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溥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

《張溥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

張溥,字天如,太嗆人。伯父輔之,南京工部尚書。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己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己。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坎。後名讀書乏齋日“七錄”,以此也。與耐里張采共學齊名,號“婁東二張”。

崇禎元年以選貢生入都,采方成進士。兩人名徹都下。巳而采官臨川。溥歸,集郡中名士相與復古學,名其文社日復社。四年成進士,改庶吉士①。以葬素乞假歸,讀者若經生②,無問寒暑。四方啖名者爭走其門,盡名為復社。溥亦傾身結納,變游日廣,聲氣通朝右。諸奔走附麗者,輒自矜曰:“吾以嗣東林也。”執政大僚由此惡之。

里人陸文聲者,輸貲為監生,求入社不許,采又嘗以事抶之。文聲詣闕言:“風俗之弊,皆原於士子。溥、採為主盟,倡復社,亂天下。”溫體仁③方枋國事,下所司。遷延久之,提學御史倪元珙、兵各參議馮元揚、太倉知州周仲連言復社無可罪。三人皆貶斥,嚴旨窮究不已。閩人周之夔者,嘗為蘇州推官,坐事罷去,疑溥為之,恨甚。聞文聲訐溥,遂伏闕言溥等把持計典,己罷職實其所為,因及復社恣橫狀。章下,巡撫張國維等言之夔去官,無預溥事,亦被旨譙讓。

明年,御史劉熙祚、給事中姜 交章言溥砥行博聞,所纂述經史,有功聖學,宜取備乙夜④觀。帝御經筵,問及二人,延儒對曰:“讀書好秀才。”帝曰:“漳巳卒,采小臣,言官⑤何為薦之?”延儒曰:“二人好讀書,能文章,言官為舉子時讀其文,又以其用未竟,故惜之耳。”帝曰:“亦未免偏。”延儒言:“誠如聖諭,溥與黃道周⑥皆偏,因善讀書,以故惜之者眾。”童頜之,遂有詔征溥遺書,而道周亦復官。有司先後錄上三千餘卷,帝悉留覽。

薄詩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頃立就,以故名高一時。卒時,年止四十。

(選自《明史》第二百八十八卷,有刪改)

[注]①庶吉士:在科舉進士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的職位。讓他們先在翰林院內學習,之後再授各種官職。相當於今天的見習生或研究生。②經生:唐代以端正工穩的小楷手抄佛經的人被稱為“經生”。③溫體仁:當時擔任內蠲首輔。④乙夜:相當於今二十一點至二十三點。⑤言官:監官和諫官的'統稱。⑥黃道周(1585~1646),漳浦縣銅山所(今東山縣銅陵鎮)人,字幼玄,號石齋,明末著名學者、書畫家、愛國民族英雄。為人嚴冷方剛,不諧流俗。因上疏指斥大臣揚嗣昌等被謫戍廣西。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遂伏闕言溥等把持計典 計典:法規。

B、巡撫張國維等言之夔去官,無預溥事,亦被旨譙讓 預:預先安排。

c、溫體仁方枋國事,下所司。 枋:權柄,這裡是動詞掌權。

D、對客揮毫,俄頃立就。 俄頃:一會兒

6、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張溥“嗜學”和“能文章”的一組是( )

A、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 集郡中名士相與復古學,名其文社日復社

B、所纂述經史,有功聖學 有司先後錄上三千餘卷,帝悉留覽

c、所讀書必手鈔,……如是者六七始已 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頃立就

D、以葬親乞假歸,讀者若經生,無間寒署 溥亦傾身結納,交遊日廣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溥與張采同為“復社”盟主,所受的遭遇都是一樣不幸,所以,當時人稱他們為“婁關二張”。

B、張溥因遭到群小的詆毀,被查辦下獄,死時僅四十歲;張采也遭受貶謫,終生只是官職低微的小官。

c、張溥回家奔喪的時候,聯絡本郡的學士名流,恢復古學,組建“復社”。

D、陸文聲沒有憑真才實學考取監生資格,所以復社人沒有接納他,加上張采又曾經懲罰過他,所以懷恨在心,上書詆毀“婁關二張”。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溥、採為主盟,倡復社,亂天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事罷去,疑溥為之,恨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帝頷之,遂有詔征溥遺書,而道周亦復官。(4分)

5、B(預,牽連,關涉)6、C(A嗜學/組織社團;B治學成就/能文章;D嗜學/對入社者的態度)7、A(“所受的遭遇都是一樣不幸”不能拘成“當時人稱他們為‘婁關二張’”的原因)8、(1)張溥、張采是盟主。倡導組建‘復社’,擾亂天下。(2)因為犯事被罷免官職,懷疑是張溥搗的鬼,恨極了。(3)皇帝點頭同意,於是下詔徵集張溥生前寫的書,而且黃道周也恢復了官職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張溥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0
《張溥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