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充風韻淹雅,文義見稱。初辟大將軍王敦掾,轉主簿。敦兄含時為廬江郡,貪污狼藉,敦嘗於座中稱曰:“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威稱之。”充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於此。”敦默然。傍人皆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遷東海王文學,尋屬敦敗,累遷中書侍郎。成帝即位,遷給事黃門侍郎。出為東陽太守,在郡甚有德政,薦徵士虞喜,拔郡人謝奉、魏顗等以為佐吏。王導、庾亮並言於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錄朝端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願引充內侍則外譽唯緝社稷無虞矣。”由是加吏部尚書,進號冠軍將軍,又領會稽王師。及導薨,轉護軍將軍。尋遷尚書令,加左將軍。充以內外統任,宜相糾正,若使事綜一人,於課對為嫌。乃上疏固讓。許之。
 庾冰兄弟以舅氏輔王室,慮易世之後,戚屬轉疏,謀立康帝①,即帝母弟也。每說帝以國有強敵,宜須長君,帝從之。充建議曰:“父子相傳,先王舊典,忽妄改易,懼非長計。故武王不授聖弟,即其義也。昔漢景亦欲傳祚梁王。朝臣成以為虧亂典制。據而弗聽。今琅邪踐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廟,將其危乎!”冰等不從。既而康帝立,帝臨軒,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鴻業,二君之力也。充對曰:“陛下龍飛,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議。不睹昇平之世。”帝有慚色。俄而帝疾篤,冰、翼意在簡文帝,而充建議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遺旨,便立太子,是為穆帝,冰、翼甚恨之。獻後臨朝。詔曰:“驃騎任重,可以甲杖百人入殿。”復加侍中,羽林騎十人。
 充居宰相,雖無澄正改革之能,而強力有器局,臨朝正色,以社稷為己任,凡塹選用,皆以功臣為先,不以私恩樹親戚。談者以些重之。然所昵庸雜,信任不得其人,而性好釋典,崇修佛寺,供給沙門以百數,糜費巨億而不吝也。親友至於貧乏,無所施遣,以此獲譏於世。
永和二年卒,時年五十五,贈司空,謚曰文穆。
 (節選自《晉書·何充傳》)
註:①時為琅邪王。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何充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錄朝端/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願引充內侍/則外譽唯緝/社稷無虞矣
 B.何充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錄朝端/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願引充內侍/則外譽唯緝/社稷無虞矣
 C.何充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錄朝端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願引充內侍/則外譽唯緝/社稷無虞矣
 D.何充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錄朝端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願引充內侍/則外譽唯緝/社稷無虞矣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掾,原為佐助的意思,後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根據分管事務的不同,有不同的掾史,如戶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倉曹掾史等。
 B.徵士指的是不就朝廷徵辟的士人。可見,魏晉以後,選擇人才方面雖有九品官人法,但自漢代起存在的徵辟制還有保留。
 C.宗廟是祭祀祖先的專用房屋。宗廟制度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不準設廟。
 D.崩,古時指皇帝死亡。古代等級森嚴,天子之死謂“崩”或“駕崩”,諸侯、皇室成員等之死謂“薨”,士之死謂“不祿” ,庶人之死謂“卒”。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何充風韻深沉高雅,憑藉文章德行著稱,為人正直,因王敦之兄王含之事開罪於王敦,又因擁立皇帝之事得罪了康帝,故屢遭貶謫。
 B.何充認為一些重要職位應分人統管,這樣可以互相糾正錯誤,否則就會造成讓事情專管於一人的局面,而且對此人的考核也難以公正
 C.康帝病重期間,庾冰、庾翼想立簡文帝,然而何充提出了立皇太子的建議,並在康帝駕崩後奉遺詔,立太子為帝,這便是晉穆帝。
 D.何充酷愛佛教,大修寺廟,供養的和尚以百計,浪費億萬而不吝惜。然而親戚朋友貧困, 他卻沒有任何施捨饋贈,世人對此頗有微詞。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昔漢景亦欲傳祚梁王,朝臣鹹以為虧亂典制,據而弗聽。今琅邪踐阼,如孺子何!
 (2)以社稷為己任,凡所選用,皆以功臣為先,不以私恩樹親戚,談者以此重之。
參考答案
4.B
5、D卒 指的是大夫之死,庶民只能稱為“死”
6、A得罪康帝,文中無從求證;二是屢遭貶謫錯
7.(1)從前漢景帝也打算傳位給其弟梁王,百官都以為毀亂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琊王繼位,年幼的太子怎么辦?
(2)以國家興旺為己任,凡是選任官職,都把功臣放在前面,不因為私人情義提拔內親外戚,談論的人因此敬重他。
參考譯文
何充,字次道,廬江郡..縣人廬江府淆城縣人。何充風韻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稱。最初任大將軍王敦的屬官,轉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當時為廬江太守,貪污腐敗,行為不檢,王敦曾於座中向眾人稱道:“家兄在郡為官,肯定清廉,廬江人士倍加稱讚。”何充正色道:“我何充就是廬江人,所聽到的與大將軍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語。旁人都替何充深感不安,何充泰然自若。由此得罪了王敦,降職為東海王文學。不久適值王敦叛亂失敗,何充便升職為中書侍郎。成帝即位後,何充遷職為給事黃門侍郎。出任東陽太守,在郡為官,頗有德政,舉薦不應朝廷徵召之士虞喜,選拔郡里賢達謝奉、魏豈頁等為郡府佐吏。王導、庾亮一起向成帝進言說:“何充才識度量過人,嚴謹而公正,有萬夫所歸的聲望,必能掌管朝政,為老臣之助手。老臣辭世之日,願陛下接受何充為近侍,天下將會安定,社稷無憂了。”由此何充升為吏部尚書,晉封冠軍將軍,又兼任會稽王師。王導逝世後,何充轉任護軍將軍,與中書監庾冰參與總領尚書事。詔令何充、庾冰入宮可各帶披甲執杖的衛士五十人至停車門。不久何充升遷為尚書令,封左將軍。何充認為內外要職分人統領,可以互相糾正對方缺點,如果讓事情專管於一人,那么對此人的考核就難以公正,於是上疏堅決辭讓尚書令等職務。朝廷許可。
庾冰兄弟以國舅身份輔佐朝廷,權勢等同天子,擔心新帝即位之後,自己與皇帝的關係疏遠,將遭到外臣攻擊,因而策劃擁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常勸說成帝,說國家面臨強敵威脅,必須立年長成熟的君主,成帝聽從其主張。何充建議說:“父子傳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變,恐怕不是利國的良策。所以武王不傳位給有聖德的弟弟,是遵循大義。從前漢景帝也打算傳位給其弟梁王,百官都以為毀亂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王牙王繼位,年幼的太子怎么辦!國家社稷,災禍將至!”庾冰等不聽。不久康帝繼位,康帝來到殿前,庾冰、何充兩邊侍坐。康帝說:“朕繼皇位,是二位愛聊之力。”何充說:“陛下即位,是庾冰一人之力。若依愚臣的主張,陛下就不能君臨天下了。”康帝面有愧色。
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意在立簡文帝,而何充建議立皇太子,被康帝採納。及至康帝駕崩,何充奉遺詔,立太子為帝,這便是晉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獻後臨朝聽政,下詔曰:“驃騎將軍何充責任重大,允許帶甲杖衛士百人入殿。”又任命何充為中書監、錄尚書事。何充自陳說既然已總領尚書省,就不宜再做中書監,朝廷答應了他的要求。又加封何充為侍中,賜羽林軍騎士十人。
何充身居宰相,雖wu6*6*正改革之能,但剛強果敢,才識度量過人,執掌國政,正氣凜然,以國家興旺為己任,凡是選任官職,無不以功臣為先,不為私人樹立親戚黨朋,人們因此敬重他。然而他所親近的多有平庸亂雜之人,信任也不得其人,而且酷愛佛教,大修寺廟,供養的和尚以百計,浪費億萬而不吝惜。親戚朋友貧困短缺,他卻沒有任何施捨饋贈,由此遭受世人的譏議。
何充於永和二年(346)去世,終年五十五歲。朝廷封贈為司空,諡號為文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