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閱讀答案及翻譯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餘城,盡郡縣之以屬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齊人反間,疑樂毅,而使騎劫代之將。樂毅奔趙,趙封以為望諸君。齊田單詐騎劫,卒敗燕軍,復收七十餘城以復齊。
燕王悔,懼趙用樂毅乘燕之敝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讓樂毅,且謝之日:“先王舉國而委將軍,將軍為燕破齊,報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動,寡人豈敢一日而忘將軍之功哉!會先王棄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誤寡人,寡人之使騎劫代將軍,令將軍久暴露於外,故召將軍,且休計事。將軍過聽,以與寡人有隙,遂捐燕而歸趙。將軍自為計則可矣,而亦何以報先王之所以遇將軍之意乎?”
望諸君乃使人獻書報燕王日:“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學者觀之,先王之舉措,有高世之心,故假節於魏王,而以身得察於燕①。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謀於父兄,而使臣為亞卿。臣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不辭。
“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於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故吳王夫差不悟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跡者,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者,義之所不敢出也。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而不察疏遠之行也,故敢以書報。唯君之留意焉!”
(節選自《戰國策·燕策》,有刪節)
【注】①樂毅原在魏任官,奉魏王之命出使燕國,燕昭王以客禮相待,遂留燕。
4.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會先王棄群臣,寡人新即位 棄:離棄,這裡指“離世”
B.故假節於魏王 假:假裝
C.墮先王之名者 墮:毀壞
D.臣雖不佞 佞:有才能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B.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C.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D.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樂毅在燕昭王時期得以重用,率兵伐齊,先後占其七十餘城。惠王即位後,使用了齊人的反間計,派騎劫去代替樂毅,樂毅逃到了趙國,趙王封樂毅為望諸君。
B.燕惠王在齊攻燕後,感到了後悔,但這一悔恨,不是由於認識到自己的過失,而是害怕樂毅助趙攻燕,於是燕王遣人責備樂毅。
C.樂毅在回信中闡明聖賢之君應選賢任能,賞功罰過,對燕昭王任人的才德,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時也表明自身受燕昭王封賞當之無愧。
D.樂毅在回信中沒有直接地批駁燕惠王,而是從剖白自己心跡方面人手,不卑不亢,情辭懇切,最後寫自己以古之君子為榜樣,表白自身的高尚情操,同時勸燕惠王不要繼續聽信讒言,對自己抱有疑懼之心。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謀於父兄,而使臣為亞卿。(5分)
(2)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而不察疏遠之行也,故敢以書報,唯君之留意焉。(5分)
參考答案
4.B
5.C
6.A
7.(1)先王過高抬舉我,從賓客中將我選拔出來,安排的職位在群臣之上,不與宗族長輩商量,就任命我為亞卿。(大意3分,“擢”“謀”每點1分)
(2)我擔心您手下的人只聽信身邊人們的話,而不明察被您疏遠的人的行為,所以我冒昧地寫信答覆您,希望您仔細想想吧!(大意3分,“疏遠”“報”每點1分)
參考譯文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率五國軍隊攻打齊國,攻下七十多座城邑,並把這些地方全部作為郡縣劃歸燕國。只剩三座城沒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燕惠王即位,齊人使用反間計,使樂毅受到懷疑,惠王派騎劫代替樂毅的將軍職務。於是樂毅逃亡趙國,趙王封他為望諸君。後來,齊國大將田單設計騙騎劫,最終打敗了燕國,收復了七十多座城邑,恢復了齊國。
惠王后來深感後悔,又害怕趙國任用樂毅趁燕國疲憊時來攻打燕國。於是燕惠王派人責備樂毅,並向樂毅表示歉意說:“先王把整個燕國託付給將軍,將軍不負重託,為燕國打敗了齊國,替先王報了仇,天下人無不為之震動,我怎么敢忘記將軍的功勞呢!現在,適逢先王不幸離開人世,我又剛剛即位,結果竟被左右侍臣蒙蔽了。寡人所以讓騎劫代替將軍的意思,是因為將軍長期在外奔波辛勞,於是召請將軍回來,暫且休整一下,以便共議國家大事。然而,將軍誤解了我,認為和我有了隔閡,就丟下燕國歸附了趙國。如果將軍為自己這樣打算還可以,可您又拿什麼來報答先王對將軍您的知遇之恩呢?”
於是樂毅派人送去書信回答燕惠王說:我聽說賢惠聖明的君主,不把爵祿任意送給自己親近的人,而是賜給功勞大的人;不把官職隨便授給自己喜愛的人,而是讓稱職的人乾。所以,考察才能再授以相應的官職,這才是能夠建功立業的君主;能夠衡量一個人的德行再結交朋友,這才是能顯身揚名的人。我用所學的知識觀察,先王舉拔安置人才,有超越當代君主的胸襟,所以我借著為魏王出使的機會,才能親自到燕國接受考察。先王過高地抬舉我,在賓客之中把我選拔出來,安排的官職在群臣之上,不與宗室大臣商量,就任命我為亞卿。我自以為接受命令秉承教導,可以有幸不受處罰,所以就接受了任命而沒有推辭。
“我聽說賢明的君王,功業建立後就不能半途而廢,因而才能名垂青史;有先見之明的人,獲得名譽後就不可毀棄,因而才能被後人所稱頌。像先王那樣報仇雪恨,征服了擁有萬輛車的強國,收取它們八百年的積蓄。等到離開人世,先王仍不忘發布旨令,向後代宣示遺囑。執政管事的大臣,憑著先王的旨義並按照法令,謹慎對待王族子孫,施恩於平民百姓,這些都可以成為後世的典範。
我聽說,善於開創的不一定善於完成,有好的開端未必有好的結局。從前,伍子胥的計謀被吳王闔閭採用,所以吳王的足跡能遠踏楚國郢都。相反,吳王夫差對伍子胥的意見不以為然,賜死伍子胥,裝在皮口袋裡,投入江中。可見吳王夫差始終不明白賢人的主張對吳國建立功業的重要性,所以把伍子胥沉人江中也不後悔。伍子胥不能及早預見自己和君主的度量不同,所以即使被投入大江里也不能改變誠摯的初衷。能免遭殺戮,保全功名,以此彰明先王的業績,這是我的上策。自身遭受詆毀侮辱,因而毀壞先王的名聲,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面對不可估量的大罪,還企圖和趙國圖謀燕國以求取私利,從道義上講,這是我所不能做的。我聽說,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斷絕時也不說對方的壞話;忠臣離開本國時,也不為自己的名節辯白。我雖不才,也曾多次接受有德之人的教誨,我擔心大王聽信左右的話,而不體察我這個被疏遠人的行為。所以才斗膽以書信作答,只請大王您三思。”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