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小石潭記》閱讀答案對比
【甲】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
【乙】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詞。
⑴弈者勝弈:⑵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
⑶皆若空游無所依 依:⑷以其境過清 清:
2.翻譯下面句子。
⑴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譯文:
3.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繪了滁州人民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從側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甲文第二段從“已而夕陽在山”到“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寫了山林夕照全景。
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 所依”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魚兒在空中遊動的景象。
D.乙文第一段“似與游者相樂”一句描繪了游魚自由閒適的神韻,也表現了作者此時喜悅的心情。
4.乙文對魚的描寫靜中有動,更顯出環境的幽靜。甲文也運用了動靜結合手法來表現山林幽靜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5.甲乙兩文作者都有被貶謫的經歷,但兩人又有著不同的胸懷意趣,請根據文意簡要談談兩人當時各自的心情。
[參考答案]
1.⑴弈:動詞,下棋。 ⑵樂:把……當做樂趣。
⑶依:依靠。 ⑷清:淒清。
2.⑴譯文:(有一個)臉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間(的人),那是喝醉了的太守。
⑵譯文:陽光照到水底,魚兒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呆呆地不動。
3.C
4.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5.答:歐陽修通過描寫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遊地場面,表現被貶後的曠達情懷和與民同樂的思想。
柳宗元通過寫小石潭及周圍的景色,抒發了在寂寞中的悲涼、悽苦的情感,流露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