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諸葛亮論》原文及翻譯
蘇軾《諸葛亮論》原文及翻譯
導語: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其文章也非常優秀,被後世所推崇。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蘇軾《諸葛亮論》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取之以仁義,守之以仁義者,周也。取之以詐力,守之以詐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漢也。仁義詐力雜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恥之,欲信大義於天下。當此時,曹公威震四海,東據許、袞,南牧荊、豫,孔明之恃以勝之者,獨以其區區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節概慷慨死義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 特以威劫而強臣之,聞孔明之風,宜其千里之外有回響者,如此則雖無措足之地而天下固為之用矣。且夫殺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為,而後天下忠臣義士樂為之死。劉表之喪,先主在荊州,孔明欲襲殺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後劉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數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奪之國。此其與曹操異者幾希矣。曹、劉之不敵,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廣,言戰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勝之者,區區之忠信也。孔明遷劉璋,既已失天下義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為仁義之師,東向長驅,而欲天下回響,蓋亦難矣。
曹操既死,子丕代立,當此之時,可以計破也。何者?操之臨終,召丕而屬之植,未嘗不以譚、尚為戒也。而丕與植,終於相殘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為寇讎,而況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間之勢,不過捐數十萬金,使其大臣骨肉內自相殘,然後舉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滅項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義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奮其智謀,以絕曹氏之手足,宜其屢戰而屢卻哉!故夫敵有可間之勢,而不間者,湯、武行之為大義,非湯、武而行之為失機。此仁人君子大患也。
呂溫以為孔明承桓、靈之後,不可強民以思漢,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誅之。”不知蜀之與魏,果有以大過之乎!苟無以大過之,而又決不能事魏,則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動哉?嗚呼!此書生之論,可言而不可用也。 (選自《蘇軾集》)
譯文:
用仁義取得天下,用仁義守住天下的,是周朝。用欺詐的手段取得天下,用欺詐的手段守住天下的,是秦朝。用秦取得天下的方法去奪取天下,用周守天下的方法去守衛天下的,是漢朝。仁義欺詐的手段都使用來奪取天下,這是孔明失敗的原因啊。
曹操乘東漢末年衰微的局勢,用狡詐的手段實現了他的xie6*惡的目的,孔明以此為恥辱,想在天下伸張正義。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威震四海,向東占據了許州、兗州,向南統治了荊州、豫州,孔明用來依靠的且勝過別人的'地方,只是那一點點的忠誠信義,還想用它來激勵天下的民心。天下那些品行端正能夠慷慨赴死的有節操氣概的人,本來不是發自內心地佩服曹操,只是因為受威力脅迫才勉強向曹操稱臣,(他們)聽說了孔明的品格,就是遠在千里之外也有回響的,像這樣,(孔明)即使沒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天下的人都可為他所用。何況殺了一個無辜的人來得到天下,這樣的事情不會去做,然後天下的忠臣義士才會樂意為他效全力而死。劉表死的時候,先主劉備在荊州,孔明想偷襲殺掉劉表的孩子,先主劉備不忍心。這月後劉璋以交好的態度迎接先主來到了蜀地,沒過幾個月,孔明就扼住他的咽喉,擊打他的背,奪取了他的土地。這種做法和曹操有什麼區別呢!曹軍和劉軍軍力不相當,天下人都知道。就軍隊而言不如曹操的多,就土地而言不如曹操的廣闊,就打仗而言不如曹操的戰鬥力強,但是有一點可以勝過他,那就是忠誠信義。孔明放逐了劉璋,已經辜負了天下有志之士的期望,這時才開始治理軍隊振奮士氣,成為仁義之師,向東長驅直入,再想著讓天下人回響,大概也很難了。
曹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立為君主,這個時候,完全可以使用計謀攻破曹營。為什麼呢?曹操臨終的時候,召見曹丕、曹植並囑咐他們,還以譚、尚的事情作為警告。可是曹丕和曹植最終相互殘殺到如此的地步。他們兄弟之間尚且成為仇人,更何況能夠得到那些天下的英雄的心呢?這時有了可乘之機,只不過需要拿出幾十萬錢,讓那些大臣和兄弟內部都互相殘殺,然後派兵討伐曹丕,這正是漢高祖劉邦滅掉項羽的辦法。孔明既不能保全信義讓天下人信服,又不能施展他的才智來斷絕曹氏兄弟的手足之情,他當然就屢戰屢敗了!所以敵人有可乘之機卻不去利用,商湯、周武王做這樣的事情那是施行大義,不是商湯、周武王這樣的人做這樣的事就是喪失時機。這是仁人君子最擔心的。
呂溫認為孔明承襲桓公、靈公,不願強迫百姓去懷念漢朝,並且想讓他的思想讓老百姓都知道,並且說:“曹操要是對你們有利,我就去替他做事;要是害你們,我就殺了他。”不知道蜀和魏之間,果真有那么大的過節嗎?如果沒有那么大的過節,又一定不能去為魏國辦事,那么天下人怎么會因為一句空話而對他肅然起敬呢?唉,這是我作為一個書生所說的話,只能說說而沒什麼用。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