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啼血不如歸去——淺析古典詩歌中的杜鵑
杜鵑啼血不如歸去
——淺析古典詩歌中的杜鵑
【詩歌回放】
送人歸京師①
陳與義②
門外子規啼未休,
山村落日夢悠悠。
故園便是無兵馬,
猶有歸時一段愁。
註:①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陳與義:南宋初年愛國詩人,河南洛陽人。
【意象解讀】
“天地間的愁種子”是詩人詞客對杜鵑的雅稱。杜鵑,又名子規、杜宇,是古典詩歌中的傳統意象之一。古典詩歌中,意象杜鵑大致包含了三層意蘊:一是聲音——其鳴若曰不如歸去;二是身份——指亡國的冤屈帝王;三是行為——指啼血化魂。
1.遊子的羈旅之愁。
杜鵑“不如歸去”的叫聲,道出了千百年來遊子的共同心聲,最容易觸動遊子內心深處脆弱的情弦。於是,杜鵑就成了身處天涯充滿鄉愁的遊子的象徵物。比如,晏幾道就在《鷓鴣天》中借杜鵑寫盡了羈旅生活的無奈:“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春天,在百花盛開的深處,遠離家鄉的詞人聽見杜鵑“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的啼叫,觸發了思家之念與作客之愁,道出了詞人對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生活嘆息。
2.君主的亡國之痛。
古人常用杜鵑喻人君寄興亡之事。胡曾在《成都》中就抒寫了亡國之痛:“杜宇曾為蜀帝王,化禽飛去舊城荒。年年來叫桃花月,似向春風訴國亡。”杜宇雖禪位退隱,國亡身死,卻魂化為鳥,暮春苦啼,似有不甘。杜鵑哀怨淒悲、動人肺腑的叫聲,怎能不讓人警醒呢?這也正是詩人詠史的目的。
3.志士的報國之情。
杜鵑鳴叫時晝夜不停,一直到啼血為止。這種飛蛾撲火一般的壯烈情懷很容易引發憂心報國志士的共鳴。例如,文天祥的《金陵驛》中有“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再如,陸游的《三月三十夜聞杜宇》:“斗轉春歸不自由,韶華已逐水東流。子規獨抱區區意,血淚交零曉未休。”這些詩詞都不約而同地給杜鵑著上了個人的主觀色彩,從而表現了詩人的故國之思、家國之痛,使本已淒清感人的情思愈發沉鬱悲涼、幽怨邈遠。
4.佳人的春閨之怨。
自然界的聲聲鳥鳴會引發許多聯想和想像,杜鵑的鳴叫也不例外。於是,在閨中佳人聽來,杜鵑聲聲中包含的就是他們內心抑鬱、寒淒的傷感。例如,宋代朱淑真的《蝶戀花》中就有“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這是詩人藉助杜鵑表達惜春、傷春之情。再如,李重元在《憶王孫》里也用“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渲染了一個冷清的環境:一個幽怨的女子,在杜鵑聲聲中,遊蕩在千里之外的芳心卻不得不深鎖到常日緊閉的心扉中。顯然,杜鵑負載了思婦的無窮哀怨。
5.離人的懷人之意。
古人常借杜鵑懷人。例如,白居易《江上送客》中的“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杜鵑聲聲鳴囀,哀怨而淒涼,似哭且如水,送別的悽苦便因此表達得無以復加;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楊花落盡子規啼”,則借子規一聲聲“不如歸去”的悽厲鳴聲,表達了飄零之感和離別之痛,抒發了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總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杜鵑或喻遊子,或喻君王,或喻志士,或喻佳人,或喻離人……都寄託了詩人的傷感和哀怨。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