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溥《五人墓碑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五人墓碑記》作者張溥,描述了明朝末年的東林黨人和蘇州人民不畏qiang6*暴與魏忠賢之流英勇鬥爭的事跡,歌頌了其中五人“激昂大義,蹈死不顧”的英雄氣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的主題思想。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於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卒與屍合。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剪髮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褒美,顯榮於身後;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
B.在丁卯三月之望 望:農曆每月十五日
C.中丞匿於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
D.按誅五人 按:斬殺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 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
B.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
C.佯狂不知所之者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D.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指代對象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其疾病而死 其:指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B.於是乘其厲聲以呵 其:指毛一鷺。
C.斂貲財以送其行 其:指五義士。
D.發其志士之悲哉 其:指豪傑之流。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第四段文字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了五義士慷慨就義時的從容,表現了捨生取義者視死如歸的英雄本色,突出了他們嫉惡如仇的高貴品質。
B.作者在這篇碑記中記述和歌頌了蘇州市民不畏qiang6*暴、不怕犧牲、敢於向惡勢力鬥爭的英勇事跡,熱情歌頌了周順昌等五位烈士仗義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為。
C.在第六段中,作者用假設句意在從反麵點明五義士為義而死重於泰山的可貴。
D.本文巧妙地運用對比,夾敘夾議,敘議結合,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並茂,不僅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有很強的感染力。
5翻譯:
①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3分)
②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3分)
 
參考答案:
1.D【按:追究,查辦】
2.D【D於,在。A且,連詞,而且;連詞,況且。B當,介詞,在……時候;動詞,主持,掌管。C之,動詞,到;助詞,的】
3.C【其,指周順昌】
4.B【周順昌不在五義士之內】
5( 6分)譯文 :①魏忠賢也猶豫不決畏懼正義,篡位的陰謀難於立刻發動。(整句子1分,“逡巡”,““非常之謀”各1分。“非常”可譯為“非同尋常”。)
②也藉以說明死生的重大意義,一個平民的死,對國家興亡也是有重大作用的啊!(也用以表明死生的重大意義,一個普通老百姓對於國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整句子1分,“大”,“有重於社稷”狀語後置句各1分)
背景:
本文寫的是明末天啟六年(1626)三月蘇州市民反抗閹黨的鬥爭。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賢專權,閹黨當政。他們網羅黨羽,排斥異己,殺戮大臣,欺壓人民,暴虐無道,形成了“鉤黨之捕遍於天下”的局面。當時以江南士大夫為首的東林黨人,主張開放言路,改良政治。他們多次上疏彈劾魏忠賢,鬥爭非常激烈。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對東林黨人進行殘酷迫害,楊漣、左光斗、魏大昌等相繼被殺。天啟六年(1626),魏忠賢又派爪牙到蘇州逮捕周順昌,蘇州市民群情激憤,奮起反抗,**。事後,統治者大範圍搜捕bao6*動市民,市民首領顏佩韋等五人為了保護民眾,挺身投案,英勇就義。次年,崇禎皇帝即位,罷黜魏忠賢,魏畏罪自縊,閹黨失敗,周順昌得以昭雪。為了紀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蘇州人民把他們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稱為“五人之墓”。張溥於崇禎元年(1628)寫下這篇《五人墓碑記》。
譯文
(墓中的)五個人,就是當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時候,激於義憤而死於這件事的。到了現在,本郡有聲望的士大夫們向有關當局請求,就清理已被廢除的魏忠賢生祠舊址來安葬他們;並且在他們的墓門之前豎立碑石,來表彰他們的事跡。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這五人的死,距離現在建墓安葬,時間不過十一個月罷了。在這十一個月當中,大凡富貴人家的子弟,意氣豪放、志得意滿的人,他們因患病而死,死後埋沒不值得稱道的人,也太多了;何況鄉間沒有聲名的人呢?唯獨這五個人聲名光榮顯耀,為什麼呢?
我還記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們社裡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為讀書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張正義,募集錢財送他起程,哭聲震天動地。差役們按著劍柄上前,問:“在為誰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們打倒在地。當時以大中丞職銜作應天府巡撫的是魏忠賢的黨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蘇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這時趁著他厲聲呵罵的時候,就一齊喊叫著追趕他。這位大中丞藏在廁所里才得以逃脫。不久,他以蘇州人民發動bao6*亂的罪名向朝廷請示,追究這件事,殺了五個人,他們是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揚、周文元,就是現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這五個人。
然而,當五個人臨刑的時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著中丞的名字罵他,談笑著死去了。砍下的頭放在城頭上,臉色一點也沒改變。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兩銀子,買下五個人的頭並用木匣裝起來,最終與屍體合到了一起。所以現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個人。
唉!當魏忠賢作亂的時候,做官的人能夠不改變自己志節的,中國之大,能有幾個人呢?但這五個人生於民間,從來沒受過詩書的教誨,卻能被大義所激勵,踏上死地也不回頭,又是什麼緣故呢?況且當時假託的皇帝的詔書紛紛傳出,追捕同黨的人遍於天下,終於因為我們蘇州人民的發憤抗擊,使閹黨不敢再株連治罪;魏忠賢也遲疑不決,畏懼正義,篡奪帝位的陰謀難於立刻發動,直到當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賢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說是這五個人的功勞呀。
由此看來,那么如今這些高官顯貴們,一旦犯罪受罰,有的脫身逃走,不能被遠近各地所容納;也有的剪髮毀容、閉門不出,或假裝瘋狂不知逃到何處的,他們那可恥的人格,卑賤的行為,比起這五個人的死來,輕重的差別到底怎么樣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義顯露在朝廷,贈給他的諡號美好而光榮,在死後享受到榮耀;而這五個人也能夠修建一座大墳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經過這裡沒有不跪拜流淚的,這實在是百代難得的際遇啊。不這樣的話,假使讓這五個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盡享天年,人人都能夠像奴僕一樣使喚他們,又怎么能讓豪傑們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發他們有志之士的悲嘆呢?所以我和我們同社的諸位先生,惋惜這墓前空有一塊石碑,就為它作了這篇碑記,也用以說明死生意義的重大,(即使)一個普通老百姓對於國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幾位有聲望的士大夫是:太僕卿吳因之先生,太史文文起先生,姚孟長先生。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張溥《五人墓碑記》閱讀答案及翻譯0
張溥《五人墓碑記》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