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教學設計
課文《遲到》出自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有一件事我永遠忘不了……
當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就有早晨賴在床上不起來的毛病。每天早晨醒來,看到陽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裡就是一陣愁。心想,已經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走到學校去,準又是一進教室就被罰站在門邊,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向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常常都是懷著恐懼的心情,奔向學校去。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從早晨起下大雨,我醒來就知道不早了,因為爸爸已經在吃早點。我聽著不停的大雨,心時愁得不得了。我上學不但要遲到了,而且在這夏天的時候,還要被媽媽打扮得穿著肥大的夾襖,拖著不合腳的大油鞋,舉著一把大油紙傘,一路走到學校去。想到這么不舒服的上學,我竟很勇敢地賴在床上不起來了。
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她看我還沒有起來,嚇了一跳,催促著我。但是我皺緊了眉頭,低聲向媽哀求說:
“媽,今天已經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學了吧?”
媽媽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當她轉身出去,爸爸就進來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來,瞪著我:
“怎么不起來?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
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氣不挪動。
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一把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尾,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後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我像是一隻狼狽的小狗,被宋媽抱上了洋車。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車去上學。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車裡,一邊抽抽搭搭地哭著,一邊撩起褲腳來檢查我的傷痕。那一條條鼓起的鞭痕,紅腫的,而且發著熱。我把褲腳向下拉了拉,遮蓋住最下面的一條傷痕,我是怕同學看見了要恥笑我。
雖然遲到了,但是,老師並沒有罰我站,這是因為下雨天可以原諒的緣故。
老師教我們先靜默再讀書,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後,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五分鐘。老師說:“想想看,你是不是聽爸媽和老師的話?昨天留的功課有沒有做好?今天的功課全帶來了嗎?早晨跟爸媽有禮貌地道別了嗎?……”我聽到這兒,鼻子不禁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閉著的,淚水不至於流出來。
正在靜默地當兒,有人拍了我的肩頭一下,我急忙睜開了眼,原來是老師站在我的位子邊。他用眼勢告訴我,讓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轉頭看,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剛安靜下來的心,又害怕起來了!爸爸為什麼追到學校來?爸爸點頭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師,徵求他的同意。老師微笑著點點頭,表示答應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沒說什麼,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給我。
後來怎么樣,我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從那以後,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學校門口,等待著校工開大鐵柵門的一個學生。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前,戴著露出五個手指的那種手套,舉著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在吃著。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前,手上舉著從家裡花池裡摘下來的玉簪花,預備送給親愛的老師,她教我跳舞。
【前言】
《遲到》是第九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上學經常遲到,在一個雨天被父親痛打一頓後心存怨恨。後來,在老師的幫助和父親的關懷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從此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上學遲到是一個很難完全避免的問題,每一位同學都有過類似的經歷。著名作家林海音在敘述這件事情時,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切身感受和父親的做法、態度細緻刻畫出來,將一個一年級小學生雨天遲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發展,娓娓道來,告訴人們只有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並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長起來。
本文語言平實,條理明晰,有鋪墊,有高潮,有發展,有尾聲,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見真情,讓讀者領悟到了父親對孩子嚴厲而又深切的愛。
【學習目標】
1、學生課前能自學生字新詞。通過閱讀,學生能理解父親對我的嚴和疼,以及我的變化(課標:把握課文內容,產生不同感受),從而體會父親對我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課標:體會情感)。
2、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比較閱讀、查閱運用有效信息等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發展思維。能初步領悟本文前後照應的方法,先總結後分述的方法(第二課時)。
3、通過學習,能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運用查字字典、聯繫上下文體會等方法自學生字新詞。收集關於作者的資料,了解她的文藝創作及成就。
二、聯繫實際,導入新課
方法1:
師:人無完人,人都會犯錯,你有過犯錯的經歷嗎?當你做錯事時,你的家人是怎么對待你的?現在你改過來了嗎?(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互相交流,說一說)
師:台灣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經常犯這樣一個錯誤——遲到,我們一起看看她的經歷吧。(板書課題)
方法2:
提前布置學生完成“語文天地”中“初顯身手”的採訪,課前組織學生交流匯報,重點談談“你自己是如何面對錯誤的?你尊敬的人(或你的親人)是怎么對待你的錯誤的?”學生談後,適時引出課文。注意控制好交流時間。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用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自讀、同桌互讀、小組分自然段讀)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學生自己選擇讀書方式,自由讀文,讀後匯報課文主要內容)
四、比較閱讀,感悟重點
1.學習2~14自然段,感受父親的嚴厲。
師:“我”最初是如何犯下和對待遲到的錯誤的?請大家默讀課文,一邊閱讀一邊找出有關句段,並在句子旁邊用簡單的話批註自己的想法與理解,然後和小組同學交流討論“父親之所以嚴厲的訓斥我,原因是什麼?”(學生默讀有關自然段,並做出批註,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小組間討論問題,教師巡視,相機引導)
師:誰來代表你的小組向全班匯報?可以用書上的話,如果能加進你們組交流後新的理解或想法更好。(指名學生回答,其他人補充,教師對有新意的回答給予讚賞)
師:文章開頭寫到“父親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對於“我”的錯誤,課文是怎么具體描寫父親“嚴厲的管教”的?請同學們認真地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有關語句。
(學生按要求邊讀邊圈畫相關的句子,師巡視)
師:誰願意來朗讀表現父親嚴厲管教的句段?大家細心聽然後評價她讀的怎么樣?
(指名學生朗讀有關內容,可能有的學生會抓住7~11自然段中描寫父親的語言、動作的語句去讀比如“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抄起一把雞毛撣子……”等等;也可能會有學生抓住12—13段中描寫“我”的行為感受的語句來讀比如“我像一隻狼狽的小狗……”“那一條條鼓起的鞭痕,紅腫的,而且發著熱——”等等,這都是正確的,只要學生能讀出真情實感,都要給予鼓勵)
預設:在初讀課文後,也許有的學生會提出這樣的看法,認為“小作者不該挨打”,針對這種疑議的出現,教師可這樣引導。
師:請同學們先閱讀11、12、13自然段,畫出“我”挨打的關鍵字語句。
(學生會比較容易找到描寫比如打的動作、聲音等的有關語句)
師:剛才有人提出了認為“我”不該挨打,那么“我”究竟是否該打呢?
(學生會紛紛說出自己的意見)
師:看來大家的意見不統一,那就讓我們以“我”是否該挨打為話題來一次辯論吧。
(學生中意見不同的雙方陳述自己的理由,大家在辯論中會說出“我”犯下錯誤的原因及對待錯誤的態度,以及父親打“我”的原因)
師:(學生辯論差不多時)大家所陳述的似乎各有道理,那么父親為什麼要選擇這種嚴厲的態度對待女兒呢?請同學們思考。(學生思考後發言,教師注意啟發學生懂得父親的嚴厲正是為了讓女兒敢於面對錯誤並改正錯誤)
2.學習15~18自然段,感受父親的慈愛。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15~18自然段,把後來父親的態度與前面進行對比,讀後,看看你會有什麼新的感受,和同桌互相交流說一說。
(學生自讀,將這部分內容與上文對照理解,認真思考,和同桌談自己的認識)
師:假如你就是當年的林海音,爸爸到學校給你送來了花夾襖和兩個銅板,此時此刻你會想些什麼?心情如何?
師:還記得在課前同學們自學的暢所欲言中的詞語嗎?(把“反思抱歉後悔慚愧內疚自責”等詞語板書在黑板上)一會兒在談體會時,看誰能用到有關的詞語來說一說?
(學生與作者換位思考,在比較閱讀後,談出自己的體會與感悟,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體會父親的慈愛。對於能
運用暢所欲言中的詞語的學生,教師應給予讚揚)
師:書中有兩幅截然不同的插圖,請同學們細細的觀察,想一想,文中的父親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父親呢?(學生暢所欲言,在交流及互相補充中,明白父親的嚴厲和慈愛都是為了讓“我”認識錯誤、面對錯誤、改正錯誤)
3.學習19自然段,體會感激之情。
師:課前,大家收集到了許多關於作者林海音的資料,誰來給同學們說說你知道的林海音?(指名幾個學生介紹關於作者的作品及成就,教師也把收集到的相關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共享)
師:正是因為有了父親這份嚴厲而又慈祥的愛,使本文的作者林海音從小就學會了正確的面對錯誤並改正錯誤,長大後才成了一個優秀的女作家,讓我們齊讀19自然段,感謝這位好父親吧。(學生集體誦讀,在讀中既深化理解,又品味了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五、兼顧首尾,學習寫法
引導學生抓住開頭的“有一件事我永遠也忘不了——”與結尾的“後來怎么樣了,我已不記得”兩個關鍵句,體會文章插敘的寫法及作用,鼓勵學生學習運用。
六、課後練筆,升華認識
方法1:在課文17自然段後,以第一人稱的方法續編,允許學生髮表自己不同想法(也許是生氣、也許是委屈、也許是感動)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