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沆,字子真,青州益都人”閱讀答案及句子翻譯
周沆,字子真,青州益都人。第進士,知渤海縣。歲滿,縣人請留,既報可,而以親老求監州稅。通判鳳翔,初置轉運判官。沆使江西,求葬親,改知沂州。歷開封府推官。
湖南蠻唐、盤二族寇暴,殺居民,官軍數不利,以沆為轉運使。沆言:“蠻驟勝方驕,未易鬥力,宜須秋冬進兵。且其地險氣毒,人驍悍,善用鋋盾,北軍不能確。請選邕、宜、融三州卒三千人習知山川技藝者,徑搗其巢,布余兵絡山足,出則獵取之。俟其勢窮力屈,乃可順撫。”朝廷用其策,二族皆降。加直史館、知潭州。他道兵來戍者,率兩期乃代,多死瘴癘,沆請以期為斷,戍人便之。
徙河東轉運使。民盜鑄鐵錢,法不能禁,沆高估錢價,鑄者以無利,自息。入為度支副使。
儂智高亂定,仁宗命安撫廣西,諭之曰:“嶺外地惡,非賊所至處,毋庸行。”對曰:“君命,仁也;然遠民罹塗炭,當布宣天子德澤。”遂往,遍行郡邑。民避寇棄業,吏用常法,滿半歲則聽人革佃。沆曰:“是豈與凶年詭征役者同科?”奏申其期。擢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改河北。
李仲昌建六塔河之議,以為費省而功倍。詔沆行視,沆言:“近計塞商胡本度五百八十萬工用薪芻千六百萬今才用功一萬薪芻三百萬均一河也而功力不相侔如是蓋仲昌先為小計以來興役爾。況所規新渠,視河廣不能五之一,安能容受?此役若成,河必泛溢,齊、博、濱、棣之民其魚矣。”既而從初議,河塞複決,如沆言。
進樞密直學士、知成德軍。俗方棄親事佛。沆閱按,斥數千人還其家。以戶部侍郎致仕,卒,年六十九。
(選自《宋史•卷三百三十一•列傳第九十》)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近計塞商胡/本度五百八十萬工/用薪芻千六百萬/今才用功一萬/薪芻三百萬/均一河也/而功力不相侔如是/蓋仲昌先為小計/以來興役爾/
B.近計塞商胡/本度五百八十萬工/用薪芻千六百萬/今才用功一萬薪/芻三百萬/均一河也/而功力不相侔如是/蓋仲昌先為小計/以來興役爾/
C.近計塞商胡/本度五百八十萬工/用薪芻千六百萬/今才用功一萬/薪芻三百萬/均一河也而功力不相侔/如是/蓋仲昌先為小計/以來興役爾/
D.近計塞商胡/本度五百八十萬工/用薪芻千六百萬/今才用功一萬/薪芻三百萬/均一河也/而功力不相侔/如是/蓋仲昌先為小計以來興役爾/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進士,指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
B.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
C.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趙禎的年號,指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D.致仕,亦作“致事”,指交還官職,即退休。一般致仕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湖南蠻唐、盤二族搶掠bao6*亂,朝廷採用周沆的策略,選派熟悉當地山川地形且有武藝的兵士直接進攻他們的巢穴,部署其他兵士在山腳獵取他們,最終使得二族投降。
B.周沆任河東轉運使時,民間偷偷鑄鐵錢成風,法令不能禁止。周沆就採取經濟措施,高估銅鐵價格,使鑄鐵者無利可圖,自然平息。
C.周沆受命安撫廣西時,行遍廣西各州縣,了解到百姓為逃避寇難拋棄家業滿半年,官方就許別人代為租佃其田畝,就奏請放寬限期。
D.對李仲昌開鑿六塔河的建議,周沆認為這樣開鑿的新渠過於窄小,容不下河水,反會引起黃河泛濫。朝廷採用了周沆的意見,使各州免於被淹。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他道兵來戍者,率兩期乃代,多死瘴癘,沆請以期為斷,戍人便之。(6分)
(2)君命,仁也;然遠民罹塗炭,當布宣天子德澤。(4分)
參考答案
10.A
11.C(仁宗是趙禎的廟號。年號是君主時代帝王ji6*元所立的名號,是紀年的名稱。)
12.D(朝廷還是採用了原先李仲昌的意見,黃河缺口處堵塞後又決口,致使各州被淹,和周沆說的一樣。)
13.
(1)其他各路來此戍守的兵士,一般兩年才有人接替,兵士多死於瘴毒,周沆請求以一年為限,戍守的人認為這樣便利。(“率”,大致,一般,大抵,1分;“期”,滿一年,1分;便,認為……有利,便利,方便,意動用法,1分;句意2分。)
(2)皇帝的的命令,是仁愛為心;(是仁愛的體現);但遠方百姓遭受戰亂之難,我應當去宣布皇上的恩澤。(“君命,仁也”,判斷句,1分;“罹”,遭受,1分;塗炭,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根據上下文,此處指戰亂之難,1分;句意2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