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教學設計

課文《請不要》出自國小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請不要把樹木伐光,
留一片茂密的森林,
做小猴的樂園,
孔雀的故鄉。
請不要把草原墾光,
留一片蒼翠的綠茵,
讓馬兒和牛羊,
安居在遼闊的牧場。
請不要把河流弄髒,
留一條清清的小溪,
讓魚兒歡樂地遊玩,
青蛙愉快地歌唱。
請不要把天空污染,
留幾朵潔白的雲彩,
讓陽光更加燦爛,
讓鳥兒自由地翱翔。
【教材簡說】
《請不要》是國小語文第三冊“讀課文邊讀邊想”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是一首兒童詩,以保護環境為主題,語言流暢,節奏明快。詩歌共4小節,每一節都以“請不要”開頭,四節分別以“森林”“草原”“河流”和“天空”為內容,介紹了這些地方遭受濫墾濫伐和嚴重污染的後果。詩歌用充滿童話色彩的語言,強調人類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勸告人們保護大自然。希望學生通過課文學習,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並在生活中努力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環境,使我們身邊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居更佳,人更健。
【學習目標】
1、能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孔、雀、遼、闊、牧、愉、污、染、潔、由”10個生字,並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並記憶“孔、雀、遼、愉、由”5個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在課堂中嘗試背誦感興趣的小節。
3、學習課文能邊讀邊想,了解課文內容。
4、有基本的環境保護意識,嘗試仿說詩句,提醒人們要注意保護環境。
【教學方案一】
一藉助媒體,積累詞語,揭示課題。
1 藉助媒體,根據要求,積累詞語。
(1)媒體出示“地球圖”,朗讀句子“地球是人類的家園。”
(2)媒體依次出現“森林、草原、河流、天空”圖;圖文對照嘗試用“怎么樣的什麼”介紹各圖。
——(茂密)的森林、(綠茵茵)的草原、(清清)的河流、(蔚藍)的天空。
(3)朗讀、積累詞語,“茵、蔚”生字正音。
(4)出示朗讀句子,“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
2 藉助媒體,感受地球上的變化。
(1)媒體出示四組對比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2)嘗試用一個詞語表示變化後所見的狀況。
——(光禿禿)的森林;(荒涼)的草原;(骯髒)的河流;(灰濛濛)的天空。
(3)引讀,感受森林、草原、河流、天空的前後變化。
——“茂密的森林,變成了(光禿禿的森林);綠茵茵的草原,變成了(枯黃的草原);清清的河流,變成了(骯髒的河流);蔚藍的天空,變成(灰濛濛的天空)。
說明:運用森林、草原、河流、天空四組對比圖,讓學生用“怎么樣的什麼”的短語形式介紹圖中之景,不僅使語言訓練有了依託,有了明確、直觀的指向;而且由於4組對比圖內容的選擇符合文中所描述的污染前後森林、草原、河流、天空的特徵,如此就很自然地藉助學生的回答,引出文中的部分生字,如“茵、蔚”,進行分散型的識字教學。
3 揭示課題。
(1)引語:人類和動物共同生活的家園變成這樣,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讓我們一起去找找原因,別讓這些可怕的事情發生,讓人類和動物擁有一個可以安居的家園。
(2)齊讀課題。
二充分朗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請不要做什麼”,嘗試背誦感興趣的小節。
1 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2 分小節朗讀課文。
要求:認真傾聽,學生自主對同伴的字音進行正音。
(1)視情況集體正音:“遼闊”
3 讀讀聽聽,根據要求圈畫。
(1)1人朗讀,其餘同學邊聽邊想,課文告訴我們“請不要乾什麼?”。用小黑點圈畫出有關詞語。
(2)交流,根據學生的情況正音與板書。
——尤其是“伐、墾”的發音。
——隨機板書出示:樹木伐光、草原墾光、河流弄髒、天空污染。
(3)藉助板書,根據句式“請不要把——”,說一句連貫的話。
說明:本文的情感體驗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而這種感受的觸發離不開朗讀。因此課堂中要創設各種各樣的朗讀平台,調動儘量多的感官,激發學生朗讀熱情。因此本環節的重點是充分朗讀,從起先的“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到“邊讀邊想邊畫關鍵字”直至最後的“引讀課文”,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層層清晰;並在一次一次的朗讀中,感受課文的表現形式,為後一環節寫話作鋪墊。
本單元的目標“邊讀邊想”。因此在操作過程中,之前要讓學生明確要求“想什麼”;之中要加強巡視指導,尤其是用符號在書上圈圈畫畫的;之後要加強點評。
4 引讀課文。
——“如果人類毫無節制地砍伐樹木,那么森林留給我們的只能是一截截光禿禿的樹木,調皮的小猴將再也找不著盪鞦韆的樹枝,孔雀一定也不願意展開它那美麗的尾巴。所以請不要”;
——“如果把碧綠的草原都開墾光了,露出了黃土地,風一吹,塵土滿天飛揚。馬兒沒有了奔跑的場所,牛兒、羊兒也吃不到嫩嫩的,新鮮的青草。所以請不要”;
——“如果人們把垃圾隨手扔在小河中,河面上就會飄滿廢紙、塑膠袋,骯髒不堪。漸漸地,還會散發出一陣陣臭氣,把青蛙和小魚都熏跑了,所以請不要”;
——“汽車尾氣不斷排除廢氣,天空被蒙上了一層黑紗,太陽躲起來了,潔白的雲彩也被染成了黑色。小鳥望著這灰濛濛的天空,只能嘆氣!所以請不要”。
5 再讀課文。
(1)引語:在小組中配合朗讀課文,再把課文讀得更通順。讓更多的人聽到我們的呼聲,一齊保護這片家園。
(2)以小組形式交流朗讀。
6 嘗試背誦感興趣的小節。
說明:課後的要求是背誦整篇課文,鑒於教學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課堂背誦的選擇權給與學生,挑選感興趣的小節背誦給好朋友聽,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進了學生間的交流。
7 根據板書,師生配合,小結課文。
(1)引語:是啊,讓我們的地球到處都是——(學生讀詞)茂密的森林,蒼翠的綠茵,清清的小溪,蔚藍的天空,——師:那樣,——生讀:人類和動物的家園才能成為真正的樂園。
(2)媒體出示句子,並朗讀。
——人類和動物的家園才能成為真正的樂園。
三、看圖,模仿、想像說話。
1 藉助課文插圖、聽、記,模仿說話,想像動物們的快樂生活。
(1)人類和動物會怎樣快樂的生活呢?聽記、模仿說話。
——“茂密的森林裡,機靈的小猴子正甩著長尾巴,快樂地盪著鞦韆。”
(2)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幅圖,用一句完整的句子介紹,在小組中交流。
2 聯繫板書,小結:
——動物們在森林、草原、河流、天空中盡情玩耍;人們健康而又快樂的生活,你忍心將這樂園破壞嗎?所以我們要勸告大家,請不要把——樹木伐光、草原墾光、河流弄髒、天空污染。
四、模仿說話。
1 出示一組破壞環境的漫畫,啟發引導,圖上有那些不環保的行為?
2 模仿課文的形式說一說。
3 總結:只有大家一起努力,地球這個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才能成為真正的樂園。
說明:最後環節的兩處想像說話均藉助生動的圖畫,內容不同,其一展現動物們在森林、草原、河流、天空快樂生活的場景;其二展示遭人類破壞的大自然的“殘寰斷壁”,動物們“離鄉背井”的慘狀。兩組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看圖、說話中自然滲透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在操作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學生對圖的理解是否確切,還要注意傾聽語句表達的完整性,用詞的正確性,體現語文課的特徵。
【教學方案二】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板書)——“請不要”。
“請不要”是日常禮貌用語。誰能用它說一句話?
2、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看畫面,聽錄音,聽聽小作者勸告我們什麼?看誰聽得仔細。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誰來說說小作者勸告我們什麼?
2、出示:伐光樹木
墾光草原
請不要 弄髒河水
污染天空
3、教學:伐
4、(媒體出示畫面)那么在小作者心中,這些地方應該是怎樣的呢?
(此環節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思,找到有關的內容。帶著問題讀課文,學生有了讀的任務,這樣就會讀得專心,同時又去積極思考。)
(1)自讀課文,要求:
a、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b、小組學習生字,討論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a、交流、出示:孔雀 牧場
綠茵 愉快
遼闊 自由
b、開火車讀。
(3)學習生字:
雀:媒體出示筆順,生書上描。
牧:組詞
理解:綠茵、牧場
(說明: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課堂,本課也不例外。由於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因此,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讓學生在互學、互練、互查活動中提高識字效率。而教師則抓住重點、難點加以指導。大組交流就不需逐個交流記字方法了。)
三、再讀課文,交流討論。
1、是啊,在小作者心中是很美的。他希望這些地方都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再聽一遍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2、跟著錄音讀課文。
3、自由讀課文。
4、指名讀,生評議。
(說明:教師讓學生讀完課文後,又讓其它學生評價這些同學讀得怎樣,既培養了學生善於傾聽的習慣,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從小善於發現他人之長,樂於表揚他人,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夥伴的良好品德。)
5、齊讀。
(說明:指導學生運用各種形式的朗讀,通過反覆朗讀,讀出誠懇勸告的語氣,在語言環境中不斷鞏固識字,達到熟讀成誦,加深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6、試背。
四、仿寫詩歌,訓練語言。
1、(多媒體展示不文明畫面)
出示:請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說明:自由寬鬆的語文課堂才會激起學生智慧的波瀾。我們老師要允許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獲得自我滿足。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思維自由馳騁縱橫,充分展示了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在這兒,老師再也不是傳統定義中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人了,更像一個專業的主持人。此環節主要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展開想像來練習說。)
4、總結。
五、複習鞏固、指導寫字。
1、遊戲賽讀字、詞。
2、遊戲練習:對對碰。
綠茵茵潔白遼闊清清茂密燦爛
()的雲朵()的小溪
()的陽光()的草地
()的牧場()的森林
3、指導寫字。
【教學方案三】
(一)積累詞句,揭示課題。
課文呼籲人們不要伐光樹木、墾光草原、污染河流及天空。在研讀了教材和教參後,我設計了出示森林、草原、河流、天空圖,讓學生留下一個森林茂密、草原蒼翠、河流清澈、天空蔚藍的美好印象。然後出示“茂密的森林、蒼翠的綠茵”等相關詞語,這一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偏正詞組,同時與生字教學有機結合。識字教學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習詞組的同時學習生字,學生們就不會感到枯燥。因為,學生一次次讀詞組、讀句子的過程,也是對這些生字認知的過程。從字到詞,再從詞到句,更有利於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教師又讓學生在會讀的基礎上再讀出喜愛之情,這樣為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作好準備。
(二)充分朗讀,了解課文內容,嘗試背誦感興趣的小節。
這一環節開始,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對課文加深了印象,在讀文時,教師既能幫助學生回憶前一天預習的內容,及時正音,也是對生字教學滾動復現,同時對未養成預習好習慣的學生給予了預習的機會,為層層推進地學習課文做好了鋪墊。
由於這首兒童詩的四小節結構相同,句式相仿,只是內容有所不同,因此在重點指導了第一小節後,就讓學生模仿教師的學習方法,在朗讀後思考、討論、理解課文的後三節。前者體現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後者則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第一節時,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各種形式的朗讀,通過反覆朗讀,不斷地調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己在朗讀中感悟、體驗,讀出誠懇勸告的語氣,並在語言環境中不斷鞏固識字,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同時加深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熟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選擇喜歡的小節背一背。背誦能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在後面的說話環節中也可以引導學生適當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去表達,達到知識的積累與遷移作用。在閱讀、背誦課文的基礎上,積累好詞好句,通過背誦,達到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這一目的。
(三)小結全文,並要求學生學編幾句詩。
教師小結時要求學生用板書小結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再一次回到文本,既幫助學生複習了生字,又整體複習了課文內容,同時出現的優美圖片又一次喚起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決心。
說話是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最好途徑之一,課後拓展是學習課文的延伸,可以訓練學生的想像力,有的放矢地展開合理想像,將課文延續,也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把自己想說的話說清楚,說完整。這一環節,教師要求學生模仿課文編幾句詩,把說話訓練與課堂閱讀緊密結合在一起。學生真正讀懂了課文內容,就能在老師幫助下明白無誤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訓練學生思維、語言組織能力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請不要教學設計0
請不要教學設計