鍵你是否“悟道”。用嫻熟了,則到了“教無定法”時期,漸漸地達到了“貴在得法”的“師之蘊”境界!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