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字克聲,臨潼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呂震,字克聲,臨潼人。洪武十九年以鄉舉入太學。時命太學生出稽郡邑壤地,以均貢賦。震承檄之兩浙,還奏稱旨,擢山東按察司試僉事。入為戶部主事,遷北平按察司僉事。燕兵起震降於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樂初遷真定知府入為大理寺少卿三年遷刑部尚書六年改禮部。皇太子監國,震婿主事張鶴朝參失儀,太子以震故宥 之。帝聞之怒,下震及蹇義於錦衣衛獄,已,復職。仁宗即位,命兼太子少師,尋進太子太保兼禮部尚書。宣德元年四月卒。
震嘗三奉命省親,兩值關中飢,令所司出粟振之,還始以聞。然無學術,為禮官,不知大體。成祖崩,遺詔二十七日釋縗服。及期,震建議群臣皆易烏紗帽,黑角帶。近臣言:“仁孝皇后崩,既釋縗服,太宗易素冠布腰絰。”震勃然變色,詆其異己。仁宗黜 震議,易素冠布腰絰。洪熙元年,分遣群臣祀岳鎮海瀆及先代帝王陵。震乞祀周文、武、成、康。便道省 母,私以妻喪柩與香帛同載。祀太廟致齋,飲酒西番僧舍,大醉歸,一夕卒。
成祖初巡北京,命定太子留守事宜。震請常事聽太子處分,章奏分貯南京六科,迴鑾日通奏。報可。十一年、十四年,震再請如前制。十七年,帝在北京,因事索章奏,侍臣言
留南京。帝忘震前請,曰:“章奏宜達行在,豈禮部別有議耶?”問震。震懼罪,曰:“無之,奏章當達行在。”三問,對如前。遂以擅留奏章,殺右給事中李能。眾知能冤,畏震莫敢言。尹昌隆之禍,由震構之。事具《昌隆傳》。夏原吉、方賓以言北征餉絀得罪,以震兼領戶、兵部事。震亦自危。帝令官校十人隨之,曰:“若震自盡,爾十人皆死。”
震有精力,能強記,才足以濟 其為人。凡奏事,他尚書皆執副本,又與左右侍郎更進迭奏。震既兼三部,奏牘益多,皆自占奏,侍郎不與也。情狀委曲,千緒萬端,背誦如流,未嘗有誤。嘗扈北狩,帝見碑立沙磧中,率從臣讀其文。後一年,與諸文學臣語及碑,詔禮部遣官往錄之。震言不須遣使,請筆札帝前疏之帝密使人拓其本校之,無一字脫誤者。
(節_____選自《明史·呂震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太子以震故宥 之宥:寬恕
B.仁宗黜 震議黜:罷免
C.便道省 母省:探望
D.才足以濟 其為人濟:彌補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燕兵起震/降於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樂初/遷真定知府/入為大理寺少卿/三年遷刑部/尚書六年改禮部
B.燕兵起/震降於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樂初/遷真定知府入/為大理寺少卿三年/遷刑部尚書/六年改禮部
C.燕兵起震/降於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樂初/遷真定知府入/為大理寺少卿三年/遷刑部/尚書六年改禮部
D.燕兵起/震降於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樂初/遷真定知府/入為大理寺少卿/三年遷刑部尚書/六年改禮部
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呂震的女婿主事張鶴朝見時失儀,太子看在呂震的分上寬恕了他。仁宗皇帝知道後很憤怒,將呂震和蹇義投進錦衣衛監獄,不久又給他們官復原職。
B.成祖留下遺詔規定二十七日後便脫去喪服。到期時,有近臣不聽呂震建議,主張改換素冠和布腰帶,呂震詆毀人家。最後仁宗也沒有採納呂震的建議。
C.呂震先是請求章奏分貯於南京六科,等聖上回來後再一齊上奏。後又害怕獲罪,矢口否認,導致皇上以擅留奏章之罪,殺死了右給事中李能。
D.呂震記憶力驚人,身兼三部之任,奏章特別多,但他都是自己口授奏章,不用侍郎參與。情狀複雜,千頭萬緒,他都背誦如流,不曾有誤。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震嘗三奉命省親,兩值關中飢,令所司出粟振之,還始以聞。(5分)
(2)震言不須遣使,請筆札帝前疏之。帝密使人拓其本校之,無一字脫誤者。(5分)

參考答案

4.B 黜:廢除。
5.D 解答此題,先要整體閱讀畫線部分,弄懂大意,是呂震降於成祖後官職的變動,據此理解斷句。“燕兵起”交代背景,“震”另起一事,“永樂初”“三年”“六年”為時間,
“遷”“入”是官職變動,均宜停頓。
6.A 選項張冠李戴,將呂震和蹇義投進錦衣衛監獄的應是明成祖,那時候仁宗還未即位。
7.
(1)呂震曾三次奉命省親,其中兩次正值關中鬧饑荒,呂震令有關官員出粟賑濟,回來後才上報皇上。(關鍵字:嘗、值、振、聞各1分,句意1分)
(2)呂震說不用派人,請備好筆紙在皇上面前寫出來。皇上暗中派人去拓回碑文校對,竟無一字脫漏和錯誤。(關鍵字:疏、拓、校、脫誤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呂震,字克聲,臨潼人。洪武十九年(1386),他以鄉舉進入太學。當時皇上命太學生出去檢查各郡縣的土地肥瘠情況,以均攤貢賦。呂震受命前往兩 浙,回來匯報時很合皇上心意,被升為山東按察司試僉事,後召入京任戶部主事,再升為北平按察司僉事。燕王起兵時,呂震向成祖投降,受命侍奉世子居守。永樂 初年(1403),他升為真定知府,又入京任大理寺少卿。三年升為刑部尚書。六年改任禮部尚書。皇太子監國時,呂震的女婿主事張鶴朝見時失儀,太子看在呂 震的分上寬恕了他。皇上知道後很憤怒,將呂震和蹇義投進錦衣衛監獄,不久,給他們復職。仁宗即位後,命呂震兼任太子少師,不久晉升為太子太保兼禮部尚書。宣德元年(1426)四月去世。
呂震曾三次奉命省親,其中兩次正值關中鬧饑荒,呂震令有關官員出粟賑濟,回來後才上報皇上。但他沒有學術,任禮官卻不知大體。成祖去世時,遺詔說二 十七日後便脫去喪服。到期時,呂震建議群臣都換上烏紗帽和黑角帶。近臣說:“仁孝皇后去世時,脫去喪服後,太宗是改換素冠和布腰帶。”呂震勃然變色,詆毀 他反對自己的意見。
仁宗不用呂震的建議,改換素冠和布腰帶。洪熙元年(1425),分遣群臣祭祀五嶽和鎮海瀆以及先代帝王陵墓。
呂震請祭祀周代文、武、成、康四王,順便回家探母,私下把妻子的喪柩和香帛同載在一輛車上。祭祀太廟時設齋,他在西番僧人住處飲酒,大醉而歸,當晚死去。
成祖最初巡視北京時,命呂震確定太子留守事宜。呂震請求常事便聽任太子處理,章奏則分貯於南京六科,等聖上回來後再一齊上奏。回報說可行。十一年、 十四年,呂震再請求照前例辦。十七年,皇上在北京,因事索要章奏,侍臣說留在南京了。皇上忘了呂震先前的請求,說道:“章奏應該送達行在所,難道是禮部另 有所議嗎?”便問呂震。呂震害怕獲罪,說:“沒有,奏章應當送達行在所。”皇上再三詢問,呂震仍這么說。皇上於是以擅留奏章之罪,殺右給事中李能。眾人知 道李能冤枉,但因害怕呂震都不敢說。尹昌隆之禍,也是呂震製造的。事見《昌隆傳》。夏原吉、方賓因說北征軍餉短缺而獲罪,皇上以呂震兼領戶部和兵部事務。 呂震也自危。皇上令十名官校跟著呂震,說:“如果呂震自盡,你們十人都得死。”呂震有精力,能強記,才能足以補其為人之不足。每次奏事,別的尚書都手拿副 本,又與左右侍郎輪番上奏。
呂震既然身兼三部之任,奏章更多,但他都是自己口授奏章,不用侍郎參與。情狀複雜,千頭萬緒,他都背誦如流,不曾有誤。他曾作為扈從隨皇上北狩,皇 上見有石碑立在沙磧中,率群臣去讀碑文。過了一年,皇上與文學之臣談及該石碑,詔令禮部派官去錄回碑文。呂震說不用派人,請備好筆紙在皇上面前寫出來。皇上暗中派人去拓回碑文校對,竟無一字脫漏和錯誤。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呂震,字克聲,臨潼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呂震,字克聲,臨潼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