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元輿《悲剡溪古藤文》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悲剡溪古藤文
(唐)舒元輿
剡溪上綿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枿逼土,雖春入土脈,他植髮活,獨古藤氣候不覺,絕盡生意。予以為本乎地者,春到必動,此藤亦本乎地,方春且有死色,遂問溪上人。有道者云:“溪中多紙工,刀斧斬伐無時,擘剝皮肌,以給其業。”噫!藤雖植物,溫而榮,寒而枯,養而生,殘而死,亦將似有命於天地間。今為紙工斬伐,不得發生,是天地氣力為人中傷,致一物疵癘之若此。
異日過數十百郡,洎東雒西雍①,歷見言書文者,皆以剡紙相夸。乃寤曩見剡藤之死,職正由此,此過固不在紙工。且今九牧士人,自專言能見文章戶牖者,其數與麻竹相多。聽其語,其自重皆不啻握驪龍珠。雖苟有曉寤者其倫甚寡不勝眾者亦皆斂手無語勝眾者果自謂天下之文章歸我遂輕傲聖人之道。使《周南》《召南》風骨折入於《折楊》《皇荂》②中,言偃、卜子夏③文學陷入於yin6*靡放蕩中。比肩搦管,動盈數千百人,數千百人下筆,動數千萬言。不知其為謬誤,日日以縱,自然殘藤命,易其桑葉,波浪頹沓,未見其止。如此則綺文妄言輩,誰非書剡紙者耶?紙工嗜利,曉夜斬藤以鬻之,雖舉天下為剡溪,猶不足以給,況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後之日不復有藤生於剡矣。
大抵人間費用,苟得著其理,則不枉之道在,則暴耗之過,莫由橫及於物。物之資人,亦有其時,時其斬伐,不為夭閼。予謂今之錯為文者,皆夭閼剡溪藤之流也。藤生有涯,而錯為文者無涯。無涯之損物,不直於剡藤而已,予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
 (選自《晚唐小品文選譯》)
【注】①東雒西雍:雒,通“洛”,唐代以京城長安之東的洛陽為東都,稱東洛;西雍泛指處於西方的京城長安一帶。②《折楊》《皇荂》:代指世俗音樂。③言偃、卜子夏:都是孔子弟子,在孔門以文學見稱。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異日過數十百郡,洎東雒西雍洎:到,及
B.自然殘藤命殘:殘留的
C.比肩搦管,動盈數千百人 搦管:握筆
D.此過固不在紙工固:本來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日日以縱但以劉日薄西山
B.溫而榮,寒而枯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C.不知其為謬誤然此可為智者道
D.方春且有死色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剡溪紙工貪圖私利過度採伐古藤,導致失衡。作者認為應該按一定的時節開採萬物,這與孟子“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的觀點何其相似。
B.本文是一則雜感,作者沒有直敘其事,而是圍繞造紙原料剡溪古藤受到過度摧殘一事展開
議論。比喻生動,筆鋒犀利,說理形象,耐人尋味。
C.作者在文中諷刺了當時社會上文人們競相自誇的虛驕風氣和浮誇低俗的文風。
D.作者借剡藤的命運來表達壯志難酬的激憤和對人才被埋沒的不合理社會現象的感慨。
17.用“/”給下面文字斷句。(3分)
雖 苟 有 曉 寤 者 其 倫 甚 寡 不 勝 眾 者 亦 皆 斂 手 無 語 勝 眾 者 果 自 謂 天 下 之 文 章 歸 我 遂 輕 傲 聖 人 之 道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9分)
(1)物之資人,亦有其時,時其斬伐,不為夭閼。(4分)
(2)無涯之損物,不直於剡藤而已,予所以取剡藤以寄其悲。(5分)
參考答案
14.B (殘:殘害) 
15.D (A項,以:表修飾/因為。B項,而:表因果/錶轉折C項,為:是/對、向D項,且:同為錶轉折,卻)
16.D (無關“對人才被埋沒的不合理社會現象的感慨”)
17.(3分)雖苟有曉寤者/其倫甚寡/不勝眾者/亦皆斂手無語/勝眾者/果自謂天下之文章歸我/遂輕傲聖人之道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9分)
(1)(4分)萬物資助人類,也是有一定時節的,在一定時節斬伐古藤,不能說是摧殘它。(“資”、“時”、“夭閼”各1分,句子通順1分)
(2)(5分)且毫無限度地殘害萬物,並非只限於剡溪古藤而已,這就是我選擇剡溪古藤來寄託哀思的原因。(“無涯”、“直”、“所以”、“以”各1分,句子通順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剡溪向上綿延四五百里,長著許多古藤,藤根迫近土地。即使春氣輸入土地脈絡,其他植物已抽枝發芽,唯獨古藤感覺不到氣候的變化,完全斷絕了生的意向。我以為植根於土地的東西,春天來了一定會呈現生機。這古藤也植根於土地,正當春天卻呈現死亡的顏色,於是向剡溪上的人詢問。有人解釋說:剡溪一帶有很多造紙的工人,用刀斧砍伐古藤而不顧及什麼季節,剝去古藤的外皮,來供造紙之用。唉,古藤雖然是植物,但氣候溫和就繁榮,天氣寒冷就枯萎,人們養育它就能生長,殘害它就會死亡,看來也像是受命於天似的。現在卻被造紙的工人砍伐,不能發育生長,這是天地賦予它的氣力被人所中傷,導致一種生物遭受如此嚴重的病害啊。
後來我到過數十百個郡縣,東至洛陽,西到長安,每每見到談論寫字作文的人,都拿剡紙相誇耀。這才明白從前所見剡溪古藤的枯萎,責任恰恰應由這些人負,而這過錯本來就不在造紙工人。而且如今天下的讀書人,自己專門立言而能見出於文章門戶的,那數量和竹麻一樣多。聽他們說話,都自命不凡,仿佛已經掘到了驪龍頜下的寶珠。即使有通曉明悟的人,他們的話語卻少得很。不能勝過眾人,也就都縮手不說了。勝過眾人的果然自稱天下的文章都歸功於我,於是輕視聖人的道理,使得詩經中《周南》《召南》的風骨折散為《折揚》《皇荂》的俗調,使言偃、卜子夏的文學陷入yin6*靡放蕩之中。他們擠在一起動筆寫作,動不動就是幾千幾百人。幾千幾百人下筆,動不動就是數千數萬字。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一天天放縱下去,自然殘害了古藤的生命,把它看得比桑葉還容易得到的東西,使得衰敗的趨勢日益嚴重,不見終止。這樣一來,那么寫綺麗文章隨意發表言論的人,誰不是用剡紙寫的呢?造紙工人貪圖利益,日夜斬伐古藤用來賣錢,即使全天下都是剡溪,也還不足以供給,何況只有一條剡溪呢?因此,恐怕以後不再有古藤生長於剡溪了。
大凡人世間的耗費,如果合理,那么正道存在,則肆意耗費的錯誤,就無從橫加於萬物。萬物資助人類,也是有一定時節的。在一定時節斬伐古藤,不能說是摧殘它。我認為如今胡亂寫文章的人,都是殘害剡溪古藤之流。藤的生命有限,而胡亂作文的人卻沒有限度。且毫無限度地殘害萬物,並非只限於剡溪古藤而已。這就是我選擇剡溪古藤來寄託哀思的原因。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舒元輿《悲剡溪古藤文》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舒元輿《悲剡溪古藤文》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