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上的小鳥教學設計

課文《陽台上的小鳥》出自國小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教材簡說】
《陽台上的小鳥》這篇課文寫的是“我”看見一隻小鳥在陽台上躲雨,便阻止媽媽到陽台上收衣服。課文一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我”發現有一隻美麗的小鳥在陽台上躲雨;第二自然段寫“我”悄悄地瞧它,覺得它很可憐;第三自然段寫媽媽走過來,準備去陽台收衣服;第四自然段寫“我”拉住媽媽,告訴她小鳥在躲雨;第五自然段寫雨停了,“我”高興地送走了快樂的小鳥。整篇課文語言親切,感情自然真摯,適合兒童閱讀。
【學習目標
1認識“陽、台、絲、停、身、濕、羽、悄、乾、啊、連、拉、指、拍、朝”15個生字;會寫“乾、衣、身、陽、媽、台、要、過”8個字。學習3個新部首:“雙耳”“女字旁”“走之兒”。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我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摯情感,學會關心弱小。
【教學方案一】
(一)課前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二)識字、寫字
1生字的呈現
(1)出示課題後,讀詞語“陽台”,認讀生字“台”。
(2)結合對課文的朗讀和感悟,相機出示“雨絲”“停”“身上”“濕漉漉”“羽毛”“拉住”“指了指”“拍了拍”“朝向”等詞語。認讀“絲、停、身、濕、羽、拉、指、拍、朝”等生字。
2生字的識記
(1)本課中要注意讀準平舌音“絲”,翹舌音“身、濕、指、朝”,前鼻音“身”,後鼻音“陽、停”。
(2)引導學生自己運用曾經學過的認讀生字的方法,學會認記新的生字。
如:熟字加部首:亭——停顯——濕立——拉
熟字換部首:拍——怕
3生字的鞏固
(1)引導學生把已經認識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一讀。如“給字寶寶找朋友”的方法,和學習小組夥伴“開火車”認讀法等。
(2)結合課文中的語言環境來認讀識記生字和有生字的詞語。如“身上”“陽台”“雨衣”“外面”“回家”“要不得”等。
(3)“詞語花籃”中有3個詞語,在熟讀識記後,還可引導孩子們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補充進去,以豐富自己的辭彙。
4寫字指導
“台、身”兩個字要求既會認又會寫,可在認讀時指導書寫,“台”字共五畫,筆順是“撇折、點、豎、橫折、橫”;“身”字共七畫,應提醒學生注意第六畫是提而不是橫;“衣、陽、要、媽”是已經會認的字,“衣”字共六畫,最後一畫是捺;“陽”字共六畫,“雙耳”應先寫橫折彎鉤,再寫豎;“要”字共九畫,第四畫和第五畫都是豎,注意不要把上半部分寫成“西”,第七畫是撇點,點稍長一些;“媽”共六畫,筆順是“撇點、撇、提、橫折、豎折折鉤、橫”;在書寫“陽”和“媽”兩個左右結構的字時,要掌握左窄右寬的特點。“過”先寫裡面的“寸”,再寫外面的“走之兒”。
(三)朗讀指導
1指導學生藉助拼音把課文讀幾遍,做到讀正確,讀通順,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然後老師可根據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以范讀的方式進行朗讀指導。
2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指導學生根據標點符號讀出正確的語氣。如“啊,可憐的小鳥!”一句,要體會小作者內心充滿了同情、關愛的情感,讀出感嘆的語氣;“下雨了嗎?”一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等等。
(四)感悟、理解
課文中的“我”和媽媽都是極有愛心的人,可從文中二、四、五自然段體會得到。當“我”看見小鳥在陽台上躲雨時,只在一旁“悄悄地”瞧它,生怕驚動了它。同時充滿同情地想:“啊,可憐的小鳥!它肯定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當媽媽要到陽台上收衣服時,“我”連忙拉住媽媽,“輕輕地”告訴她:“小鳥在躲雨,別嚇著它。”雨停了,小鳥飛走了。在朗讀中,老師要指導學生從“悄悄地瞧”“同情地想”“輕輕地說”幾種神態和心理的變化中,反覆體會這份情感。
(五)實踐活動
1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談談平時有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是怎么做的。
2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再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在空花朵上。
(六)教學時間
本課可安排2課時。
【教學方案二】
一、初讀:激活經驗,感知文本——明“空白”
1.情境刺激,喚醒經驗。
(1)(多媒體大螢幕展示:一隻美麗可愛的小鳥在空中飛翔著)小朋友,瞧,這隻小鳥在藍天的懷抱里自由自在飛翔,它多開心呀!它飛呀飛,飛到你的桌子上,你會怎么做呢?(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表揚關心小鳥的孩子是好孩子。)
(2)下雨了,小鳥趕快飛到一個小朋友家的陽台上躲雨。這個小朋友會怎么做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2.教學字詞,感知文本。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字音、字形,揣摩字義。
(2)同桌互拼生字,互談記憶方法。
(3)全班交流生字新詞的拼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教師範讀課文。
(5)學生練讀課文。
(6)說說:你讀懂了什麼?(讓學生自由說、補充說,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二、研讀:放飛想像,體驗文本——補“空白”
1.研讀“看小鳥”的有關句子。
(1)研讀有關句子。
(2)說說:如果你看到濕漉漉的小鳥,你會對小鳥說些什麼?(第一次“補白”)
2.研讀“護小鳥”的有關句子。
(1)大螢幕展示:濕漉漉的小鳥焦急的叫聲,以及東張西望的神情。
(2)躲雨的小鳥如果發現有人在看它,它會怎么想、怎么做的?(第二次“補白”)
(3)讀“我”阻止媽媽和對輕聲說的話。
(4)媽媽為什麼笑著點了點頭?
3.研讀“送小鳥”的有關句子。
(1)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2)小鳥朝“我”歡快地叫了幾聲,好像在對“我”說什麼呢?(第三次“補白”)
(3)你喜歡文中的小朋友嗎?為什麼?
(4)大自然中有許多可愛的鳥,想看看嗎?(大螢幕顯示一組美麗又活潑的小鳥)
三、賞讀:升華情感,豐滿文本——無“空白”
1.自由讀全文。
2.賽讀全文。
【教學方案三】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課文講一隻美麗的小鳥,在雨絲里飛來飛去,最後停在一家陽台上。現在,你們想知道主人是怎樣對待小鳥的嗎?老師和你們一同到主人家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遵循巴班斯基提出的課堂教學過程最最佳化原則,已有第一課時作鋪墊,本課時在導入階段宜簡潔明了。
二、引導理解,共同學習
1、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音讀準,圖文結合,邊讀邊想: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鳥?它為什麼停在陽台上?小作者是怎么做的?
(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練習說一說。
(3)反饋,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設計意圖】上節課已初讀課文,自由讀課文是為了鞏固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逐漸養成獨立閱讀課文的習慣,同時也無意中訓練了學生說話。
2、讀文感悟
(1)學生齊讀第一、二自然段,小作者看到的小鳥是什麼樣的?
(學生找有關的句子,並畫一畫。)
【設計意圖】給學生設定讀書的要求或目標,避免了一种放羊式無收穫朗讀。
(2)教師出示句子
它用尖尖的小嘴,梳理著身上濕漉漉的羽毛。
教師:小鳥沒有被淋濕前是什麼樣的?現在是怎樣的?
(抓住重點詞理解:美麗梳理濕漉漉羽毛,板書:濕漉漉)
教師:看到身上濕漉漉的小鳥,小作者是什麼心情?你從哪兒看出來?
(學生小聲讀第二自然段找有關的句子,並畫一畫,然後回答。)
教師出示句子:我在一旁悄悄地看著它:“啊,可憐的小鳥!它肯定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學生回答)
學生1:小作者對小鳥產生了憐愛,悄悄地看著,生怕驚動小鳥。
(板書:悄悄地看同情地想迷路)
教師:這兩句話該怎么讀,誰來試試看。
(指名試讀,師生評議,如果學生沒把握基調,教師就範讀,帶動學生進入角色,讀出感嘆的語氣,讀出小作者對小鳥的同情、關愛。)
(3)學生個性化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自然段,激活內心世界。
【設計意圖】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具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只要稍加指導,對淺顯的課文比較容易讀懂。放手讓學生抓重點詞段理解課文,通過小鳥前後的對比,激起學生對小鳥的憐愛,體會作者的情感,逐步培養閱讀能力。
(4)教師:正在這時,媽媽要去陽台收衣服,怎么辦呢?
①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說說小作者是怎樣做的。
②學生個別反饋。
學生1:小作者拉住媽媽。
學生2:小作者用手指了指陽台,讓媽媽發現在陽台躲雨的小鳥。
學生3:小作者輕聲和媽媽說話,生怕驚動小鳥。
③教師出示句子
我連忙拉住媽媽,用手指了指陽台上的小鳥,輕輕地說:“媽媽,小鳥在躲雨,別嚇著它。”
教師:誰想讀一讀這句話?
(指名學生讀,強調其他學生聽出什麼。)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要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是課程標準的要求。指名學生朗讀,如果朗讀不到位,師生有了提出意見的現成例子,如果朗讀精彩,起到范讀作用。
學生4:我聽出了“連忙”讀得重又快,可看出小作者非常著急,萬一媽媽驚動小鳥,小鳥飛走就被雨淋。
學生5:我聽出“輕輕地說”讀得輕些,才能體現小作者對小鳥的愛心。
(教師板書:連忙拉住輕聲說)
教師:躲雨的小鳥如果發現有人在看它,它會怎么想、怎么做?
(教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一說。)
【設計意圖】學生的內心想法和小作者實際行動對比,更體現小作者對小鳥的關愛。
教師:是啊,小作者多么有愛心,讓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吧!注意重音。
(同桌互讀互評,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小作者由從旁邊“悄悄地瞧”,“充滿同情地想”,再到“輕輕地阻止媽媽”,生怕媽媽驚動小鳥,這幾種神態和心理的變化,通過聽讀、范讀、齊讀,就不難體會小作者非常愛鳥這份情感。
④教師:媽媽是怎么做的,“笑著點了點頭”是在告訴小作者什麼?
(引導學生體會媽媽對小鳥的關愛,對小作者的支持。)
⑤小組比賽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教師適當評價,體會小作者和媽媽都是極有愛心的人。
【設計意圖】創設有感情朗讀比賽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愛心情感。
(3)教師:雨停了,陽台上的小鳥要飛走了,它是怎樣和小作者告別的?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②指名反饋。(拍了拍翅膀,歡快地叫了幾聲,“噌”地飛走了。)
③教師:小鳥拍翅膀是要表示什麼?歡快地叫像是對小作者說什麼?
④學生扮演小鳥,引導體會小鳥對小作者的信任與感激。
⑤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讀出小鳥的歡樂以及小作者對小鳥的依依不捨。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多給動物或人多一點關心,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三、情感升華,總結體會,滲透愛心
1、教師:一隻美麗的小鳥停在陽台上躲雨,如果你看見了,你會怎么做?
學生:我會很高興逗它玩。
學生:我會把它嚇跑。
學生:我會把它捉來關在籠子裡。
教師:把它關在籠子裡它媽媽該有多著急呀!可是小作者不是這樣做,你覺得小作者怎么樣?你喜歡他嗎?
學生:小鳥被淋濕了,飛不起來,遇到了困難,小作者同情它,幫助它,小作者比我們做得好。
學生:小作者很有同情心和愛心,知道要關愛動物。
教師:你們說得對,我們要同情弱小,給予一些幫助。那么,在生活、學習上,你有沒有幫助過需要幫助的人,給他們獻過愛心嗎?選一件有意義的事跟同桌說說吧。
(學生反饋)
教師:曾經傷害過動物或朋友的同學,學了這一課,你有什麼體會?
(學生反饋)
2、教師總結:多么可愛的小鳥,多么純真的小朋友,多么慈愛的母親,在一個細雨綿綿的日子裡,在一個美麗陽台一角,發生著一段人與動物間真摯感人的故事,迷路的小鳥在“我”的關懷下,躲過了一場細雨,快樂地飛回家了。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情感升華,總結體會”這個環節,正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這一精神,給學生滲透了愛心教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陽台上的小鳥教學設計0
陽台上的小鳥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