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春,晉人侵鄭”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三十年,春,晉人侵鄭,以觀其可攻與否。九月,甲午,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民。”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敢以煩執事 執事:辦事的官吏。
B.越國以鄙遠 鄙遠:把遠地當作邊邑。
C.行李之往來 行李:使臣攜帶的各種物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這裡指秦伯。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B.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C.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D.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晉以強凌弱。兩國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但是秦、鄭並無直接衝突,秦、晉分別駐紮兩地等情況,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伏筆。
B-佚之狐慧眼識人。他主動向鄭伯推薦燭之武,儘管燭之武認為自己年事已高,才能低下,但是在鄭伯的請求下還是奉命出使,表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C.秦、晉貌合神離。兩國雖是友好鄰邦,但是晉國曾經答應將焦瑕二邑割讓給秦國而未能實現,燭之武巧妙地利用了兩國的矛盾,這是他智退秦師的關鍵。
D.燭之武能言善辯。在他的勸說下,秦國撤走了圍攻鄭國的軍隊,而且派人幫助防守,將秦晉聯盟巧妙瓦解,最後晉國也不得不退兵,鄭國得以保全。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參考答案
4.C5.C6.B
7.(1)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現在事情危急了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關鍵字“急”“是”“過”各1分,大意2分)
(2)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關鍵字“因”“敝”“其”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三十年春季,晉國人入侵鄭國,以此來試探鄭國是否可以攻打。九月初十日,晉文公、秦穆公包圍鄭國,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而且心向著楚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汜南。
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急了。假若派遣燭之武去進見秦君,軍隊必然退走。”鄭文公採納了這個建議,便請燭之武去進見秦君,燭之武推辭說:“下臣年壯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無能為力了。”鄭文公說:“我沒有能及早任用您,現在形勢危急而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被滅亡,您也不好啊。”燭之武答應了,夜裡用繩子把自己從城上吊到城外,進見秦穆公,說:“秦、晉兩國包圍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自己要滅亡了。如果滅亡鄭國而對君王有好處,那是值得勞動君王左右隨從的。越過別國而以遠方的土地作為邊邑,君王知道是不容易的,哪裡用得著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鄰國實力加強,就是君王的削弱。如果赦免鄭國,讓他做東路上的主人,使者的往來,供應他所缺少的一切東西,對君王也沒有害處。而且君王曾經把好處賜給晉國國君了,他答應給君王焦、瑕兩地,早晨過河回國,晚上就設版築城,這是君王所知道的。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已經在東邊向鄭國開拓土地,又要肆意擴大它西邊的土地。如果不損害秦國,還能到哪裡去取得土地呢?損害秦國來有利於晉國的事,請君王考慮。”秦穆公很高興,和鄭國人結盟,派遣杞子、逢孫、楊孫在鄭國戍守,就撤退了。
子犯請求追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果沒有他們的力量,我們不會有今天這個地位。靠了別人的力量,反而損害他,這是不講仁德;失掉了同盟國家,這是不明智;用動亂代替整齊,這是不勇敢。我還是回去吧。”晉文公也就撤軍回國。
冬天,晉文公去世了。秦國大夫杞子從鄭國派人向秦國報告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悄悄派兵前來,就可以占領他們的國都。” 秦穆公向秦國老臣蹇叔徵求意見。蹇叔說:“讓軍隊辛勤勞苦地偷襲遠方的國家,我從沒聽說有過。軍隊辛勞精疲力竭,遠方國家的君主又有防備,這樣做恐怕不行吧?軍隊的一舉一動,鄭國必定會知道。軍隊辛勤勞苦而一無所得,一定會產生叛逆念頭。再說行軍千里,有誰不知道呢?”秦穆公沒有聽從蹇叔的意見。他召見了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三位將領,讓他們從東門外面出兵。 蹇叔哭他們說:“孟明啊,我看著大軍出發,卻看不見他們回來了!”秦穆公派人對蹇叔說:“你知道什麼?你的年壽滿了,等到軍隊回 來,你墳上種的樹該長到兩手合抱粗了。”蹇叔的兒子跟隨軍隊一起出征,他哭著送兒子說:“晉國人必定在崤山抗擊我軍,崤有兩座山頭。南面的山頭是夏王皋的墳墓,北面的山頭是周文王避 過風雨的地方。你們一定會戰死在這兩座山之間,我到那裡收拾你的屍骨吧。”秦軍於是向東進發。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三十年,春,晉人侵鄭”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三十年,春,晉人侵鄭”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